市政道路的路基拓宽改造要点及软土处理分析论文_唐馨

市政道路的路基拓宽改造要点及软土处理分析论文_唐馨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市政工程不断增多。道路设计是每个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道路拓宽改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风景的好坏。因此,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在当今的城市发展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是道路拓宽改造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处理措施采取得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着道路拓宽的改造是否成功。文章阐述了城市道路拓宽改造的基本状况、注意要点,同时对软土地基的处理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拓宽改造;软土处理

引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人们收入的提高带动了生活质量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非常严重。为了缓解城市拥堵的现状,迫切需要市政规划部门对市政道路进行改造拓宽。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时,要保证施工工艺的科学,特别是路面基础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保证,在施工时要对市政道路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使用。

1市政道路拓宽改造要点

1.1路基的处理

对于路基的处理而言,首先要确保材料满足道路的基本需求,即满足路面的长期使用和承受行车荷载带来的压力;其次,路基属于隐蔽工程,一旦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后需要铣刨面层或整体铲除后进行处理,因此要注意在施工期间一次性将其做到质量满足要求,避免出现压实度、填土质量或软土处理不当等问题。

1.2保证地上的改造工程和地下配套设施的协调

与普通道路不同,市政道路不仅承载着城市的交通,也为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大量空间,如电信光纤,供排水管网和供热、燃气管道等,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若其因为施工而受到损坏或者在后续过程中受到影响,那么市民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道路排水系统处理为例,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早期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求的市政道路相配套的排水管网直径小,早已不再适用,造成了管路堵塞、路面积水、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再加上路面面层材料在长期的使用期间所经受的磨损程度较大,使得道路出现不同层次的病害,影响通行能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道路的防排水性能。首先,确保道路施工所选用面层材料的级配合理,并尽可能选用抗剥离性能较高和热稳定性较强的沥青材料,以减少水的浸入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在满足道路横坡最高值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路拱提高,从而使得雨水更快的汇流到道路两旁的排水设施中,避免长期在道路中央聚集;最后,疏通地下的排水管网,既要为增强管道对车辆的承载能力而增加管厚,也要为防止路面杂物堵塞管道而增大管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包含雨水井、沉泥井、排水管、地下排水联络线、排水主线及检查井等。其中,雨水井又称之为收水井,常见的路面雨水井有八六式雨水井及双篦、四篦式雨水井;沉泥井是雨水井的一部分,作用是沉积雨水带来的淤泥和垃圾杂物等,并配备有检查盖,便于清理防止淤塞;排水管又称为过街排水道,通常情况下是混凝土砌筑的壁厚3cm左右的粗管,作用是将雨水井或沉泥井中的水导入检查井中;地下排水联络线及主线的作用则是将各雨水井下部贯通连接汇集。对于拓宽地道桥、十字路口、浸水路、隧道出入口处、十字路口等特殊部位时,由于其车流量密集且易沉陷,路面标高低于常规路面,进而容易导致路面积水,因此要考虑设置更多数量的路面排水设施;参照国外相关典型技术,可以采用多层排水设施进行强化排水工作,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多设计30%的雨水井数量。

1.3避免新老路面沉降差异产生纵向裂缝

在市政道路拓宽改造的过程中,因为荷载的增加而土基的地质又差,新老路基底部发生沉降不可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二者的沉降量相差却很大,原路基下的地基在改造前已基本固结沉降到位,并且所增加的荷载远小于新拓宽部分,而新路基因施工工期短,土基及新路基的固结下沉未到位,工后沉降大,因而其沉降量远大于原路基,路基失去稳定,再加上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强度不足导致了路面纵向开裂。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以下处理措施:①老路基边坡覆土处理以及新老路基结合面台阶开挖。通过在老路基边坡上开挖台阶,或放缓横坡以减小滑动力的方法,来改善拓宽路基的稳定性,达到新路基压实的目的,避免结合部位因新路基填土压实不良而强度不足;②沥青路面拓宽为混凝土路面。原有的市政道路多为沥青路面,虽具有价格低廉、防水防尘、经久耐用的特点,但对于某些气温较高的地区来说,其路面在夏季易出现软化的现象,更严重者出现路面变形,而在原有沥青路面上加盖一层混凝土路面有利于增强路面强度。

1.4路面施工的注意事项

改造后路面的强度稳定性都要有所提升,要求在改造前对原来市政路面的情况进行调查,采集路面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数据,并且对以往维修过程中对路面特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路面改造方案,使得改造后路面的平整度、材料密度、几何参数、力学性能以及各层的厚度均能保持均等。在城市道路市政施工时间和环境角度来看,由于白天车流量大,封闭交通进行路面修筑或修补处理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因此常在夜晚甚至凌晨进行路面摊铺和压实施工。夜晚光线较暗,视线不足,路面拓宽部位碾压时更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进行,一方面对路面平整度及轮迹带边缘位置要注意碾压平整,不存在错台现象;另一方面注意夜间碾压注意碾压速度,避免速度过快或急刹等造成的路面推移、拥包等,影响施工进度。

2拓宽过程软土的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2.1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的组成成分一般为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土层的饱和度一般大于95%,具有含水量高、孔隙较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结构性明显以及抗剪强度低的特点。软土含水量一般在35%~80%,空隙比一般为1:2;软土的渗透性小,因此土层在自重或荷载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软土的结构性明显,当受到震动或挤压后,土体絮状结构的连接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会呈现流动态,这些特点都决定着市政道路的路基需要进行加固,从而保证道路的稳定性。

2.2软土路基整体加固方法及关键技术

2.2.1灌浆加固法

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材料倒入土层内部,依靠液体材料的凝聚力来将整个软土层形成整体,然后填充孔隙,从而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和坚固性。

2.2.2强夯法

凭借机械设备的外力作用,使得软土层的物理构造得以改变,增大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来缩小孔隙率,土层产生的压缩变形增强了密实度以及路面承载性能。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加固,并且显著提高承载力和抗液化性能,减少不均匀沉降.如果软土地基含有软弱夹层,因为夯击能够无法有效传递下去,所以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不明显。

2.2.3加固桩法

这种处理方法通常而言是指在天然软土地基中,通过设置或打入一定数量的桩体,让桩与土共同承担相应的荷载,以起到满足整体承载要求和变形能力的作用。但通常情况下,设置桩体后为确保地基整体性满足要求,还需通过挤密或置换填土等方式进行处理,一般来讲复合地基处理方式是根据不同桩体材料或结构进行分类的,常见的有碎石桩、CFG桩、石灰桩、PHC桩等。

结语

对市政道路进行改造拓宽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市政道路之前的路面状况,对市政道路的路面进行认真的勘查,从而把握市政道路路面的损坏情况,为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做好准备。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改造拓宽施工时,要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出整改措施,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改造拓宽基础施工的质量,让市政道路优良的稳定性来为城市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

[1]丛小祥.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68.

[2]王旭峰.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处理[J].南方农机,2017,48(2):94.

论文作者:唐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的路基拓宽改造要点及软土处理分析论文_唐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