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探微论文_杨生斌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探微论文_杨生斌

青海新兴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随着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增多,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房屋建设中的工程质量。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单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对混凝土的使用,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能够符合要求。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的相关内容阐述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混凝土在房屋建筑的使用中,都是通过一次性浇筑完成的,其表面颜色相对比较均匀,而且污染较少,在进行房屋建设过程中,其效果非常天然,也成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材料的配比都会影响到建筑的施工质量,混凝土一般是由砂、石、水泥、粉煤灰、矿粉以及减水剂等材料组成的,其中的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混凝土中起着润滑和胶结作用,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致密的固结体,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提前做好配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根据原材料的变化适当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顺利进行,施工完成后做好必要的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2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2.1原材料质量影响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问题

(1)如水泥磨的过细,致使水化反应加快,水化热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水泥入库温度高,致使出机混凝土温度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水泥熟料来源不固定,化学成分有差异,导致和外加剂的适应性不好;水泥厂家为节约成本,掺加大量的性能较差的粉煤灰,导致水泥的碱度降低,致使水泥和外加剂适应性不好;由于资金和保供等原因,现场随意更换水泥,致使水泥和外加剂适应性不好;

(2)粗骨料破碎过程中,使用廉价的颚式破碎机,使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高,空隙率大,质量波动显著,导致混凝土拌合物胶凝材料用量明显偏大;粗骨料中5~10mm的颗粒很少,不仅增大胶凝材料用量,影响体积稳定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结构承受动载时的传荷能力;

(3)优质的含泥量少的河砂越来越少,细度模数较小含泥量大的细砂和细度模数大的粗砂被大量使用,甚至局部地区开始使用石粉、机制砂替代河砂,都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离析泌水等现象;

2.2温度效应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混凝土在施工期间,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混凝土为热的不良导体,内部温度急剧上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混凝土外表散热较快;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在地基或支座的约束下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热裂缝或贯通裂缝,造成混凝土整体结构安全性下降。因此,覆盖或者内部降温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之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工程出现收缩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施工中人为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房屋建造工程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房屋建造工程都是由房地产企业进行承包,房屋建造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普通用户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也了解很少,建设方、施工方对商品混凝土站的监督不到位,导致部分混凝土生产厂家处于无人监管的边沿地带,搅拌站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混凝土质量指标经常出现分布离散的现象。施工过程中的试块留置和拌合物性能测试都是做表面文章,完全没有按照实际抽查,不能反映实体工程质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堵车、道路不畅、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沟通不到位、混凝土罐车发货太快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出机后等待时间过长,坍落度损失过大,混凝土工作性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现场作业人员随意加水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混凝土强度降低,以上问题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的正确性,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对于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明确到个人,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可以更好的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同时在施工之前做好对相关施工材料的检查,加强对支架、钢筋等相关材料的质量检查,对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检查,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比例进行混凝土的配比,以防出现偏差。

3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3.1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是以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水六大组分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填充结构;大颗粒粗骨料的间隙由小颗粒填充,小颗粒粗骨料的间隙由细骨料填充,浆体填充骨料堆积体的空隙,并在其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拌合物具有满足施工需要的工作性。拌制混凝土前,需对混凝土中所有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还需要做原材料的化学检测,检验水泥、水、砂、石、粉煤灰、矿粉等原材料的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从而得出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只有确保组成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优质原材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采用新的原材料替代传统的材料,节约资源,不断调整优化配合比,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和质量指标要求。

3.2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环境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也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其中温度对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施工环境进行监测、控制,要进行适当地升、降温控制,冬季常用的蓄热法、蒸汽养护法、电加热法、负温养护法,夏季常用的冷凝管法和洒水降温法,都可以达到控制混凝土外部环境温度的目的。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施工条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施工程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优化,对施工温度的控制主要是昼夜温差和风力等因素,避免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减少这些因素对混凝土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施工的程序进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程序,避免温度的骤变造成混凝土开裂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破坏。

3.3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做好混凝土的浇筑也是解决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方法,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注意浇筑的时间和宽度的计算,要将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振捣不足或者过振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振捣的速度要快慢相宜,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或者是二次抹面,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排除混凝土内部的一些气泡,对于控制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还有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一般的湿热养护为洒水养护和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具体应根据环境温度及混凝土性能确定。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施工范围比较广,其中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也是比很多,主要有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比和施工工艺等的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柳生.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4(10):285.

[2]蒋敏.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07~208

论文作者:杨生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探微论文_杨生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