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金桥小学 610200
一、以读奠定认知基础
课外书的学习,最关键处就是孩子们的读。当孩子拿到《城南旧事》这本书的时候,我先以“趣”来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以引读封面入手,让学生了解阅读书目的名字、作者和图片,猜测文中的内容,然后阅读目录,知道书本大概讲些什么,再读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后保证阅读的时间,每天中午12:50-1:20为师生阅读时间,全班孩子静静默读,边读边勾画环境描写、人物、人物的外貌描写,读完一个章节再写写心得体会,全班交流。这样一天天的阅读积累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在汇报课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默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去找到人物的细节描写;配乐读体会林海音对童年的思念以及妞儿被养父母打之后那“一笑一哭”的无奈与可怜;拍手唱童谣,感受孩子的童真童乐;配图分组读人们的离开,让孩子感受英子对他们的不舍与怀念……一次次读,让孩子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感,从而由内心深深地体验。
二、以思维图整理文本
孩子们进入高年级后,对信息的概括提炼能力得到提升,但对于整本书的提炼还是相当的难的,为了提升他们对整本书的概括能力,我试着以画思维导图来让孩子梳理书中的重要信息。首先通过图片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画思维导图?画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当孩子理解后,我就带着孩子梳理《城南旧事》的思维导图。我们以“故事——人物——情节”为线,以梳理惠安馆的秀贞为例,来一步步带引学生,完成了一个人物的图后,孩子们根据我们的方法梳理书中的5个故事、近10个人物形成思维导图。孩子们认真提炼,精心设计,用不同的色彩变化突出重点,用一副副图画来衬托,这样一张张设计精致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在汇报交流课的时候,孩子以思维导图来向同学们讲述故事,让我们更加熟知课文的内容,也更加明白各部分的联系,不仅让表述的孩子获得自信,更带动了孩子会设计思维导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抓文本特点品人物
每一个文本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紧紧抓住文本特点来学习。《城南旧事》这本书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凸显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紧扣作者的写作特点来学习。
首先出示人物的外貌让孩子们猜猜他们是谁。从“浑身都瘦,看那块后脊背,平板儿似的”的秀贞到“把头发拧成两股,一来二去就盘成一个髻,一排茉莉花总是清幽幽、半弯身地卧在那髻旁”的兰姨娘,“穿着一身段打裤褂,秃着头,浓浓的眉毛,厚嘴唇”的中年男子,孩子们都一一猜出。
同时让孩子们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品人物的性格,从“她摘下来了几朵指甲草上的红花,放在一个小瓷碟里,我们就到房口儿台阶上坐下来。她用一块冰糖在轻轻地捣那红花”以动作描写体会到,虽然已疯疯癫癫的秀贞,却对英子有着是朋友是亲人的爱。从“我没有亲人,苏州城里倒有一个三岁就把我卖了的亲娘,她住在哪条街上,我也记不得了呀!”这段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很光鲜的兰姨娘,却有这么可怜的身世……就这样,深抓人物细节描写,品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
四、音图集合激发情感
图片与音乐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激起孩子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无法用其他的方式代替的。为此,为了让孩子走进文本,走进那个年代,我特别在网上收集了有关《城南旧事》的写意画,在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地出示。
五、抓课堂生成出亮点
一堂课的精彩,往往是孩子表现来成就的,所以在课堂上,我紧紧抓住课堂生成,来成就课堂的亮点。
在故事情节品味中,孩子们提出:那个中年男子你认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的好,于是问孩子们,你们认为呢?孩子们有的说是好人,有的说是坏人,于是我把孩子分成两个组展开辩论,孩子们说的理由充分,让我非常的惊讶!同时在品味人物细节描写时,孩子们谈到妞儿在挨打的时候,她的神态是“一笑一泪”,于是我向孩子们追问:“妞儿为什么笑?妞儿为什么流泪?”这样让孩子们想开去,去体会妞儿生活的苦,去体会她对命运的无奈,这样一个可怜的妞儿就更加凸显。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抓住孩子们的生成,让孩子来彰显课堂的精彩。
六、拓展阅读打开视野
读完《城南旧事》,孩子们被作者林海音笔下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也喜欢林海音那种娓娓道来的写作手法,所以乘机向孩子们推荐林海音的作品小说精选《窃读记》,以及收录了林海音的经典散文的《家住书坊边》,还有她的长篇小说《春风》,这样让孩子们去阅读,对林海音更全面地了解,从而打开孩子的视野。
阅读教学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提升着,我不断地摸索与改进,只有不断地向前走,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让孩子走在阅读的路上,体验百味人生!
论文作者:张金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孩子们论文; 人物论文; 孩子论文; 妞儿论文; 思维论文; 旧事论文; 城南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