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蔡 晶
摘 要: 由于语文是母语语言学科,语文教学历来让人觉得难度并不高,但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与表象有着极大的差别,语文学科对于人语言素养的开发与启发,对于人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启蒙期,在这一阶段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成长。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以便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 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对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我国也逐步提高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基础教育,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也不在将注意力与精力全部集中在学生成绩上,开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意在在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性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语文学科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重点科目之一,其具备工具性以及人文性双重特征,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小学语文教学,从学科特征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引领学生精神意识层面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并能够适用于学生终身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品格,其始终以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为指导,通过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水平,是我国有效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科学举措,迎合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而从小学语文学科来讲,其中学科最基本素养为掌握语文学科的文字以及汉语使用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汉语语言;同时,基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与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内容,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思想内涵,有正确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从而培养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语文教材内容以母语为主,通过母语思维的开发与锻炼,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怀,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学生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出现了诸多变化,其中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传统教学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只侧重发展学科本身的能力,如听、说、阅读、写作等,而且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语言实践机会较少,无法保障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课程改革使核心素养导向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意在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促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但从目前的实践现状来讲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教学中并未通过引导学生构建语言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而语言的抽象性特征导致学生的理解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其思维受到教师的束缚与约束后,思维能力、思考能力都会被抑制。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教学为学生语言运用、语言实践提供契机,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结构体系,并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在合理的情境下使用准确的语言。而缺少语言体系的支撑,学生对于语言的认识过于混乱,在表达上必然出现错误。
重质加氢基础油抗氧化性、低温流动性极佳,用于调和高档汽轮机、内燃机润滑油。高桥石化于2016年成立重质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攻关小组,一方面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优化装置流程、调整生产方案等措施,尝试生产HVIⅡ10基础油,推进重质加氢基础油的开发;另一方面开展市场调研和实验室小试研究,积累数据和经验,确定可行性方案,为工业试生产奠定基础。
思维在人的逻辑推导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思维能力是影响大脑语言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学生知识储备十分丰富,语言基础良好,但在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逻辑混乱,无法进行正确表达,这一情况则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有关。因此,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础上,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再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其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有运用的契机,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逻辑情况以及思考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以及语言能力都有所锻炼。此外,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复述课文等方式,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自觉性,自主展开语言实践运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对学生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国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之一。在语文学科中,通过对文本内容后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感受其人格魅力所在,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对自身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为自身作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以便做一个对祖国发展、对民众幸福生活实现有价值的人。因此,在每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学知识,就像做人一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同时,以语文知识作为精神食粮,让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得到正确的感染与熏陶,使小学生成长为实践中华精神的接班人。
二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并不充分,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重要途径,其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语文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度地解析文本,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以往学习的知识,对文本产生正确分析,从而理解其中的语言表达逻辑、文字运用规律,使自身的思维逻辑体系得到完善,但目前由于理论教学仍然过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得不到充分锻炼,学生无法根据自身需要以及自身能力进行学习经验总结,形成学习方法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能够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学生的能力能够有什么样的发展,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合适的标准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提供依据,从而顺利完成目标。从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内涵来讲,其是一门利用语言文字作为基础,通过语言文字运用形成方法体系、认知结构体系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始终不能脱离语言文字。例如,针对语文教材中说明类文章进行教学过程中,其内容大多为介绍性、描写性语言,教学更侧重对文章语言文字逻辑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多种语言逻辑表达方式,教师应借助文章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描述,正确梳理其中逻辑,理解文章表达含义,并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模仿文章的逻辑表达方式使表达的条理更加清晰,语言更加精准。以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设计,便于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着手,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轨情况的出现;而且将教学目标运用于文本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文章丰富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摆脱理论知识的枯燥性。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所结合,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停留在浅层层面,并未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导致学生能力的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仍然缺少充足的空间与合适的契机。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对应淀粉培养基平板上,36 ℃培养48 h后将碘液滴加菌落上,有透明水解圈的菌落即判定该菌有产淀粉酶活力。
“七五”普法期间,义乌市国土资源局政策法规部门改进以往被动式工作状态,从“要我做”提升为“我要做”,主动服务,当好参谋,把握原则,敢于担当,把好门,守好关。通过开展各类法制审核专题讨论会、典型案件分析会、重大事项集体会审会等方式来有效解决系统内业务科室和下属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堵点问题。为各类重大、疑难问题解决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法制保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国土资源局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效降低了重大事项的撤销和败诉风险,切实发挥了法规部门的牵头、引领作用,开创了“有为法规”的新局面。
(三)强化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意识的融合
三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水平还有待提升,语文的文字运用以及表达手法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艺术,对培养学生审美水平以及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核心素养体系的组成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对文本、文字、语言的鉴赏都以教师理解为主,教师与学生对文本进行共同分析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考,并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独立理解,也未让学生自行对语言的美、意境的美进行深刻感知,从而影响着学生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若想使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发展规律,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以便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通过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以及知识实践有更充足的空间。例如,在《守株待兔》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内涵有准确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情境演练,由同学扮演好吃懒做的农民与小兔子,通过情境演练,让学生感受充满希望、不劳而获的生活到奇迹不再发生的绝望中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这样的方法更便于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另一方面,加强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实现正确运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为关键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相结合,尽量以小学生的实际经历作为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方式不仅便于小学生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也为知识的具体运用做出了示范,能够更科学地启发小学生。
为了达到好的输液监护效果,本系统与传统的输液报警器相比:增加了输液加热装置、控制输液滴速模块和智能输液系统。增加的3个功能有效的弥补了一般的输液报警器的不足,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持续性的研究中,从多个学科、多个视角展开分析获得的结果,在教育的不断展开中,其将会实现更深入的渗透,作为学科教育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桥梁,让学科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切实产生影响。为此,语文学科应在准确认识其内涵与理解其内容基础上展开科学的教学,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27):236.
[2]李晓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读与写,2019,16(31):67.
[3]张玉兰.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语文课内外,2019(29):228.
作者简介: 蔡晶,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镇晨光村小学。
标签:核心素养导向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德惠市米沙子镇晨光村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