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X线组、CT组和MRI组,每组34例,分析三组患者诊断结果和检查的病变征象。结果:采用X线、CT、MRI进行诊断后的阳性率分别为:44.12%、67.65%、91.18%,对病理征象进行检查后,采用MRI检查病理征象的情况优于X线和CT线的检查结果,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X线、CT、MRI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采用MRI诊断效果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X线;CT;MRI;痛风性关节炎;诊断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日常饮食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平时食用的肉食、海产品以及酒类明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关节炎中约占5%。痛风性关节炎的简称为GA,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嘌呤生物的代谢不断增加、产生的尿酸较多或者尿酸排泄不佳导致在患者血液中尿酸含量过多,在患者管滑膜以及软骨等组织中聚集大量的尿酸盐结晶,从而形成痛风性关节炎[1]。该疾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因此需尽早的对该疾病进行诊断。临床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时主要依据是X线、CT、MRI的检查结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X线、CT、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每组34例,X线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1岁到59岁,平均年龄(40.25±1.21)岁,病程2年到23年,平均病程(13.25±1.23)年;CT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22岁到59岁,平均年龄(40.35±1.15)岁,病程2.3年到22年,平均病程(13.05±1.22)年;MRI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1岁到60岁,平均年龄(40.38±1.25)岁,病程2.6年到22年,平均病程(13.15±1.24)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X线组:对所有患者病变部位进行X线片拍摄,采用的仪器是岛津R-3OHDR机,行正侧位拍摄。
CT组对患者关节部位进行CT平扫检查,采用的仪器是GE Light speed CT机,由16排螺旋构成,将厚度控制到1mm,间距调整到0.5mm,扫描患者常规关节轴[2]。
MRI组采用的仪器是Philips Interal 1.5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标准关节线圈,进行矢状位、冠状位以及轴位扫描。
1.3观察指标
分析三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检查的病变征象,观察检查出痛风结节滑膜、韧带侵蚀关节面下囊变、关节积液、关节软骨侵蚀以及关节周围肌间隙水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诊断结果分析
MRI组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组和CT组,三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1。
2.2 三组检查的病变征象分析
MRI检查病变征象的情况优于X线组和CT组,三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2。
表1 三组诊断结果分析[例(%)]
3 讨论
痛风属于一种终身性的代谢疾病。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患者关节软组织中聚集大量的尿酸盐产生炎症反应,根据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可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急性关节炎期、慢性关节炎期以及无症状期[3]。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出现血尿酸不断升高,对于急性关节炎期的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红肿等。
本研究显示,采用X线、CT、MRI进行诊断后的阳性率分别为:44.12%、67.65%、91.18%,对病变征象进行检查后,采用MRI检查病理征象的情况优于X线和CT线的检查结果,三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主要原因为:X线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用到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的显示痛风石钙化以及骨质受到损害的软组织肿胀情况。但是并不能清楚的显示骨质细微疾病,X线检出率较低。CT具有较好的三维容积成像功能,采用CT进行检查能够清楚的反映出是否存在痛风石,痛风石的数量、大小以及相应的部位,但是在细微的骨质破坏现象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来。MRI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在软骨破坏以及骨髓水肿等痛风结节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早期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对评价滑膜病变具有积极作用[4]。
综上所述,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X线、CT、MRI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采用MRI诊断效果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因此在临床上应推荐使用MRI。
参考文献:
[1]王江平.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90-90.
[2]张涛,刘渊. X线和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比较[J]. 宁夏医学杂志,2016,38(6):537-539.
[3]张景锋,张春峰,张红艳,等. 高频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损害的诊断价值[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0):1428-1429.
[4]周庆秋,卢忠武.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结晶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8):716-71
论文作者:曾步高,刘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关节炎论文; 患者论文; 征象论文; 痛风性论文; 关节论文; 尿酸论文; 病程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