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理论_共同富裕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理论_共同富裕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价值观论文,当代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比之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市场的价值法则和科学方式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比如竞争的观念、平等的观念、公正的观念,这些观念显然发展和丰富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一、民主自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里,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又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自由的社会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主的类型各不相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划时代的历史性进步。但是,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为少数资本家的财产所有权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因而列宁认定它仍然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讨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民主,只有在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代以后,才能逐渐地名副其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形式,它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批判继承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主政体的某些经验和形式,具有一般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它赖以存在和服务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以其民主的实际内容和形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理想境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正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中国共产党公开阐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利;人民直接或者间接行使的各种权力,既有物质保障,又有法律保证,但还有待于一步一步地走向制度化,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经验,不断地加以完善。

自由,是公民意识的外显层面。自由就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实质就是社会与个人,社会的完整性、统一性与个人的相对独立性、自由性,社会的发展与个人权力的完善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公民,拥有了自主平等的法律地位,具有了权利和权力主体的资格之后,他还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公民”。他必须通过社会化的形式把这种“地位”和“资格”表现出来。所以,自由是自主平等意识的逻辑延续和外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意识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尺度下的自由。自由以法律为尺度,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在这种尺度之下,每个人享有平等的自由,没有这个尺度,自由的实现就会导致另一些人自由的丧失。在这个尺度下,自由是客观的、明确的,因而也就使得那些对滥用自由或不法干预自由的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法律保障自由和正义,自由尊重法律。所以,维护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义务和责任前提下的自由。这就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主义义务和责任。自由是客观的,但它不是绝对的,在自由实现了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公民不仅是人权、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主张者和维护者,同时也必然是自觉的、以理性精神和法律意识进行自我约束和定位的自律者。公民要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更大的自由,就必须勇于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邓小平曾一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对不断变幻的国际风云,在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向中国施加各种压力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要从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邓小平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① 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与开放的进程中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国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充分说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部面貌;它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团结,体现了民主和效率的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只有以民主为基础,才具有至上权威。我们所说的依法治国,实质上是指与“人治”相对立的以人民的意志治国,是坚持人民治国、民主治国。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及其公职人员的职权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授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依法施政;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未经人民授权或超越人民授权去发号施令,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立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如果法律不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搞暗箱操作,就不可能制定出公正合理的法律,就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执法、司法腐败,而所谓的依法治国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3.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源于党在理论、纲领和组织上的先进性,源于中国各种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源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之所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正是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前提,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同时,人民内部各方面又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同时,我们党高度重视扩大基层民主,致力于通过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形式,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自由不完善是一个必经过程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② 社会主义民主的状况及其发展进程,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要受到政治制度、民主主体的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素质状况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结合形式与实现形式,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来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把扩大基层民主作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引导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认真而又积极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的举措,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取得许多重要的实质性进展,民主政治制度将会更加健全和完善。

二、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是手段、前提和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和共同目标。实现现代化、共同富裕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最大价值选择和共同价值目标。毫无疑问,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着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其他价值观所无法比拟的社会凝聚力和时代合理性,是真正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导向,是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为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而奋斗。

1.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和国家的主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根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毛泽东曾强调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③ 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早就要求共产党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④ 毛泽东最为重视“人民”的作用,这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核心概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他的名言,也可以说是他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小党、地下党、不合法政党到一个公开地、合法地执掌全国政权的政党的过程,就是一个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成为中国活生生的现实的过程,也是毛泽东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深信不疑的过程。它对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影响至为深远。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成为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自觉行为。重视人民的作用和力量可以说是毛泽东民主观的核心。

2.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巡谈话中提出判断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⑤“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了对于生产力标准的迷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产力标准,确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建立在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前提,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反映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主体地位,是历史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升华,因而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建立在对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它针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以社会主义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为依据,以其全面的内容形成了现实理性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三个有利于标准”为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和基础,并且高扬起人民价值主体的旗帜,特别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标准的提出展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挖掘了生产力标准中所蕴含的把人作为最高目的的深刻内涵。作为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消除社会生活中抽象的论争,从根本上破除我国长期存在的“左”、右倾错误,统一了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三个有利于标准”从价值的核心基础、具体表现和价值主体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作了具体全面的规定,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了和谐的结构框架,赋予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坚实稳固的基础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要求。

3.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从价值角度看,这又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创造活动,即价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际层面的价值实践,即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活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变化规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的关键是“代表”二字。“代表”就是实践,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活动。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初步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价值观念的导向和促进分不开的。当然,完善和发展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4.胡锦涛明确提出“以人为本”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后,明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以民为本的重要思想,充分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和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党适时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民为本,始终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紧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搞建设、谋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胡锦涛以民为本思想的主旨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民众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领导者不是独立于民众之上的群体,领导者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尽全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着眼于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领导者与人民群众是同一利益的主体,其利益是共同的。每一位领导者都来自于群众,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领导者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领导者的利益寓于人民群众、国家利益之中,只有将个人利益融入人民利益之中,才能最终从根本上实现个人利益,领导者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是为了实现民众利益。领导者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领导者的领导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主导自己。

三、公正公平,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中国社会主义应树立起统一的价值目标,否则,就会陷入价值取向的无序失范和混乱不堪,从而抛弃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的凝聚。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确立终极的即最高层次的价值目标。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完成两项使命——实现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公平。采取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但它所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张力,也会给社会带来贫富的两极分化。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又要确保社会公正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把“共同富裕”作为我们的终极价值目标。

1.建国初实行按劳分配,但逐渐出现偏差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立之初,是把苏联模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手段的。在这种模式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证明,这种价值实践手段是使社会主义走向绝境的主要因素。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上的不断解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传统体制下的价值观念以否定个人利益的追求为基本准则,崇尚的是大公无私、同志互助,提倡对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自觉维护。按劳分配原则虽然被确立,但由于反对追求个人利益,多劳不能多得。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初期,这种激情及其观点对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经发挥过相当有益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观念是以否定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为前提,脱离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实际可能,最后反而导致了整个社会从现实经济生活到价值观念的严重畸形。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异化为绝对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造成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严重低下;竞争被作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从城市到农村都得听命于指令性计划的安排,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人们的才能和个性受到严重压抑。改革所带来的观念更新,首先是对市场经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即市场经济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社会主义完全可以有市场经济。这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而且也是对资本主义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

2.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先富”与“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让先富起来的地区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最终使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决定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指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于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一切旧社会的不同之点就在这里。邓小平高度重视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更加清楚地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把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沿着实现社会主体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的方向健康发展,从而消除从一般意义上谈论发展生产力,而忽视这一规律与目的之间存在的内在统一性的偏颇,从根本上认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

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追求和奋斗的伟大目标。但是过去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却有不同的主张。一种是认为“富则修”,搞“杀富济贫”;一种是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等、同步达到目标,搞平均主义。实践证明,这些办法并没有使社会成员走上富裕之路,是不成功的。邓小平遵循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别发展战略”,即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为条件,以一部分地区、企业和劳动者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全社会共同富裕为目标。这一战略思想突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质是对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尊重和保护,是对平均主义的坚决否定和抛弃。邓小平运用“差别发展战略”使亿万劳动者摆脱了贫困的境地,走上小康之路。对目前城乡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劳动者之间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必惊慌失措,从根本上说,这是劳动者之间在先富后富的程度和快慢上的差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富悬殊,而且主要是指社会意义上的阶级分化、阶级对立。我们解决贫富悬殊,坚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帮助过低收入的原则是能够解决的。解决贫富悬殊,不能影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指明了今后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物质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今后20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且围绕政治建设的目标,提出进行政治建设的原则要求、具体途径、具体方法、具体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在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文化实力的竞争。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筹划和部署,提出了推进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是严重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十六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能够实现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真实地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对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对“和谐社会”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现阶段,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变成现实,使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具有强烈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更高指向,并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理念与价值观。有的人仅从和谐社会的字眼去理解,以为和谐社会就是要用中国儒家思想的“和”来消融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竞争意识。这种认识就错了,今天的中国人民已树立起竞争的理念,深深懂得“被动就要挨打”的现实,显然,和谐社会烘焙的是一种中国本土的价值观,是为了彰显一种具有时代底气的民族精神,是现代理性与激情的统一。

四、与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价值观念是人们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和在具体环境中形成的对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一般价值规范等较为稳定的观点、看法和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领域中必然发生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法则和行为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中社会民主党人把自由、公正、互助、团结、平等和道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而没有明确提出最终目标,但这种没有“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从来就没有完全消除。面对这些思潮与理念的冲击,社会主义首先是要坚持自身的价值观,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1.社会主义价值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追求必然是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着眼于当代世界,关注未来发展。因此,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

面向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长期追求。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⑥ 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振兴的希望所在,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条件。

面向世界。当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⑦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勇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面向世界,就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于长期实行闭关自守的中国来说,面向世界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上的革命。

面向未来。未来是个时间问题。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仅是呈单向流动,而且呈双向互动,就现在与未来的关系而言,现在不仅制约和影响着未来,未来也反过来影响和冲击着现在。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如果不科学地规划未来、建构未来,以未来规范现在,克服盲目性、被动性,就会在极其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面前束手无策,丧失主动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面向未来,并规划了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强烈愿望。

2.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揭示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竞争等原则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治经济,与之相伴的是人和人平等的观念。它用法规的约束代替了强权的约束,它赋予每个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权利。它需要具有个体独立、平等、自由意识的人,它也通过市场法规引导和培养着具有这种观念的人。过去对社会主义有一种误解,以为它是否认个体的独立,否认每个人的独立人格的。实际上,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并不否定资本主义在反封建中所取得的人类解放的成果。它只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没有真正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他们这些精辟论断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独立人格的树立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首先要培养大批个性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法规的严格执行,将在人们独立人格的培养和提高上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作用。

市场经济以竞争为重要基石。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活动,必然有一个能否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竞争、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的问题,这是检验每个人会不会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游泳的一道试题。我们应该看到,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在目前大量出现,绝非是市场的必然产物,恰恰相反,正是转型期计划经济痕迹的反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不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相悖离,恰恰是实现它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配置社会资源最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更科学、更先进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去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显而易见,它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既是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社会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总体价值目标之所在。

3.揭示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既为我们这个民族提供了一个参加竞争、加速发展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在这里,“三个有利于”标准所升华的民族经济行为的动因,应该而且必然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的价值导向。

在思考社会主义本质时,邓小平既从真理观的角度审视哪些“是”或“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也从价值观的角度判断哪些“有利”或“有害”,坚持了两者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认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这一标准不仅突出了“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还突出了“有利于”,体现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新时期价值观体系的根本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它从根本上抛弃了长期以来把“政治尺度”、“思想尺度”当作衡量社会主义标准的偏颇,为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以“三个有利于标准”评价社会主义实践,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实实在在的建设“事实上够格”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言简意赅,构成整体,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理性。这一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社会主义客观规律和主体价值等多方面的统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我们经济体制的转型,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成功例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即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竞争原则的导向,这与社会主义主旨是相符合的。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价值观时,同样可以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即发达国家的一些可借鉴的理念。

4.培养公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价值的导向作用是理性的、有目的、有目标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所以导向作用对其形成、发展更为重要。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直接体现着该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则鲜明地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并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的享受者。早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⑧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人民价值主体的思想内容是不同的,要努力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主体思想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多年间,由于受“左”的路线及政策的影响,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更是严重地失落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批驳了“四人帮”鼓吹的“穷社会主义”谬论,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⑩ 的论断。邓小平把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联系起来,蕴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思想,即消灭贫穷、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最伟大价值的真正体现。这就使社会主义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样是发展生产力,同样是物质财富的丰富,由于价值主体的不同,就把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从本质上区别开来。这说明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以民为本”的价值主体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真正的维护和弘扬。在此价值目标的指导下,我党以消灭贫穷为己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机遇,推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这一切正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主体地位的生动写照。

注释:

①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6页,第162、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页。

⑤⑦⑨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第117页,第10、11页,第373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理论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