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视图的形成为例讲解
陈 伟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湖北 黄石 435000
摘 要:《机械制图》是机械模具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一提到《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学,估计会有很多朋友反驳,这个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好弄:只需要将手工绘图和AUTO CAD电脑绘图有机结合,就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以三视图的形成为例,讲解《机械制图》手工绘图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目的。
关键词:模具 理实一体化 教学
一、复习投影法概念
回忆上堂课学的关于投影法相关知识,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动画,展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帮助学生加深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为接下来三视图的形成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人与狗的背影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他们是情侣关系吗?
三、任务驱动,对比分析
通过人与狗的图片,大家看看我们班教室有没有“人与狗”模棱两可的物品存在。带着疑问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案例。
四、项目合作,得出真知
将30名学生分成3个小组,各自推选一名组长,让学生带着刚才的疑问,尝试着在即将学习的新课中需找答案。
最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小结:看事物能不能只看单方面啊?通过结论,引出正题: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这也是我们学习三视图的原因和必要性。 物体是有长、宽、高三个尺度的立体,只通过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我们并不能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形状。因此,我们要认识它,就应该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面去观察它,才能对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而我们这节课即将学习的三视图,它是从多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能较完整地表达物体的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用现场教学生一起做的模型、事先做好的动画演示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一起循序渐进学习新知识,层层消化,最后得出结论,使学生喜获真知
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目标,突破本次课教学难点。
1.三投影面体系。
让学生观望教室的右方墙角,并要求学生制作出一个“墙角”来,同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墙角”模型向学生们展示,让他们参照做。学生们做模型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做。等学生们都做完模型后,告之这个模型在数学中叫“三维”模型,并告诉学生这个模型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三投影面体系。结合数学课中学习的二维坐标知识,学习三投影面体系知识,并要求学生标好原点和X、Y、Z三轴。教师和学生同时拿起模型,对照着模型讲什么是正面,什么是侧面,什么是水平面,并要求学生将相关字母代号标注至自己手中的模型中。
2.三视图的形成。
(1)视图概念。结合上节课讲的正投影法相关知识讲解视图的概念。
(2)提问:我们平时看物体可以从哪些方向看?(讲三视图的由来)。教师小结:可以从无数个方向看,但无数个方向反映出来的图形,不便于画图纸和现实加工,现实中我们一般采取六个方向来看物体,即上、下、左、右、前、后,再拿起粉笔盒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看前后位置的粉笔盒的区别,告知学生相对位置的图形区别不大,可以取一个,这就是三视图的由来。
(3)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名称。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在V面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在H面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在W面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
(4)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三视图的展开:以V面为基准,沿 Y 轴剪开,然后 H 面绕X轴向下转90°,W面绕Z轴向右转90°。三视图的位置:主视图在图纸的左上角、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以及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5)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整理知识
七、结语
1.教学设计特色。
将图片、声音、微课视频、网络资源等信息化元素融入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易教好教”。
2.教学反思。
(1)以“理论行动导向法”的现代教学理念为基础展开教学,教学方式由讲授变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2)“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主动性,全员参与,整体效果较好,缩小教学差异性。
(3)直观演示三投影面体系模型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创新性地完成拓展任务,使学生有兴趣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相互激励、教学相长。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物体论文; 学生论文; 模型论文; 视图论文; 三视图论文; 主视图论文; 形状论文; 《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