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向青,蔺通通

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向青,蔺通通

徐向青 蔺通通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 山东 济南 250011)

【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重症肌无力(Ⅲ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益气化湿方联合强的松,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QMG评分、强的松服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QMG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强的松服用剂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治疗组对强的松剂量的减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MG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QMG评分,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激素服用剂量,且不良反应少,说明益气祛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益气化湿法;强的松;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2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yiqi huashi method combined prednison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Method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 of 60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Ⅲ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given good gasification wet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nisone, control group for prednisone, a course of 12 weeks.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rks 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 (QMG) table, prednisone dose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QMG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stop taking reduction of prednisone dos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QMG rating scale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rednisone doses scores mo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of prednisone dose reduc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found lesser adverse reactions.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Qiqi huashi method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tient's QMG score, can also reduce the hormone doses of patients, and lesser adverse reaction, yiqi huashi method for joint prednison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 Good gasification wet; Prednisone; Clinical research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以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为临床特点,重者则见全身乏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诱发肌无力危象而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重症肌无力列为难治病。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60例MG Ⅲ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第5届全国神经免疫学术会议制订的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1];分型标准参照2000年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提出新的临床分型与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标准[2];中医学证候标准参照1995年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临床分型为Ⅲ型患者;③未经治疗或激素治疗停药1个月以上者;④年龄为18~65岁;同时符合上述4项者,方可入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胸腺摘除、放化疗后或近1个月内行血浆置换者;②近1个月内曾发生过肌无力危象或正处于肌无力危象状态者;③大量饮酒、吸烟患者;④正在应用激素治疗或减停不足2个月者;⑤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⑦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一般资料 60例入选患者均为2014年1月一2015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的MG Ⅲ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0~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益气化湿方(黄芪、人参、白术、升麻、当归、泽泻、苍术、黄柏等),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 mL,早晚饭后1h各服250 mL,并口服强的松(5mg,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7021900)起始剂量为60mg/天,复诊如果观察症状有所改善,则将强的松进行减量,每次减少5 mg,7 d为1个周期,直至减量至5 mg/天,继续用药3个月后停药[5]。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疗程均为12周。

1.5 疗效评定标准

1.5.1临床疗效标准 采用2000年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提出新的临床分型与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标准评价[2],并参照MG临床相对记分标准[4]:临床相对记分(%)=(治疗前临床绝对记分一治疗后临床绝对记分)/治疗前临床绝对记分×100%。痊愈:临床相对记分>95%;基本痊愈:临床相对记分80%~94%;显效:临床相对记分50%~79%;好转:临床相对记分25%~49%;无效:临床相对记分<25%。

1.5.2激素剂量停减:治疗前后分别统计患者强的松使用剂量。

1.5.3安全性评价:使用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记录及统计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愈显率为4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药物在改善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基本

痊愈 显效好转无效愈显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30 0 7 16 5 2 76.7 93.3*

对照组30 0 1 12 12 5 43.3 8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两组治疗后激素服用剂量比较 治疗12周时治疗组平均强的松服用剂量由60mg减为21.5mg,对照组平均强的松服用剂量由60mg减为35.2±1.5mg;两组治疗后强的松服用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强的松服用剂量的停减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激素服用剂量比较(?±s mg)

组别 例数起始剂量第12周

治疗组30 6021.5±1.5

对照组30 6035.2±1.8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 0.05。

2.3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结果显示均未发现异常。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升高,11例患者出现肥胖,1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分别予以对症处理。治疗组出现1例血压升高,4例体重超重,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MG) 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累及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等特点。到目前为止对于该病的病因还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主要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6,7]。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该病患病率为50/10万,发病率为8~20/10万[8],具有一定致残率、致死率。同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并无“重症肌无力”的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临床特点,可发现中医古籍中的“睑废”、“痿证”等相关记载,与MG的表现十分相似,且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脾肾、肝肾相关。

目前现代医学对MG的治疗主要是是针对自身免疫反应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的一线用药,其治疗的机制为纠正胸腺的免疫功能异常;抑制胸腺生发中心的形成;改善胸腺调节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转移到骨髓和淋巴,使血中AchR抗体的产生减少;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等[9-10],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广泛的特点,但在临床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高血压、糖尿病、柯兴氏综合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理性骨折等,同时疾病复发率高。祖国医学对于MG的治疗多采用温补脾肾、补益气血、健脾益气和滋补肝肾等方法,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持续时间较长,但因其起效缓慢,部分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因此探寻和开发临床中确有实效,起效迅速且毒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参阅中医古籍,,并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MG的发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皆属于带脉而统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且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提出脾虚湿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中西医临床特色,采用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全方以健脾益气为主,祛湿为要,标本兼治,重用黄芪健脾补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以白术、苍术为臣药,燥湿健脾益气;佐以泽泻利水消肿渗湿、当归以补血活血、黄柏清热燥湿;以升麻为使药,升举阳气,引气上行,使诸药达病所。诸药合用,使脾气健,湿邪去,切中病机,自当奏效。

在研究中,接受益气化湿方联合强的松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疗效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3.3%,明显高于单纯接受强的松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愈显率43.3%,总有效率83.3%);同时治疗组激素服用剂量停减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也有显著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方案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既能应用激素治疗见效快、中药疗效久的优点,又对激素服用过程中所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等不良反应进行调理,起到了轻重缓急、标本同治的效果,疗效稳定,作用持久,不易复发,为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1]许贤豪.加强重症肌无力临床与基础的协作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 7(4):195-196.

[2]Jarctzki A,Barohn RJ,Ernstoff RM,et al. Myasthenia graves: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research standards.Task Force of the Medical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of the Myasthenia U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J】.Neurology, 2000,55(1):16一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13-216.

[4]许贤原主编.神经免疫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00-115.

[5]许向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脸重症肌无力下垂【J】.中国医药导报,2011, 32 (8):95-96.

[6] 孙雪松,张荟雪,王娜.重症肌无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9):625-629.

[7]姜超,刘萍,梁燕.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中国中医急症 , 2012, 21(3):365-366.

[8]金迪,张立德,刘宇.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8): 28-29.

[9]于逢春,余华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现状[J].中国处方药,2004,23 (2):63—66.

[10]宋捷,关明,卢家红.重症肌无力血清抗体的研究进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8):577-579.

作者简介:

徐向青(1974.6- ),女,医学博士,博士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力向: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3-043)

论文作者:徐向青,蔺通通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益气化湿法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向青,蔺通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