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改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变_苏维埃论文

论列宁改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变_苏维埃论文

论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心论文,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18年4月,由于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已经在俄国各大城市和乡村建立起来,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巩固。由于签订布勒斯特和约,苏维埃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时列宁受党中央的委托,撰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的提纲》、《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文章,在当时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作了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的报告,提出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他说:“镇压反抗的任务目前大体上已经完成,现在提到日程上来的是管理国家的任务。”①党的第一个任务是说服人民相信党的纲领和路线的正确性,第二个任务是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的反抗,“现在,构成目前时局特点的第三个迫切任务提上了日程,这就是组织对俄国的管理。”②“在此以前,居首要地位的是直接剥夺剥夺者的措施。现在居首要地位的是在资本家被剥夺的那些企业和其余一些企业中组织计算和监督。”③“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重心正在转移到组织这种计算和监督的工作上来。”④这些论述十分明确地反映了他关于转变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要求和主张。

关于转变的内容,列宁认为,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转变为管理俄国。他说,社会主义革命的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是组织和建立新生活,因而俄国无产阶级在基本完成建立新政权的任务以后,应把工作重心转向管理俄国,即一方面组织好对生产与分配的计算和监督,另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关于转变的具体措施,列宁提出以下主张:其一,向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学习。他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组织严密的大生产,是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的生产,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经济生产状况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以俄国要学习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其二,利用旧社会过来的管理人员和专家。他认为,这些人员是资本主义的“遗产”,可以为苏维埃国家所利用,并且由于国家一时难以培养出大批新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必须利用这些“遗产”。其三,借鉴美国的泰罗制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这种借鉴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将其中科学的、先进的方法同俄国的生产制度结合起来,正确地、有效地进行利用,既要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又要保护劳动生产力。其四,在思想舆论工作中提倡“讲求实际和求实精神”,即要求从俄国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来组织生产,并根据这种实际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自觉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任务而奋斗。上述列宁的一系列主张,构成了他这一时期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

由于当年夏季国内战争的爆发,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回转到军事政治斗争的轨道上,上述列宁思想的实践过程中止了。到1919年底,苏俄红军经过与国内外反革命武装的激烈战斗,先后击败了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白卫军的叛乱,解放了大部分被占领的国土,取得了国内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这时,苏维埃国家又一次获得了喘息时机。于是列宁领导党再一次决定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1920年初,列宁在普列斯尼亚区非党工人和红军战士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在省、县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

列宁认为,必须根据苏俄所处国际形势的新特点,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当时,苏俄军民平息了国内的反革命军事叛乱,赶走了外国武装干涉军,大大增强了苏维埃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1920年1月,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最高会议通过有关决议,决定解除对苏维埃俄国的封锁,准许其成员国同俄国进行贸易。同时,苏俄政府同爱沙尼亚政府签订了两国和平条约,同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等国政府开始了和平谈判。显然苏维埃俄国已赢得了较为有利的国际形势。国际形势的这种新特点,有利于苏俄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同年2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上述国际形势说:“既然国际形势还是象现在这样,而且整个局面,整个事态的发展也都说明形势是稳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经济工作的任务放在首位。”⑤“要坚决把苏维埃共和国转上经济建设的新轨道。在最近几个星期,也许在最近几个月,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⑥即要求在近期内一定完成转变工作重心的任务。

列宁认为,转变工作重心,必须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抓组织管理,重点是推行“一长制”。早在1918年春,列宁即领导国家政权在铁路运输管理中实行了一长制。这次转变工作重心的任务提上日程后,他再一次提出推行一长制的问题,并且主张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实行一长制。在他看来,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生产建设,一定要抓经济管理,而有效的、有力的管理方式就是一长制。当时有的同志对此有不同意见,主张并且大力宣传“集体管理制”。列宁指出,集体管理制在组织形式尚未确定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浪费人力,不能保证大工业生产所要求的工作速度,“在组织形式已经确定、已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要进行实际工作,就必须采取一长制,因为这种制度最能保证最合理的利用人力,最能保证对工作进行实际的而不是口头的检查。”⑦还说:“从总的趋势看,一长制是唯一正确的工作方法了。”⑧在列宁的领导下,1920年3、4月间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有关决定,决定在工业生产部门的各个企业实行一长制的管理方法。其二,抓劳动战线上的工作,重点是组建“劳动军”。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生产建设,必然要大力抓生产劳动。从这一点出发,列宁说:“在从国内战争转到实行新的任务时,我们应当把一切投到劳动战线,应当用最大的努力,以作战时那样的果断、义无反顾的果断把全部力量集中在这条战线上。”⑨由于当时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燃料危机,所以列宁认为,生产劳动战线上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消除这些危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主张组织劳动军,即主张把一部分红军部队改编成生产劳动部队,参加修复铁路、征购粮食和运输粮食,采煤、伐木等工作。在他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通过有关法令,先后建立了乌拉尔第一劳动军、乌克兰劳动军和高加索劳动军等。其三,抓制订全俄电气化的计划。在当时举行的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列宁在报告中提出,中央执行委员会应当通过一项决议,责成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农业人民委员部组织有关科学技术人员,在几个月内制订一个完备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他认为,虽然俄国的当务之急是消除粮食危机和燃料危机,但是一旦度过了危机,就要把实现国家电气化的任务提上日程。他说,如果达到这一步,“我们就会让人们看到我们有能力转而执行长期建设任务,有能力把整个俄国转到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消除城乡对立,坚决彻底地消除农村的落后、涣散和愚昧状态。”⑩其四,抓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如利用旧合作社、加强劳动纪律、实行工人检查、发展农业生产等。

上述列宁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也未能在实践中较长时间地坚持和发展下去。当年4月下旬,波兰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军队以及弗兰格尔叛军对乌克兰大举进攻,苏俄军民又一次紧急动员起来,展开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这样经济建设停止了,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实践过程中止了。

到1920年11月,红军彻底打垮了弗兰格尔的反革命军队,国内战争以苏俄军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苏维埃俄国取得了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一定的均势。这时列宁及时地、再一次地提出了转变工作重心的任务。在《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的讲话》中,他在讲到三年反对武装干涉的战争已经结束时说:“现在必须在国内战线上取得胜利。……应当做到把全部热情和纪律都转而用于和平经济建设的工作,应当争取普遍群众参加到这一事业中来。”(11)在俄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在讲到以往曾进行过几次工作重心转变时说:“现在我们必须再一次把这种转变提到首位,并尽一切力量加以实现。”(12)

围绕着这一次转变中应开展的工作,列宁阐述了以下重要的思想:其一,必须实行租让政策。在当时俄共(布)莫斯科组织支部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大会上的报告中,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有关报告中,列宁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深刻地论述了实行租让政策的必要性。他指出,从政治上看,实行租让政策有利于苏俄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有利于在交往过程中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取较好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从经济上看,实行租让政策可以使苏俄得到国外的资金,得到先进国家的机器、机车、电气器材等生产资料,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利于实现国家的电气化。他说:“我们的任务是保证俄国有恢复经济所必须的工具和资金,因为我们一旦得到这些东西,我们就会牢牢地站立起来,那时任何资本主义敌人对我们来说都是不足惧的。这就是指导我们实行租让政策的观点。”(13)其二,必须大力宣传并准备实施电气化计划。在上一次转变尝试中,列宁就提出制订电气化计划的任务。有关方面经过努力,完成了计划的制订。同年12月,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这个计划。列宁高度评价这个计划,说它是俄共(布)的第二个党纲,要求大力宣传它。他在为大会起草的有关决议草案中提出,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应大力宣传这个计划,所有的学校都要组织学习这个计划,每座电站、工厂、国营农场都要成为宣传和讲解这个计划的中心,要通过宣传使所有的工农群众都了解电气化计划的内容。他认为,这个计划的实现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从现在起就应开始朝这个目标前进,还说:“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实现这个计划,并且缩短完成计划的期限。”(14)其三,必须改善和发展小农经济。在战争过程中,因为支援战争的需要,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较多地收取了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列宁在分析了农村形势后指出:“不使小农经济得到切实的大规模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15)在他看来,“经济的真正基础是粮食”,如果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国家电气化就无从谈起。他承认,由于战时的粮食政策,国家欠了农民的债,说一旦恢复了工业,国家一定向农民偿还。其四,必须进行生产宣传并实行必要的物质奖励。所谓进行生产宣传,即主张通过报纸和其他舆论宣传工具,对群众进行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宣传。他提出,报纸要减少政治宣传的版面,扩大生产宣传的版面,把报道生产形势、工农参加管理的情况、苏维埃机构和有关经济机构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等等,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他还提出:“除了我们决心要进行的生产宣传以外,还要采取另外一种诱导方式,即实物奖励。”(16)即奖励那些在劳动战线上作出成绩的人。

1920年12月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以后,俄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粮食和燃料情况进一步恶化,使得党和国家政权不得不在经济政策上作根本性的转变。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以后,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一个新的、更深层次的转变,说明列宁从新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提出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

综上所述,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先后四次提出转变工作重心的任务,四次阐述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笔者认为,在领会和掌握列宁关于转变的思想时,一定要将其联系起来。必须联系起来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列宁四个时期关于转变的思想,具有同样的性质和趋向。从性质上看,它们都具有“改良”性,或者说它们的实质都在于主张“改良”。这里的所谓“改良”,一是针对方针和路线而言的,指改变以往过于激进的方针和路线;二是针对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制度而言的,指通过比较缓和的、比较稳妥的措施,逐渐地改变社会物质条件以及建立其它的社会制度。1921年11月,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由此可以说,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具有“改良”的性质。从思想内容上看也是如此。列宁前三个时期的转变思想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它们或者主张改变对资产阶级及其所有制关系冲击过于激烈的方针和路线,主张通过计算和监督逐渐地改变所有制关系和社会关系,如1918年春的转变思想。或者主张抓生产劳动和抓生产管理,力图消除粮食危机和燃料危机,改变和缓和国内紧张的政治形势,如1920年初的转变思想。或者主张实行租让政策,主张改善小农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等等,改变以往在这些问题上过于激进的方针和路线,如1920年底的转变思想。从趋向上看,四个时期的思想都趋向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建设,即它们都主张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变到发展经济与生产的轨道上。由于列宁四个时期的转变思想具有同样的性质和趋向,所以要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列宁关于转变的思想,一定将这些思想联系起来。

第二,从列宁本人的思想看,他是把上述四个时期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1920年11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讲到由于国内战争的胜利俄国已经开始进行经济建设时说:“这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才是我们几次尝试要作的转变。”“我们曾经几次作过这种尝试:1918年春季作过一次,今年春季在实践中提出劳动军问题的时候又以较大规模尝试过一次。”(17)这里他一是反复强调关于工作重心的转变有过几次尝试,二是明确指出这几次尝试分别是1918年春和1920年春的尝试。他讲这番话时,俄国1920年底又一次转变工作重心的尝试已经开始。他正是在论述当前的转变尝试问题时涉及以前的有关情况的。这足以说明,列宁在谈转变问题时,是将几次转变尝试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他把几次转变尝试联系在一起,那么他必然认为,这几次转变思想是有密切联系的。1921年10月,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在回顾1918年实践的特点时说:“那时,1918年3、4月间,在谈论我们的任务时,我们就把搞斗争的行动方式同渐进过渡的方法作过对比,……因此便提出由实行剥夺、由破坏剥削者和剥夺者的政权的任务转向组织计算和监督的任务,转向所谓平凡的经济任务即直接从事建设的任务。那时我们已经在许多问题上都需要后退。”(18)在这里,列宁肯定1918年春的实践是一种“转向”和“后退”,即是一次工作重心的转变。他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当前转变的正确性,是为了用过去的转变思想佐证当前转变思想的科学性。这也说明,他是把过去的转变同当前的转变作为同一种性质的事物看待的,是把过去的转变思想同当前的转变思想联系在一起并作为同一种思想来看待的。

把列宁先后四个时期的转变思想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发现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一个轴心,即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这一思想是轴心,在于它贯穿于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始终。如上所述,1918年春季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和巩固,他即主张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生产建设。这个过程虽然因为国内战争的爆发而中止,但在战争期间的两次喘息时机里,他又及时地提出了转变的任务。1921年春季,鉴于经济政治发展中的问题,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即更深层次地进行转变的思想。可见,认为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贯穿于他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始终,是一个轴心,是符合事实的和十分科学的。

需要强调,对于这一轴心即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应有一个十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这一思想的内容不仅仅在于主张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也不仅仅在于主张把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摆在政治斗争的位置之上,而且在于它主张把取得生产经营的效果和提高生产力水平摆在变革经济关系的位置之上。在1918年春转变的过程中,列宁提出,剥夺剥夺者的工作即变革经济关系的工作已经过了头,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工作“落后于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因此,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19),要停下前一项工作,加强后一项工作。这说明,他已经把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工作摆在了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工作的位置之上。需要指出的是,他主张加强对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意图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好的生产经营效果,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他是把取得好的生产经营效果和提高生产力水平摆在了变革经济关系的位置之上。在国内战争期间的两次转变尝试中,列宁一方面提出,要加强对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加强劳动战线上的工作,加紧制订和宣传电气化计划。另一方面提出,要实行租让政策,要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组织如合作社,要利用旧社会过来的专家和管理人员。这也说明,在列宁的思想上,组织好生产劳动,取得好的生产经营效果,彻底改变生产力水平落后的面貌,比变革经济关系重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主张“立足于现有资本主义关系”,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充分发挥小生产的作用,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更说明,他是把后者置于前者的位置之上的。

把列宁四个时期的转变思想联系起来,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其一,它有利于人民认识新经济政策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在它产生以前,列宁已经三次提出过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也就是说,实现工作重心转变,发展经济和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列宁一贯的指导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新经济政策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内容,列宁在前几次转变尝试中已经提出过。如在1918年春的转变尝试中,列宁提出了关于“计算和监督”的思想,它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前提下对企业实行“计算和监督”。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思想。如前所述,在前几次转变尝试中,列宁反复地提出过利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组织的思想,提出过利用资本主义社会过来的专家的思想,提出过大力发展经济与生产的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新经济政策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其二,它有利于人们认识新经济政策思想对以前思想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看。从深度上看,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彻底转变的思想。1918年春的转变思想,具有较深的转变力度。它主张党和国家的工作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由剥夺剥夺者即变革经济关系转向利用现成的经济关系发展生产。以后,列宁在国内战争中两次喘息时机提出的转变思想,转变力度则略小。因为它只是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军事斗争转向经济生产建设,没有就经济工作内部的关系如变革经济制度与组织生产提出转变的意见。1921年春的转变思想即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则具有空前的转变力度。它不仅主张党和国家的工作倾力于经济生产建设,不仅主张变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政策为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政策,而且就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俄国的地位、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认识,就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作用提出了系统的主张。在列宁看来,由于前几次转变尝试没有最终完成转变的任务,所以才需要1921年春的这一次转变,这一次转变应该最终地、彻底地完成转变的任务。可见,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彻底转变的思想。从广度上看,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广泛转变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转变工作的涉及面很宽,除了前三次转变尝试中进行过的工作一般继续进行以外,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如转变了国家对待小农的政策特别是征收粮食的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给小农以支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权力,对农村供应工业品,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又如,转变了国家关于贸易和商业的政策,由禁止自由贸易改为地方范围内手工业品的自由贸易,又改为全国范围内各种商品的自由贸易,国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进入了商品交换的市场。还如,转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使各个机关面向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使党的干部和国家干部扎扎实实地学习生产与经营;转变了国营企业的经营方法,实行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转变了工会工作的方式,使各级工会组织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开展工作,使其变成了教育工人的学校和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这些事实足以说明,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涉及面比以前几次转变思想的涉及面宽得多,是内容十分广泛的转变思想。

把列宁四个时期的转变思想联系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关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一直是一条渐进的、符合俄国实际的路线。说它是渐进的,在于它主张以发展经济生产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出发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主张以不断的、激进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关系变革为出发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它符合俄国实际,在于这样的路线即以发展经济生产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出发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同俄国的实际即经济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合。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以为列宁1921年春以后才提出这样的路线,即以为他在这以前的路线是激进的、不符合俄国实际的路线。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割裂了他1921年春思想同以前思想的联系,孤立地去认识他1921年春及其以后的思想。如果实现了这种联系,并且正确地把握了他以前的转变思想,就能发现,列宁1921年春的转变思想是他以前有关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他十月革命后提出的路线一直是一条渐进的、符合俄国实际的路线。

注释:

①②③④(19)《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第122、155、159、163、158页。

⑤⑥⑦⑧⑨⑩《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8卷,第90、116、84、85、87、118页。

(11)(12)(13)(14)(15)(16)(17)《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7、28、118、157、146、148、28页。

(18)《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第220页。

标签:;  ;  ;  ;  ;  ;  ;  ;  ;  ;  ;  ;  

论列宁改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变_苏维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