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华珍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华珍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新世纪,我们用好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更好的发挥作用,让我们的孩子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更加爱上我们的科学课。

关键词:小学科学;传感器;i Tools 3;微视频

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被信息技术充斥着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的教学已经不自觉的与信息技术联系在了一起,投影机,电子白板很大程度上的方便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提倡科学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上,怎样合理高效的引用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大程度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老师义不容辞的工作。

一、传感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201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中,许政频老师执教了《磁铁的两极》,在这一课中一个主要的活动环节就是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都是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将磁铁用绳子挂住,然后在磁铁的不同地方通过挂回形针的方式,来比较磁铁各个部位的磁性大小,得出磁铁各个地方磁力大小不同,进而得出磁极的概念。用原始的方法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弊端,由于磁铁的磁性不大,一些磁铁往往只有两端可以勉强挂住几个回形针,稍微向中间一点,回形针就会掉下来,越向中间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在磁铁上能吸引回形针的地方很少,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得出磁铁两端的磁性强,中间弱,可是对于磁力大小的变化,始终不够清楚。许老师在这一次的研修活动中,为我们展示了磁力传感器的威力,通过使用磁力传感器接近磁铁的不同部位,磁铁上各个地方的磁力大小一览无遗,学生很容易发现磁铁上的磁力大小一级磁力变化,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对磁铁磁力变化的认识更加丰满了。

同样在这次活动中朱益丰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呼吸》,内容上与浙教版《运动起来会怎样》类似,本课一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是探究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进而得出呼吸的意义。书本上的方法是分别收集新鲜的空气,呼吸一次的空气和呼吸了多次的空气,然后分别将火柴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观察火苗的变化,猜测空气的变化。这样的活动环节,本人认为弊端很多,首先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三种气体,难度很大,因而只能是教师来演示,减少了学生的参与度。其次,通过火柴来验证气体的变化,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还不知道火柴燃烧需要氧气,需要提前告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这样的探究活动只能显示氧气变少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氧气没了的错误观点,而对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气体的变化,无从得知。朱老师在这堂课中为学生提供了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利用这两种传感器,不用经过繁琐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发现人体呼吸前后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进而得出呼吸的意义就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样化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是的定性的研究变成了定量的研究,还拓展了研究的内容,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i Tools 3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探究式教学为主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更全面的展示更多学生的想法是我们科学教师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小组上台展示,交流的方式,这样的展示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往往只是有限的一两个小组上台展示,不够全面。i Tools 3是一款有一定交互能力的软件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抓拍学生实验的瞬间,也可以将各组谈论交流的材料事先拍下来,在交流环节以照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交流,尤其是对那些特别有歧义的和做的很好的内容可以及时展示交流,提高了课堂交流的效率。

在我们做一些演示实验时,由于我们的投影机只能垂直角度拍摄,一些实验现象不能被展示出来,有了i Tools 3软件,只要将我们的手机与电脑连入同一个路由器中,就可以利用手机的摄像头实时拍摄实验现象,让我们的演示实验更加方便,不受投影机角度的限制。在学生有不同想法时,也可以利用i Tools 3来帮助我们快速地呈现不同小组的不同想法,不需要每次都将实验材料拿到台上来,只需要将手机拿下去,减少了上台下台的时间。

三、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科学课中对实验方法的交流与指导,体现了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角色。过去以温习提示等文字方式提供的指导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可是在实际的学生活动中,我们还是会看到刚刚给的温馨提示作用不大的现象。如果能在教学中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帮助,对学生在实验活动的帮助更大。

笔者在执教《声音的传播》一课时,对实验中的教具进行了改进,分别将相同长短粗细的尼龙绳、棉绳、铁条、木条用支架架起来并在两端放上一次性杯子进行扩音。在第一次执教的过程中,我把对学生使用材料的方法以文字温馨提示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似简单的实验,学生们实际的操作中却漏洞百出。有的将振动的音叉的上端接触各种材料,有的听音的两位同学没有同时进行,有的音叉没有放在材料的中间位置……

经过第一次的教学后我想到利用手机拍一段正确使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微视频,并利用爱剪辑软件对视频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进行了说明。在活动开始前又请了几位同学上台演示,大大提高了学生操作了规范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用手机拍摄了大量的微视频,发现这种方法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操作指导更加有效。同时这些微视频在单元的复习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加擅长于形象记忆,通过重新播放教材中学生曾经做过的一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回忆起曾经探究过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的复习。

不仅如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我们的科学学习拓展到课外。每年温州市举行的网络科学观察日记,将我们的科学探究带到的孩子们暑期的活动中去,让探究没有因为课堂的结束而戛然而止。在很多的报道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学校为学生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实验在平台上展示出来,一些老师也将与教学相关的其他内容推送上去,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以上只是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的几个实例,相信还有更多的新技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为我们的科学教学锦上添花。

论文作者:周华珍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华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