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术地位新探--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_炎黄文化论文

编辑学术地位新探--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_炎黄文化论文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编辑论文,新论论文,主动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09)06—0115—06

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惯常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

一、历史实践所证明的编辑工作对学术研究的主动推动作用

从历史上看,成功的编辑,出色的编辑工作,都曾推动当时学术事业的发展进步,甚至引领学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是以灿烂辉煌著称于世的,文献典籍不仅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而且两千多年一直绵延不绝、从未中断。这在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唯一的奇迹。这其中原因当然不止一端,但历代学者卓越的编辑工作——对各类文献的及时收集、编次、保存、传播,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文化及学术先师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对中国人传统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至今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但孔子之所以能破天荒地办起私学,让平民也接受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旧格局,以后又带领学生周游各国传播政治主张,其根基就在于他先是进行了对历史文献的编辑,这就比当时其他学者相对拥有典籍资料的优势。孔子认为,教育生徒、发表政见,不能“空言无征”,于是就整理六经以作为教材。所谓“整理”,即编辑,也就是“述而不作”,删削注释,整齐体例。孔子通过对《诗》、《书》、《易》、《礼》、《乐》、《春秋》的编辑,对词句的褒贬斟酌,对篇目的编次加工,融进自己的政见和理想。同时客观上也开创了中国教育与学术发展的新时代。经孔子编辑的《六经》,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源头。后世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经学、历史学,举凡人文领域各学科的肇始,都要从《六经》讲起。所以,从中国学术文化的起点上看,编辑之工作居功至伟。

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是著名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杰出编辑家。汉成帝命陈农搜集全国各地遗书,诏刘向领校宫中藏书。刘向校书于秘阁,编辑生涯长达19年。刘向主持的校书编辑工作相当艰巨,因为当时搜集到的图书都是经多年口传或传抄的,内容上、文字上差异很大。每一种书经过编辑整理、缮写出定本后,由刘向撰写一篇叙录,介绍书的名目、校勘经过和主要内容,一同奏上。这些叙录以后辑集在一起,名为《别录》,共20卷。

刘歆是刘向的小儿子,青年时就参与其父的校书编辑工作。刘向死后,刘歆继承父业。约公元前7年~前5年之间,他根据《别录》,撮要编出第一部反映当时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七略》,共7卷。《七略》所收图书,按类分列,大类称为“略”,小类称为“种”。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是目录的总说明。其余六略共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

在编辑过程中,刘向、刘歆广辑众本,编定篇章;校雠全文,厘正文字;新创了“互著”、“别裁”的编辑方法。使用了这些新创的办法以后,书的目录就能更好地指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更清楚地提示书籍的基本性质。刘向、刘歆父子共同编辑完成的《七略》是一套严整的图书编目系统。而他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开创目录工作,在公元前1世纪就编制出中国第一部具有学术水平的大型图书分类目录则尤为可贵。《别录》、《七略》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由于其对典籍进行系统编目,考证各类学术源流,每一部著作都有明确的书名、篇名、作者、目录、叙录、正文和附件,全书结构齐全、字句规范,已明显不同于初创时期的书籍,使整个学术文化基础建设明显厚重。刘向父子大大推进了我国编辑业务的技术水平。由于他们长期精心校勘整理图书,使先秦的许多古籍得以流传,大大推动了当时的学术研究。

步刘向、刘歆父子遗绪,后世的编辑工作跃上新台阶,走向集体编辑、大规模合作。萧统、欧阳询、李窻和扈蒙、杨亿和王钦若等人在编辑《昭明文选》、《册府元龟》等类书、丛书时,都组建了精干的编辑队伍。《艺文类聚》的主编是欧阳询,参与的编辑有10余人。《太平御览》是由“史馆”承担任务,主编为李窻和扈蒙等人,参加的编辑达17人。编辑过程中已有主编和编辑之分,编辑机构和编辑队伍的轮廓已趋于清晰,为大规模学术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近现代,编辑工作已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但一些大学者仍在治学同时从事编辑工作,相互促进。或者是其早年的编辑生涯,奠定了其一生的治学方向和特色。蔡元培、张元济曾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编辑制度,开展确定选题、编制计划、约稿、审改等业务。商务印书馆聘请学者担任编辑,充分发挥编译所各位编译人员的专长,有效地保证了书刊的质量,使商务印书馆出版水平举世公认,其对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推动也是有目共睹的。

好的编辑,也可以是一个出色的学者。叶圣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他的巨大贡献和影响,是和他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分不开的。叶圣陶曾说:“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用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在1930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转为开明书店的编辑,他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叶圣陶的一生致力于编辑与出版,为学术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应该说,编辑是学术研究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也可以说是核心成员。出色的编辑工作,是居于主动地位去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杂乱无章、良莠并存的海量信息每日每时在涌现,编辑在知识鉴别、知识加工、知识传播、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中的职责,不是减轻,而是更重要了。

二、学术论著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

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形成个人精神劳动产品,其表现形式为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此时的学术论著还只是个人原创稿,是否被社会承认,还是未知数。学术论著若不经过编辑的选择鉴定、标准加工、修饰完善过程,就不能正式公开发表,不能进入学术领域进行交流,就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不能作为永久性文献保存或流传。换言之,学者论著原稿必须经过编辑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成为社会精神劳动产品。如果通过编辑环节发表了,作者的劳动价值就实现了,由此个人精神劳动产品变为社会精神劳动产品,作者也因个人劳动被社会承认而获得相应的名声、稿酬及其他收益。反之,如果没有通过编辑环节正式发表,作者的劳动价值就不能体现,论著只能是以个人原稿形式存在,论著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就没有实现,作者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由此而言,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

那么,编辑对作者原稿的选择、鉴定,对于个人精神劳动产品能否问世,就起着决定性作用了。

编辑的选择虽然不可避免带有一些编辑个人色彩,但主要是代表社会视角来审视作者的原创稿,是代表学术界来初步鉴定、评判论著原稿的学术价值。编辑所具有的主观上的选择性,实质上就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选择,也就是为社会、为学术界选择其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学术文化产品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五彩缤纷,也有幽谷阴暗;有主流热点,也有冷僻琐细,并不是每一种学术文化研究都为社会所需要或与学术文化大势相吻合,这就需要编辑作出准确的选择。

编辑的选择是否得当,取决于其编辑素质的高低;而编辑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出版社或杂志社学术质量及声誉的高低。编辑素质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跃进式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编辑工作是一项融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科学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复杂工作,它既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学术工作,因此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提高编辑素质,才能把好学术文化产品的准入关。

实际上,编辑人员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出版单位的质量、声誉和生命,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学术文化水准。那么,如何界定编辑人员的素质?有学者提出:编辑应具备四种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也有学者主张“多素质说”,即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编辑知识与技能、语言文学修养、吸收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论和公关能力等素质。无论持哪种“素质说”,学者们都认为,编辑工作的性质,要求其从事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修养,编辑要学者化。比如,一个好的文学编辑,必然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学者。由于文学稿件的内容牵涉社会生活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所以文学编辑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仅要对文学专业知识精通,还要对相关学科、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不但要熟悉文学各种知识,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字底蕴,善于谋章练句,还要了解与编辑相关的专业术语、符号、图表、印刷字号、字体、排版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这也是文学编辑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编辑作为复合型人才,其素质应包括: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深化科技编辑学知识,掌握中外语言知识,优化智能知识(分析、策划、组织、社交等),强化现代意识(创新、竞争、超前、信息、市场、效率和法律等)。

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通晓计算机、网络知识尤为重要。编辑务必拥有使用计算机编排稿件的能力。熟练使用电子技能进行组稿、选稿、文字加工、版面处理、符号数据显示、图表编排、规范体例等等。

网络编辑的出现,体现了编辑事业与时俱进的基本品格。网络编辑是现代技术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编辑要完成选择、鉴定作者稿件的任务,必须具有相当敏锐的学术判断能力,并依靠自己深厚的学术修养,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稿件中某一学术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最高水平及最新的研究动态,是否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注意研究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广泛涉猎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随时跟踪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洞悉学科发展前沿。编辑要始终保持做本学科的专家,准确地对论文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鉴定,客观地判断其价值,进而决定取舍。

编辑是择优汰劣的选择者。在人类文化选择的过程中,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界一般认为,编辑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大致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价值性原则。衡量学术文化产品对社会或个人价值和进步意义的大小。第二,科学性原则。选择学术文化产品要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落脚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三,审美性原则。按照社会的审美标准,力争达到学术文化产品主客体的高度完美和统一。价值判断是基于事实判断又高于事实判断的,即不仅是产品本身是什么,而且根据产品消费者的需要,衡量一个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编辑工作的导向性

编辑对学术研究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编辑通过自己的劳动,把作者个人创造的学术文化产品推向社会,成为全社会学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编辑的主体意识也经由其编发的产品而凸显出来。编辑这种选择、判断,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作者、读者,影响到学术文化的趋向,而这一切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编辑选择的激励机制就会促使其他学者做出更积极的反应,扩大该类研究的选择范围,反复选择,集中选择,就会形成社会热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同时,编辑的选择、判断能够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社会需求,能够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而且能够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文化的缔造。这种选择一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近些年来,在能源、人口、环保等问题上,世界各国已基本达成共识,就与编辑的上述选择紧密相关。编辑是通过选择学术文化产品来影响世界的,由此,也可以说,好的编辑也是学术潮流或社会潮流的引领者,编辑导向意识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编辑的导向作用,还体现在研究专题的策划,捕捉最新学术信息,围绕学术热点组织稿件。编辑作为学术研究队伍的一员,有自己的学术眼光和办刊出版宗旨,并体现在其所编辑、组织的稿件中。

编辑应迅速从整体上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理论探索、实践意义,择优录用,并能准确地指出稿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编辑通过对稿件和学术动态的科学控制,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尽可能优秀的学术文化产品,以此来影响和促进社会进步。

编辑对学术文化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还体现在扶植作者,培育新人。一个学者的成长,总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当他在学术之路蹒跚学步时,第一次发表他论文的编辑,不亚于扶他上路的保姆。

高学术水平的编辑能指导作者选题,对稿件进行精加工,指导作者在稿件中如何突出新意、删除疵点和补充修改等,使文稿在学术质量、结构层次、文字表达等方面得到提高,由此使作者从编辑身上受到学术熏陶。学术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编辑实质上是作者的良师益友。

编辑与作者的互动,既是学术出版界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术期刊、出版物既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也是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的学术园地。

编辑以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断为学术文化大厦添砖加瓦。这一学术大厦,既是学术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总结,又是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科研基础;既传播着学术成果、科研知识,又为后学者指引着研究方向。因为任何学者的研究都不能靠自己单枪匹马从零开始,都必须借助已出版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换言之,不仅学者自身的成长须依赖前贤的学术论著,而且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还必须以前贤的学术论著为起点。由此可见,编辑的工作对于学术文化研究来说,既是基础建设,又是具体引导。编辑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意,对于研究课题的设计,对于研究热点的发现和追踪,对于学术研究稿件的刊用,都可以起到对学界的启迪和示范效用,起到对成功发表论著的作者的激励效应,从而对学术研究起到导向作用。

四、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之一,编辑活动是参与人类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编辑工作的过程便是文化产品的选择、鉴定、加工、完善的过程,精神文化产品正是通过编辑的工作而生产完毕,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在精神文化产品问世的过程中,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编辑工作可以充分体现出创造性。

1.编辑在精神文化产品问世之前的创造性

编辑在熟悉学术文化领域发展动向的同时,对某一学科领域专家的特点有所了解,对研究动态、研究热点有所把握,就可以高屋建瓴地主动去促进研究课题更上一层楼,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挑选一流的作者,组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编辑在主动组稿、约稿的过程中,也可以特别注意选择题材新、水平高、应用性强的稿件,突出对稿件的科学性、独创性、实用性等要求,以引导学科的发展方向。

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创新的策划、创新的选题,是编辑创造性的重要体现。是否能够做到创新,已成为杂志、出版社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编辑事业发展的生命力象征。

编辑的创造性在构思选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编辑在确定选题时要有正确的、超前的选题方向,要对社会反响、学术定位、内容创新、编辑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读者的需求,找准切入点,做出周密的选题安排。

诚然,编辑稿件是复杂的工作,但在编辑稿件之前有无创新意识更为关键。编辑要对所编的稿件,对分工的类目乃至整个出版的框架设计,提出创造性方案。

2.编辑在精神文化产品问世过程中的创造性

编辑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作者撰写的文章、书稿只是一种前期精神产品,学术论文和著作从毛坯到合格品——编辑是加工完善者、再创作者。只有通过编辑付出一系列艰辛的劳动,原作者的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所以,编辑的劳动是作者劳动的继续与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精神劳动。这种创造劳动体现在整个编辑过程之中,而创造意识也是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举凡选题、组织稿件、修改稿件以及内容的组织、装帧设计等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编辑的创造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所提供的信息采集手段多种多样,研究效率也越来越高,学术论文、著作的稿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通过互联网飞进各个杂志社、出版社的电脑中。此时的出版竞争,更多地反映在对各种稿件进行有独特创意和原创性的判断与选择上。创意、整理、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别,实际上是编辑创造能力强弱的差别。

作者原稿相当于毛坯,编辑是对原稿毛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程师。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这不仅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甚至还要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的想象力。所有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对稿件的再创造、再发现。

编辑只有坚持创造性的工作原则,才能积极判断每篇稿件社会价值的大小、学术质量的高低,才能辨别真伪和优劣,从而才能提高社会学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真正提高整个学术界的科研水平。所谓再创造,是相对于作者的学术研究原创阶段而言。编辑从海量来稿中筛选出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最大的稿件,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使优秀成果优先流向社会。没有编辑的再创造,就没有原创成果的有效利用,甚至会出现明珠蒙尘、佳作废弃现象。编辑的再创造功能显然十分重要。

编辑的再创造功能,还体现在对参差不齐的论文、著作的原稿的规范化改造上。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统一各自的规范,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更广泛传播、更便捷检索的需要。学术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流程化、标准化、序列化,需要每一个学术文化产品以标准化的结构、标准化的方式提供。而原稿作者处于不同学术圈、不同学术层次、不同个性爱好,他们所提供的原稿必须经过编辑的规范加工,而这也正是编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处。编辑对原稿的加工、整理、修饰、美化、规范、有序化,提升了原稿的质量,是对原稿的进一步优化和再创造。

所以,编辑不仅仅是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或再创造者。

标签:;  ;  ;  ;  ;  ;  ;  ;  ;  

编辑学术地位新探--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