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类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樊红梅

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类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樊红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 襄阳市441021)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设计的过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是一门基础性的教育,科学的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优化高职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基于此,在高职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依托于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综合性提升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全面优化高职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语文;应用

1引言

信息化语文课堂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的创新型课堂,是课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完美融合。通过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已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堂、慕课、微课都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成功案例。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撬动高中语文课堂改革的有力杠杆。

2高职语文类课程的特点

第一,基础性。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目前高职生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普高统招、“三校生”统招、普高单招、“三校生”单招、转段和综合测评。学生普遍录取分数不高,文化基础薄弱,具体到语文学科存在着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固、阅读面狭窄、表达能力弱等问题。所以高职语文教育要抓好基础知识积累与基本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打好进入工作岗位和继续学习必须的语文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读和写的一般方法和知识、文学鉴赏的知识;要继续进行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第二,人文性。从高职教育的目标来看,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高职语文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品行和人格还没成型,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濡染,所以高职语文要用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事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大学语文》是文学课、历史课,但更应该是一门人文精神的传播课。应该让学生感受文学经典,用文学经典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体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对人生的本体关怀和自由独立精神的宝贵资源,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的进入作品,并且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势必会有大的收获。

3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改变传统高职语文教学弊端,丰富教学资源。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倡导高职院校重视并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基于此,很多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机械。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能有效改善传统“灌输式”理论教学的弊端,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解理论,而是配以相应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因素,为学生创造更新颖、更丰富的课堂体验,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第二,有利于提高知识点的直观性。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点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传统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兼顾到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学生。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课前将知识点制作成PPT课件,从而将复杂、繁多的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大大降低教学和学习难度,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类课程中的应用

4.1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

现阶段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主观感受,他们更加注重结合自身的需求和认知能力来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在社会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出击意识也得到了强化,他们可能会根据自身未来的发展来进行广泛的知识获取。教师应该紧密把握高职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全面创新高职类语文课堂的教学形态,积极探索任务驱动式的全新教学模式。一方面,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科学采用任务教学法。为高职生布置相应的探究性任务,引导他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结合任务的大小,规定相应的时长,鼓励和引导高职生通过调研报告、论文、汇报、课件展示等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探究任务。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高职学生成立合作团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引导高职生参照项目组的方式,成立项目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微课多元化教学

微课作为信息网络时代下的新兴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十分显著,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微课视频导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不仅要讲解语文基础知识,也应当将文本内容进行情感升华,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多的感悟和理解,进一步凸显语文微课教学价值。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文本内容,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将语文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价值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通过微课教学模式展开引导交流,有助于将整单元的课堂教学内容予以细化分解,组成简单的教学小目标。虽然微课视频短小,但是却是精悍的,蕴藏了众多的精华,并且删减了不必要的时间。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章节时通过探究人物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应用微视频剪辑王熙凤与林黛玉、贾宝玉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反复观看与对比,使学生了解写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予以文本知识探究,则会起到预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4.3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实时互动式教学

在信息网络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创建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能随时随地与教师沟通交流,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反馈,教师有什么新的知识点也能发布到平台上,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这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师生实时互动平台,能让教学活动更具新颖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能够随时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理论与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例如,社会观察有关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除了课本知识外多观察和留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通过互动交流平台及时反馈出来,让大家一起分析探讨,畅所欲言,发表看法和意见。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咨询教师,教师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回复和解答。如此,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联系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很有意义。

5结束语

总之,高职教育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创新高职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切实提升高职类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施静之.信息时代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电脑迷,2018,04:172.

[2]李苗.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3:120-121.

[3]殷齐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7:69-71.

论文作者:樊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类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樊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