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劳动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12月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3月的总理政府报告中又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学术界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又掀起了新的一轮高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又称计量文献学的方法,即用数学、统计学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2004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文献和文献工作系统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进而探讨文献本身、学科发展以及研究人员的动态特征。该方法由英国人类学家普里查德(A·Pritchard)1969年首创,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使用了现在通行的术语Bibliometrics(文献计量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献杂志的分析以及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研究人员数量的定量分析。笔者使用这一方法,通过对2004年《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所转载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与失业、收入分配、人力资本和劳动关系四大方面,就业问题的研究更是探讨的焦点(见表1),而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以至于我们有必要单独加以介绍。
表1 2004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转载文献内容分布
栏目文献数量
就业与失业问题 20
理论研究9
实证分析4
大学生和性别差异7
(其中1篇是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10
人力资本问题11
劳动关系12
劳动争议 7
劳动法 12
劳动力流动
1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向是,一些研究的思路越来越理性化, 研究的方法越来越科学化,主要采用模型分析、实证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高级统计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分析的数据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实用价值。以下我们由上表的文献频数统计结果,分析2004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最新的理论动态、学科发展和主要研究成果。
一、关于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
(一)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
2004年中国劳动经济领域关于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针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产生及其与相关体制、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张晓楹,吕昌会认为,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 它是劳动力总供给不能被生产完全吸收的结果,是由有效劳动力供给和有效劳动力需求两种力量共同决定,其中有效劳动力需求对失业的影响作用更大。在决定有效劳动供给和有效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中,消费和资本的增加将增加就业,减少失业;劳动总供给、政府津贴、工资、技术提高将增加失业。影响失业的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当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这些因素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而朱光华,魏凤春的研究表明,在改革初期,迫于财政的压力, 选择资本推动型的增长模式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益并缓解了失业。但是现在,资本链条开始断裂,该模式已难以维持,财政压力凸现,失业现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制的改革不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加剧失业。他们建议政府当前的政策选择应该是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劳动替代资本,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劳动力的收益率,对不同所有制主体施以国民待遇,以换取失业的减少。
另外,邱崇明指出,货币政策在促进产出和就业增加的效应上是很有限的。 失业按其成因可划分为资源闲散导致的失业,劳动技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引起的结构性失业,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关的原生性失业三种类型。我国失业问题主要属于第三类,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不是短期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解决这类失业的主要对策应该是根据我国资本不足、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特点,发展低技术、低资金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代替,把对剩余劳力的消化纳入国际大循环的轨道。
(二)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GDP一直以高速率增长,但近几年却出现了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等有违经济规律的现象。针对这些反常现象,中国理论界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中唐鑛、刘勇军提出,企业是产品市场的供给和要素市场劳动力的需求之间联系的纽带,作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传动纽带的企业才是我们分析表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就业弹性的关键。虽然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都是宏观经济的研究范畴,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微观基础。
但是鄢平却认为,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这种与经济增长表现出的非一致性并不能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不断下降。而实际上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教育、体制激励、管理水平等有效增长因素的淡化作用使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削弱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和恩格尔系数对劳动力就业有正向关系;实际利用外资额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是反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增加产出,扩大规模。
任淮秀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和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投资增加能够带动就业增长,但是具体到不同行业,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在制造业和卫生福利业,投资和就业是成反比例的关系;而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投资和就业之间是正比例变化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国家应该在调整财政投资的结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四个方面加强投资和政策引导作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二、对大学生就业及其性别差异的探讨
2004年是我国大学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工作的第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上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大学生就业成为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量大问题以外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差异的现象也呈现出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的趋势,对此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曾湘泉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目前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不科学造成的夸大作用;第二、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性失业;第三、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制度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第四、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薄弱,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就业导向激励措施缺乏。为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他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教育部门应迅速着手研究和制定长期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战略;短期的政策重点可以从需求政策入手,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完善和探讨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性指标体系和发布制度;积极研究和探讨政府、企事业单位更为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政策;积极探讨和改革大学的管理机制和机制模式;创造和维护更符合市场竞争要求,规范而公平的就业环境和氛围;大学就业工作应当从现行的“就业指导”扩大为“就业服务与指导”,进行全程指导服务;研究和借鉴美国等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
易定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出发, 在系统考察了我国变化的就业环境及其特征后,归纳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原有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统招统分时留下的制度正在迅速瓦解,市场在配置大学生方面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二、大学毕业生对市场需求变得敏感起来,但大学教育机构对市场的需求变动的反应相对缓慢;第三、我国近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迅速增加,引发了失业现象。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对我国2004—2010年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了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压力后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到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总量将会超过需求的总量。他进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学教育应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消费;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专业结构需要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体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在大学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
而丁大建在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预期水平、 构成及理性程度深入分析后,发现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预期水平显著偏高,其构成也与现实需求结构不符;毕业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学校、专业、学习成绩、在校消费水平等诸多变量都会显著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偏高直接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再就业选择过程中不理性行为,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缺口明显、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杨伟国、王飞在研究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础上认为,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从就业需求角度看,工作岗位的数量和结构均存在问题;从供给角度看,既存在大学生不愿意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无法从事的职业;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指导体系、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等。针对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他们指出需求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创业精神,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重点关注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
关于大学生就业中性别差异的问题,潘锦棠认为尽管女生在校成绩略好于男生,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市场竞争能力的全部,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包括学历、能力、生理、心理、价值观和劳动力成本等。由于生理因素和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劳动力贡献与劳动力成本之比)低于男性劳动力,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女大学生要自信自强,努力寻找合适的单位,在就业选择时先就业再择业;大学职业指导机构应提高指导水平,让男女学生各自了解不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不同要求,帮助女大学生选择女生更有竞争力的职业。而用人单位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政府则应该在市场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氛围,立法禁止带有性别歧视的招聘广告,尽快将生育保险责任、女工劳动保护责任等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从用人单位中转移出去。
同样,胡安荣从贝克尔歧视理论出发也指出,身心不悦的实质是厌恶成本, 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避成本的理性选择,其根本原因是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
而程延园等人认为,虽然现时期、现阶段, 学校仍需对毕业生就业择业行为进行协调和规范,但这种规范和管理并不意味着学校要成为就业协议的主体。从长远看,从发展的角度看,就业协议可以成为劳动合同的附件,或约定了生效时间的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合二为一。
三 关于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
(一)人力资本与企业剩余模型的研究
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剩余的真正缔造者。学术界在2004年关于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周国强、戴昌钧撰文提出了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概念, 它体现在企业的剩余(利润)超过以行业平均利润计算的那部分利润额,而这一部分利润额就是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基础,同时应结合对人力资本经营业绩考核来确定最终的贡献分配额度。
而卓越认为,剩余如何分享要综合考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两者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决定了风险投资合约中报酬敏感性的分布和变化:事前信息越重要且不对称程度越高,报酬绩效敏感性越低;代理人的努力越重要且;事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报酬敏感性越高。
另外盛光华、于桂兰认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 应该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人力资本的谈判力是由人力资本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二)人力资本生成机理和及其与企业战略、绩效的关系
何东琪提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 是家庭或个人将其人力资本化来实现未来预期收入和未来预期满足的一种行为选择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是以理性预期为前提,在家庭、市场、企业的相互契约交易规则的安排下所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人力资本投资目标的实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韩强、袁红林认为,人力资本处于企业价值创造循环的核心, 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从财务和人力资本活动两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价值创造活动。
而付维宁指出, 要形成企业产权结构合理的制度安排首先要充分界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企业家在剩余权力、经营决策权、产生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差异,影响企业家的工作努力程度和监督努力程度,最终造成企业绩效的差异。
四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2004年,研究者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在多方面展开, 结合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下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对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
其中周文兴对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变动趋势提出了三个基本判断:第一、 正常的总体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第二、伴随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高收入群体迅速崛起,不同收入人群组的收入水平呈非常明显的发散态势;第三、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阶段性徘徊不前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表现,是影响需求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实,他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设法确保和稳固增加处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收入;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税收框架;辩证看待库兹列茨假说,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马晓河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 在农村和城市内部,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在城乡之间,收入分配结构也在向有利于城市居民方面变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他强调指出,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的原因既有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原因,也有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为防止收入分配的过度分化危及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在制定和出台任何宏观经济政策前,评估这些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就业和自我创收能力,不断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贫困人口。
(二)收入分配问题其他方面的研究
在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中刘晓峰、刘晓光发现, 尽管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只有资本家阶级的储蓄率才对资本利润率发生影响,而资本的边际产出对资本利润率不发生作用,但是当放松资本家阶级储蓄率外生的限制后,资本品的利润率既与资本家阶级的储蓄率保持特定的关系,同时在数值上也由资本的边际产出决定。
魏明海、卢锐认为,不同控股股东类型下的管理层报酬和持股比例是有差异的。大多数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一定程度上与净利润或股价相关,但在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计划并未显现其激励性。
另外,粟芳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程度不同,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对保险市场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低收入国家中,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保险需求相对增加;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保险需求相对减少;而在高收入国家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对保险需求几乎没有影响。
五 关于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一)关于劳动关系的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新型劳动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成为2004年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沈琴琴注意到,中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造成了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
而乔健指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就业和劳动关系不安并存这样矛盾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急剧减弱,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趋向不利于扩大就业。
在地区性劳动关系的研究上张健吾、李永杰发现, 深圳特区的劳动关系呈现出特殊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劳动者和企业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在某些行业上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二)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探讨
2004年,随着劳动争议案件的不断增加,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调一裁两审”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学术界也继续撰写文章,对现行体制提出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中洪浩认为, 现行劳动争议单轨体制的解决机制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劳动者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的缺位,使得“三方机制”为基础的争议解决方式缺乏运作条件;二是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影响了公正的实现;三是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违背了效率、效益原则。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构方案应限制和解,以调解和仲裁为主,建立独立的调解、仲裁机构和专门的劳动法庭,实行审裁分离。
另外罗兴国指出,劳动争议的基层调解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并拖延了纠纷解决的时间,而达成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并且其组织自身还存在严重问题。他建议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设计上,应该废除劳动争议的基层调解制度,并通过强化仲裁、诉讼中的调整原则,建立、健全劳动投诉制度,强化劳动行政监督,广泛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等手段来化解由此带来的震荡。
还有王长江也注意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牵制原则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充分发挥仲裁制度的优越性,应从实行裁审分离制度和建立专门的劳动法庭两方面着手重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三)关于劳动法问题的探讨
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劳动争议的日益增加,使现行劳动法规必须随之变化, 对此众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对制定和完善相关劳动法规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常凯指出,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基本上还是一种个别劳动关系的调整。其原因在于我国的集体劳动关系法还不健全,我国劳动者阶级目前还处在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尚未形成自觉的社会力量,劳动者还处在自在的和自发的状态中。他进而提出,实现由个别劳动关系调整向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转变,是我国劳动法律调整方式和内容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劳动法制健全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方江宁则认为,劳动合同中止是劳动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 也是引发劳动争议的常见原因。劳动合同中止制度作为劳动合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是当前劳动合同立法需要明确加以规范的重要内容。
另外王永生提到,《最低工资规定》的修订,完善了现行的最低工资制度, 更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将有利于促进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 还有一些与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运行与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选录了不少的文献。例如王仁祥、蔡斌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问题的探讨,周天勇关于失业率计算方法问题的研究,朱农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分析,沈根荣、张维关于国际劳工标准的综述……。限于本文的篇幅,难以面面俱到,一一俱呈,仅仅提供相应线索,使读者能够进一步追踪。
通过对2004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方面文献资料的评价和文献资料内容的揭示、加工整理,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理论动态和学科发展动向,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标签:劳动关系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求职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