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科书变轻便论文_刘畅

让教科书变轻便论文_刘畅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小妙招”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学校 刘畅

关键词:历史课堂、兴趣、效率。

摘要:历史学科在父母孩子的心中地位不高,我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孩子的心,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想出一些小妙招,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普世的国人的愿望,学生学习的状态端正、考试的分数优异,成了所有希冀孩子具有美好未来的家长们最现实的期待。我们经常听到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对话:“放下手机,多做数学点题;有时间多背点单词......” 很少听到把历史学科的练习题做一下,好好背诵。在所有学生的眼中,历史是“小科”,那是偏于一隅,始终处于被人遗忘、被冷落的角落,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牵动学生的神,把一堂课的40分钟时间化作四十五、五十分钟分钟的效率,让孩子们的头脑丰盈、让书便轻便,就显得尤为必要。

为了改变这等尴尬局面,我们不妨在备课时多动脑、勤思考,用些妙招,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由自主的使思维向历史课倾斜,情绪高涨,激情迸发,即便在课外时间不光顾历史课本,亦能对历史事件如数家珍。

“历史”本来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如实记述,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那么就尊重教材以时间为脉络,开学初,即教授学生用直尺细画纵向坐标轴,梳理全册书的内容,每本书在拿到手之后,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标清时间节点,写清关键事件,目的是让每个孩子在学习历史之初 ,就对这本书有宏观轮廓,了然于胸,即便是没有完全熟记于心,在日后学习到相应的内容时,同样心中有形。不至于始终被动“强记”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历史毕竟是昨日黄花,今天的学生缺乏热情亦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可以让历史课堂鲜活起来,让它拥抱时代亮色,在学习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学生们热情不高,于是我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搬到课堂上来,即便是一个简洁的片段播放,也足以满足了终日坐在课堂上两耳难闻窗外事的孩子们的全部想象力。这样把一个需要反复重申隔代术语的课堂通过视频就形象化了。

历史本来就是故事,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其实这是“三十六计”的一计,在历史课上讲述三十六计,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在学习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的史实时,这本身就很吸引人,不妨再加以引申,增大课堂容量,让孩子们的头脑充实起来,讲述“上屋抽梯”之计,让学生明白“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既明白了本堂课的重点,又温习了古代史“春秋五霸”,可谓是事半功倍 。

中学生---花季少年,活泼灵动。设计符合孩子天性的教学设计同样可以让我们的历史课精彩纷呈。在学习《西安事变》一课时,我们通过情景再现---巧演历史剧的方式,让学生们把本课内容全部融进心理。我告诉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要有人做导演,并安排演员,有人做编剧设计台词,并共同做道具。这可忙坏了孩子们,他们分工明确,甚至有人身兼多职,为了把人物揣摩细腻,孩子们还通过各个途径搜集资料,目的把少帅形象刻画逼真,为了把蒋介石表演的神似,还有同学带来了长体睡衣,还有实施兵谏的士兵,他们所表演的内容的容量远远超过了书本本身,历史课的学习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灵活的跳出教材,同样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以为,历史学科不仅可以跳出教材,同样可以横向联系学生的所学科目,进行学科整合,让我们的孩子轻松走进历史课堂。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学习宋元文化时期,即可给学生穿插其他学科知识。我们学习北宋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我们所崇敬的司马光、苏洵都是极强势的保守派,苏轼这个了不起的诗词达人,也在变法期间,个人命运也因之大起大落,而《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确是个落井下石之人,王安石在感受到变法的压力之时,也以诗歌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心绪,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李清照这位婉约派女词人,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崇高气节,同时对昔日情深意笃的丈夫的“临阵脱逃”作法的极度不满。下课铃响起,学生依然意犹未尽。

论文作者:刘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让教科书变轻便论文_刘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