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孟曼华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孟曼华

孟曼华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五中学 266000 

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青年教师永恒的话题,我们站到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前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摸索。学生们第一次分组合作完成探究性实验就给了我莫大的惊喜,让我有了不断探索下去的欲望——化学课也可以这样上?学生也可以当老师?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我渴望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上学生是自由快乐充实的,他们是真正的主人,课堂上没有厌学,没有迷离的双眼,有的是热烈的讨论,自信的展示,浓郁的学习氛围,这给了我继续探索的力量。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和环境,使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感受到自己有长处,体验到只要自己认真投入,并跟他人互相合作,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提高,就可能取得成功,并能跟他人一起分享获得成功的快乐。当前我们教育的核心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正确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主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无论是作为学科知识,还是一种科研方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以实验为基础进行化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是毋庸置疑的。而实验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体现可谓淋漓尽致。无论是以直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教学,还是以间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教学,都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教学,都不妨碍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相反,这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化学。

在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动手实践”——设计西红柿电池(提供给每组一个西红柿),再一个是Zn/Cu/H2SO4原电池。在探究性的实验过程中,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完成实验,连接线路、观察现象、记录现象等都需要小组之间的默契与合作,通过实验培养他们基本技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敢于质疑,勤与思考,善于与人合作,培养集体意识,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预期之外”的实验现象出现,比如本课中:当锌片和铜片相连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面出现气泡是理想的现象,但是锌片上面同样也在继续出现气泡,这是什么原因?某些富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既然两种不同的导体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就可以组成原电池,那么把铜棒和碳棒连接起来插入氯化钠溶液,会不会有电流?为什么?等等。课堂上当学生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激起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小组内或者小组间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合作实验、改进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这就需要每一个化学教师有很扎实的业务功底,能够驾驭这些“探究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准备实验现象“不理想”之后如何回答、如何解释,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实验的失败往往也是很好的教育时机。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

在这节课中的“西红柿实验”为本节课带来“小高潮”。每组一个西红柿,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并观察是否有电流,结果实验很成功,但是实验结束后,学生望着面目全非的西红柿说:“老师,真可惜了这些西红柿了,不过它们能为科学实验献身,倒也体现了它的价值,我要为它在我的学习化学史上添上一笔。”学生诙谐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他收获满满喜悦之情。

《煤的干馏 苯》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一个是物理性质的探究,特别是苯与水混合后如何判断哪层是苯;一个是苯结构的探究实验,即苯与高锰酸钾和苯与溴水;再一个就是苯的燃烧演示实验,因为苯燃烧烟很大,无法分组,只能演示。前两个实验是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实验事实是最有效的教学。不仅得到了实验事实,也培养了实验技能,同时还能促进情感体验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组内合作,甚至组间合作,最后将不同的实验数据共享,这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第三个实验在演示的时候,我用玻璃棒蘸取苯之后让一位学生为我“点火”,共同完成这一演示实验,这体现了师生合作。

通过“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在化学课上的实施,我认为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课上,也同样适用于课下,甚至实验室。现在高考题中出现开放探究题的几率越来越大,因为开放探索题能给学生留出较大的自我探索和发表观点的空间,对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均优于封闭问题,特别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尤为突出。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当堂生成一些预期不到的问题,例如学生讨论时间过长,或者在规定时间完不成任务,或者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思维发散太大脱离题目等,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应对,如何控制,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张天若 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化学必修2[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5月。

[3]盛群立 郑淑贞 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116-123。

[4]李耀新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8,153-182。

论文作者:孟曼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2月总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孟曼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