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访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单东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民营经济论文,民营企业论文,研究中心主任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和企业追求利润同样重要。此前刚刚结束的浙江省“两会”上,企业社会责任始终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多份提案、议案直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多次提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议案、建议。3月11日,浙江代表团还特别邀请10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召开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议案、建议的专题讨论会。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只有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那么,什么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如何担负起社会责任?日前,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对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单东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人们过去的意识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和企业追求利润同样重要,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那么,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单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社会的财富如果不被全社会所共享,那么这个社会就不稳定”。这种财富应让全社会共享的主张可以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渊源。从实践方面看,罗伯特·欧文的“新和谐村”试验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博文、弗雷得里克、斯坦纳等先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世界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有一个表述,就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就目前来看,这种概括还是值得认可的。一般来说,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从企业内部看,是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从企业外部看,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不过,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容的丰富,概念的内涵也会进一步拓宽。
记者:从全球经济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单东:可以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展之中。近年来,美国的《财富》杂志每年都会发表“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报告。最近,该杂志公布了“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对64家世界级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考量。另外,《财富》和《福布斯》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上也都增加了“社会责任”这一必要条件。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这个协议要求所有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九项基本原则,同时对企业应该承担的经济、教育、环境和尊重基本人权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规范。这是以联合国名义号召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成功的企业都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这种趋势是否和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又是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
单东:如果说资本决定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强弱则关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很多企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上都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拿慈善捐赠行为来说,去年6月,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将个人财产的85%约370亿美元捐赠给了盖茨基金会,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慈善捐款。不久前,比尔·盖茨也宣布将逐渐淡出微软公司,把全部精力投入盖茨基金会的工作。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实践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单东: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加大,很多民营企业家开始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开始渐渐进入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在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外部社会环境不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是不同的。就算在同一发展阶段、发展时期,因为地区、行业、规模、发育状况等条件约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一样。我认为,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民营企业创立阶段。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这个阶段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利润最大化。1979年,邓小平同志约请工商界5位领导人,希望原工商业者利用落实政策以后手里的资金办私企。到1982年12月,《宪法》第一次承认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明确“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权益”。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个体经济重新诞生或开始萌芽时期。当时经济发展还很落后,部分地区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些人被生活所迫,开始做一些小买卖、小生意。这个时期民营企业内部还没有明显分工。这一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的最基本社会责任就是经济责任,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同时也客观上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其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承认并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在党的号召下,个体和私营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形势很好。但是因为受到1989年“政治风波”的影响,到1991年,个体私营经济严重滑坡。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民营经济又得到了新一轮发展。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成长期。企业内部分工开始明晰,虽然人员还是以亲朋为主,但分工和协作已经在企业内部形成。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寻找企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寻找民营企业拥有的“优势”。
记者: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单东: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具有竞争力的部分。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离不开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又需要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所以,尊重人权、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企业内部组织共同协作的能力,而这种协作能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相互信任,缺乏共事合作精神,企业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就不会有凝聚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也就很难提高。所以,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更多表现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上。包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状况,开展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对人力资源进行更多投资,等等。
记者:可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逐步扩展的。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的当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是怎样演化的?
单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后期,民营企业家开始追求企业的长期利润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和民营企业有密切利益的相关者。这里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四类:一是劳动者;二是各种资源的提供者;三是顾客或消费者;四是社会的代表——政府。这四方面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契约关系,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对社会履行责任,就是对契约关系和各方利益的最大维护。这一阶段,民营企业还要承担对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履行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接受公众监督;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和有关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监督;在公共设施使用中承担社会责任,等等。
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从此,民营经济由体制外经济成为体制内经济,民营经济的地位最终确立。所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的当今,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很多民营企业在某一行业已经扎稳根基,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之后,民营企业家开始把对社会的责任放在突出位置。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消除贫困、支持教育、人文关怀、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中,慈善捐助、参加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及创办基金会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这些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实践。
记者:有人认为,虽然我国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单东:确实如此。我国民营企业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社会歧视、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通畅、市场秩序不规范的环境中成长,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弱势群体”。在克服重重困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与不足,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记者:您认为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哪里?
单东:首先是诚信缺失。表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和内、外部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关系的对立上。内部失信表现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失信,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克扣、拖欠工人工资,引起劳资纠纷等;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失信,主要是对投资者的承诺没有很好履行和对投资回报没有按找契约兑现。外部的失信主要表现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失信,像制假售假,承诺的商品售后服务不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企业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失信,像逃废债务、合同欺诈等等;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失信,像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环境保护等没有认真做好。
其次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只关注企业的利润,不关心对员工承担的工伤医疗、劳动保险等方面的责任。另外,少数民营企业还利用国家政策和法规空缺,减少社会性支出,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恶性事故、环境污染等。
再次是观念狭隘。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制企业,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对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淡薄,所以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不够主动。
记者: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义务。民营企业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单东:企业利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社会利益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只有尊重社会“公益”利益,企业“私益”利益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所以,我认为,企业、社会、政府三者之间要形成合理的关系。
企业自身要确定社会责任内容。首先,企业要把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规划。要认清,民营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用工制度、利润分配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民营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社会责任战略。总体来看,在企业经营理念中要加入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内容;在企业运作的特定时期,要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另外,企业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社会责任战略。其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调控,也就是企业从道德的角度对经营思想、营销行为等进行规范、约束、控制。
就政府来说,要采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进行监督。政府要建立规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强化执法力度。这是形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约束机制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一方面,政府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可以给予鼓励与支持,如制定优惠政策;对那些倡导诚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关爱员工、热心社区建设、对社会公益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加以表彰和奖励,并给予资金上的倾斜,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应充当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监护人,做协调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的仲裁者,以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为手段,引导和监督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纠正和惩处民营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现象。
除了政府监督外,社会监督也很重要。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国际接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促导机制。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按照SA8000和CSM2000等社会责任标准规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使民营企业不断改进工作环境与职工生活环境,改变民营企业“劳工标准低、劳工权益保护不充分”的形象。同时,要了解国际采购商对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健康安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社会福利和其他方面的要求,为民营企业扩大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舆论媒体和民间团体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营造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它们在担负社会责任方面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