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姜晗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取40例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进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健康教育评分好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评分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70%(14/20),实验组90%(18/2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完整的护理方法,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缓解上,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老年人;精神分裂症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老年常见病,多存在思维、情感、认知等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以敏感多疑为主,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幻听、妄想、敌对、抑郁、焦虑、易激惹等症状。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程较长,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存在日常生活、工作及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社会回归难度大等问题,因此治疗期间开展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中取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医学临床检查,确诊为中度或重度精神分裂症,病程1-13年。其中男21例,女19例。入院1个月内未接受药物治疗,入院时精神状态不佳,但具有一定意识,同意治疗,并由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由我院组建的专业护理团队进行护理计划制定和设施。具体为对入院患者进行治疗常识介绍,行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干预,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患者出院后通过对患者护理结果的调查作为考核依据。本次调查问卷由我院独立完成,询问项目包括健康知识认知、身体功能情况等。其中以3级评分法为依据,包扩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分数越高则满意程度越高。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通过对不

同组别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获取患者的护理指标,计量资料为方差±标准差的方式表示,检验方法采用统一的t检验,以P值作为判断数据结果的依据,其中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表1可知,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70%(14/20),实验组90%(18/2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精神分裂症不了解,不遵医嘱用药,随意减药或停药,造成疾病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6]。随着近年社会老龄化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故加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及开展防治工作,已得到临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对缓解患者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和时间安排。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护理手段为纵轴,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地日常计划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大多在入院时就处于严重的状态,轻则情感淡漠、少语、懒散少动,重则幻听妄想、兴奋躁动、易激惹等,治疗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显得有实用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显示,按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为93.62%,大多患者能遵医嘱服药。前瞻性研究表明,对住院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大多患者了解到精神分裂症疾病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同时也认识到精神疾病易复发,遵医嘱用药可预防疾病复发,其服药依从性高达91.3%。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的开展,要求护士必须按临床护理路径表统一规定的时间及内容进行相关健康指导,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在精神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行之有效的,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工作中,护患关系的改善,同时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本研究采用PANSS评分量表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经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后,PANSS总分明显降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唐冬花等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结语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改善自身的病情然而因为病情慢性化和老年记忆力减退等因素产生的影响,老年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以及精力,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梅,于浩,王淑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对延续护理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25-28.

[2]关明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实施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71-272.

[3]王友霞,邓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39-140.

[4]王慧,赵相英,王爱芹.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334-336.

[5]马辛,蔡焯基,郑毅,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65-168.

[6]周红丽,钱红蕾.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居家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6):391-393.

[7]徐芳芳,徐柳柳,徐进宇,等.精神分裂症病人延续护理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30):3782-3785.

[8]王晓璇,肖根秀,黄瑞儿.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23(3):21-23.

[9]周国秀,蔡玉琴,李素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需求的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09-110.

论文作者:姜晗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姜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