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风光摄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师论文,风光摄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下简称记):您在风光摄影方面已经积累了几十年创作经验,并一直在潜心研究。在您看来,中国的风光摄影与国外的大自然摄影有什么不同?
陈长芬(下简称陈):中国的风光摄影和国外的大自然摄影,在基本意义与所涵盖的内容方面应该说是相通的,如:在表现形式、艺术构成、色彩还原、影调层次等,在所运用的摄影语言上都有共同点。不同的是表现手法各有侧重,中国的摄影师考虑更多的是表现其内涵。就像中国的诗歌、文学作品一样,更注重传达画面之外、深层次的东西,而不同于国外在摄影语言上的直白。同是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国外摄影师非常讲究光线效果,他们注重研究光线本身以及光线与色彩的关系,追求纯自然美,画面上很少表现云雾。而中国摄影师则特别注重表现云雾,这其中或许与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因素有关系,但和东方人的认知与传统习惯关系更大。比如,在亚当斯的作品中也有拍摄云雾的,但是他所表现的是云雾本身,与我们是不同的。我们表现纯自然的只是一个方面,更注重对云雾、对云和景关系的表现,传达一种迷蒙、神秘、未知、飘渺的情绪。
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师,除了要在器材、技术和吃苦精神上有所准备以外,最重要的是摄影师应该对自然、对环境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要能够融于自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
记:您认为应该如何去评价一幅风光作品?
陈: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里我只能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我以为,要想评价一幅风光作品,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风光”。古人说,风光,谓日出而风,草木有光色也。我想把这种说法用到我们现在的风光摄影中来,当然不是要求每幅作品都得具有“阳光”、“风”和“草木”等一些实际的具体内容,不过,一幅好的风光作品应该具有典型瞬间中的许多因素,这也许就是经常说的栩栩如生吧。为了求得这种风光的典型瞬间,摄影师常常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耐心守候。这种等候有时是几小时,有时甚至是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我的长城作品有的就是等候了好几年才拍到的。当然不是说每天都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等,这种等候是以季节为依据的,摄影师的科学预见以及临场感觉与发挥都为这种典型瞬间的把握大大地缩短了等待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节省了摄影师的精力和大量的资金。
第二点,表现手法应用得当。其实这是摄影的基本功,它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相机画幅的确定、镜头的配置、辅助器材的使用、胶卷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剪裁、制作等技术处理(特别是色调和影调的处理)等。面对一种场景,采用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拍摄沙漠,运用强光、高光,对比强烈,给人以刚强的感觉,表现的是男性阳刚之美;而弱光和顺光下拍摄,反差小,则给人以柔和的感觉,表现的是女性阴柔之美。非常讲究的摄影师,不管用什么样的光都是“惜光如金”。
第三点,艺术尺码。任何作品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艺术尺码。艺术尺码古往今来尚无统一、具体的标准,然而,最传统、最起码的条条框框大家又都在心照不宣地遵循着,这就是所谓的构图、构成、色彩、影调等。一些过分强调本体语言的摄影师,力图疏远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距离。但是,诸如文学、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语言每时每刻都渗透到我们的作品里来。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里,拒绝意味着孤立,包容意味着发展。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显得有些先天不足,而又后天营养不良。我们完全有必要、有理由借助姐妹艺术中那些有用的词汇来充实我们摄影艺术的语言。我很欣赏那些在艺术上具有反叛精神的摄影师,因为他们的探索行为充实了摄影的内容,增加了摄影的活力,丰富了摄影的语言。然而,我发现,为争取让更多的人同意我的观点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摄影艺术难以找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难以走上市场的部分原因吧。
第四点,社会价值。一幅好的风光作品,首先是能把观者带到拍摄现场,并随着摄影师的情绪时而波动、时而沉思。作品中隐含的信息会引你遐想,让你回味。能把观众的心留在那个画面里也许是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一幅有力度的风光作品能够使人欢乐一辈子,也可能使人反省一阵子。秀美的风光作品的确令人向往,并能唤起人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壮美的风光作品能够震撼心灵、焕发青春,而优美的风光作品又会使人思绪万千、才华横溢,爱情的种子也许会播撒在你的作品里。
第五点,类同性。风光摄影师不可能回避前人曾拍摄过的风景地区。拍摄这样的风光点,问题在于能否再拍出与前人不同的东西来。这首先取决于摄影师对待摄影的态度,其次则要看是否具有独特的摄影思考。当然,不可否认机遇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旅行式的摄影师来说更是如此。我以为,模仿只能作为习作,而与众不同才是你真正的创作。这类作品不但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也会让人对摄影师产生几分敬佩。
记:前不久您的摄影作品展“长城史诗”举办后,关于长城这个话题您已经谈过很多。但在数十年的创作中,您为长城这个主题倾注了巨大心血,想必您一定还有许多感触?
陈:这些年来,许多人都在拍长城,但每个人的角度和出发点都不一样,有人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还有人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我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去拍摄长城。现在,因为大气污染日渐严重,能见度高的好天气越来越少,明显地影响到拍摄质量。即便如此,我还是力图寻找表现长城最原始、最直接的元素,捕捉那些最能表现长城与自然的关系的瞬间。我特别强调表现长城最美的,人们难以见到、甚至不可能重复见到的那些方面,尽可能把握光线、时机、季节,实现更美好的理想表现,因为长城毕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有人说我拍长城是“理想化”、“完美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这并不是贬低。
摄影被认为是人的“第三只眼”。我觉得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部分,它只是说看到了什么东西,而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摄影我要告诉观众所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更强调摄影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它能准确地表达自然,表达被拍摄对象和物体。这里不仅有发现,重要的还要有表现;有量的表现,更有质的再现。作为风光摄影,面对大自然,是不需要再加工的,应当尽可能地去发现美,表现美。
记: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来,您在从事风光摄影时多次强调要多一些技术上的考虑,能就这个问题谈谈您的看法吗?
陈:拍摄风光作品,从技术上要考虑的首先是根据表现手法的需要而确定胶片的品牌与型号;还要考虑在拍摄中如何充分利用胶卷的特性去表现景物,作品最终的表现效果应该是与环境色相吻合的。在色彩表现观念上,国外摄影师多考虑环境色因素,讲求表现其自然、本来的效果,而有些中国摄影师则喜欢用那种过于艳丽夸张的色彩。我觉得风光摄影不应过多地强调自我。我使用过富士维尔维亚胶片、柯达E 系列胶片,最新推出的柯达爱泰康专业反转片100 VS胶片对拍摄风光作品很理想。这些年来我不仅拍彩色片,对黑白风光摄影我是情有独钟,一直在坚持拍,常用的黑白胶片是柯达T-Max。 只是现在我还没有展示这些黑白作品的打算,因为一是没有时间来很好地整理;二是在黑白片后期的制作上还有一些实际困难;三是我还在考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在以后适当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拿出来与大家见面,但目前我觉得重要的是摄影师应该有计划、有侧重地去做事,成熟的摄影师应该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做。
在风光摄影中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滤色镜、如何理解滤色镜在你的创作中所应起到的作用。我认为,滤色镜的使用是一种科学技术的表现,而非艺术创作的行为。如果生硬地运用,势必会歪曲自然界的面貌,破坏自然本质美的东西,所以必须慎用,这就如同画家用色一般。我觉得,摄影师的“创作”行为和许多拍摄意图可以在后期制作时去加以完善。我拍反转片时很少加用滤色镜,有时只用用偏振镜。不过,我发现使用偏振镜时也有问题,在一定的角度上效果很好,一旦超出这个角度,就会造成光线不均匀。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在相机的使用上,135、120、8×10、360°环摄相机我都用。现在我常用的是尼康F3相机、哈苏中画幅相机、星座8×10 相机和瑞士环摄相机。10年前拍摄长城,我常用135和120相机;现在多用8×10座机。 因为我觉得要拍出长城恢宏的气势,使用135相机显然已感觉不够, 想要表达的语言会损失很多;120 相机似乎也难以传达出我对长城的理解;而8×10座机能够包容大量的信息, 画面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以及理想的清晰度。在我看来长城本身的美就足够我们摄影师去表现了,再去做些人为的“创作”都会显得有些多余。
至于镜头,我认为它们每一个都有最佳光圈选择,也就使得画面的表现也富有最佳语言效果。对每一张底片具体而言,照片到底放多大,都有它的讲究。不能脱离摄影师对自然、环境的了解与理解,也不能忽略底片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应该充分利用镜头的有效画面,而不能寄托于后期对画面的剪裁。比如,我用哈苏相机拍的片子,都是放大成1 平方米左右的照片,因为我觉得这个尺寸的作品可以体现出相机镜头及其所拍摄作品的最佳素质。
记:近期您的摄影作品展“长城史诗”举办得非常成功,这是否可以看作是您在风光摄影方面取得的成绩的一次展示,您是怎么看待事业上的成绩的?
陈:我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根本在于我还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我拍的作品还有强烈的时代感。有些摄影者在拍摄时是凭着激情而忽视技术的东西,其实,摄影就是在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修养再高,也离不开高新科技。昨天,科技发明给艺术带来活力;今天,高新技术给艺术带来冲击;明天,新的思维又将给艺术带来什么?科技已经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科学技术主宰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代艺术家对此应该有所了解和思考。艺术作品也应该以此作为“时代感”的一个重要标志。你的作品,不管是艺术品也好,非艺术品也好,都应该具有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机地去借鉴、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使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做事情往往有个程序,搞一个展览同时能出一本画册,尽可能去回避那种“拍片子——得奖”的模式。当然,我并不反对这种模式,只是我不是这样做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摄影师,应该在什么题材都拍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看什么有利可图就追风。我觉得拍摄专题、拍组照、拍系列才有份量。人民和社会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有义务、也应当给社会和人民、给这个时代一个很好的回报。
我1989年辞去行政职务,一是让自己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二是想体会一下,作为职业摄影师如何维持、发展自己。对此,我做了些尝试和思考。我的原则是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我想,摄影师在社会上地位提高了,对我们今后摄影事业的发展会有好处。
我拍摄的第一个大题材是“鸟瞰大地”,主要是航空拍摄。与其他的航拍作品不同的是,我的作品是带有相当的抽象性的,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东方的思维模式去做的,这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简单的再现。“鸟瞰大地”这一题材主要拍摄四部分内容:生命的起源,原始的信息时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文明、艺术和美,而人们在创造美的同时又破坏了生态,破坏了资源。这与后来的长城创作又是相互关联的,始终贯穿的一点就是对人类环保意识的呼唤。正如我在不久前举办的“长城史诗”展览前言上所说的:“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我们的文化,都是我们的遗产,都是我们家园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我对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思考。我始终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我的思考,包括对环境的体验。我以为,这是时代的需要,是艺术良心的呼唤。我觉得,在今天社会里作为一个艺术家,过份强调自我显得有些自私,艺术家更应该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