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 祝凤霞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 祝凤霞

祝凤霞

济南市长清区建设工程监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250300

摘要: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加深,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也能发挥框架剪力墙在施工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上,确保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务必要能够有效应用相应工艺技术,切实提高其施工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分析

1.1承载能力

在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组成结构简单,主要是由剪力墙以及框架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承受水平力的能力强。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外侧的趋势,且结构上部分产生的位移较大,框架剪力墙的形变主要受到剪切方向的影响,原因是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内收,因此,在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承担了外部荷载的水平力以及剪力墙拉回的附加水平力。

1.2抗震性能

抗震性是现今房屋建筑在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建筑抗震系数需要针对地区环境来确定相应的标准。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的特点来看,其在实际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因此在实际中需要合理的对框架和剪力墙刚度比例进行确定,使得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在合理的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时,需要在对框架剪力墙系统进行设计时,对具体的施工地质情况加以分析。

1.3刚度特性

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占总弯度比例的25%,这个情况说明,框架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框架剪力墙相等时,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若承担的弯度中,基底剪力墙占总弯度的比例是70%,框架结构是30%,在设计中需要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

2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

2.1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中需要固定箍筋框,才能确定定位的框架,从而平衡钢筋。固定钢筋时,精确钢筋的实际模型才能明确框架的位置,精确定位框架以及调整钢筋位置需要平衡钢筋状态。施工过程中,固定了钢筋位置后避免发生位移,整个施工过程保持剪力墙位置牢固稳定。钢筋工程中,钢筋是必要的建筑材料,但由于钢筋的长度是有限的,因此钢筋在接续中要注意处理钢筋梁柱节点,保证钢筋的连续性,同时要确定正确节点位置,节点位置虽然是小环节,但细节不注意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安全。钢筋施工提高技术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手段提高施工操作效率,提高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举例而言,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模拟放样上,能够制作特定比例放大的放样模板,模板清晰且科学有据,为施工提供了模板指导,提供了施工思路,在样板的基础上,对钢筋节点的设置和钢筋的位置确定,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施工过程要有程序有流程,工作开展要自下而上地满足报批手续。其次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强化对细节的管理和监督,尤其是钢筋位置和节点设置,施工操作要满足技术标准,提高操作的可行性。最后还要依据样板模型进行放样施工,有着样本才能快速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样本带来的影响,提高施工的准确程度。

2.2模板工程施工

框架剪力墙中的模板工程施工尤其重要。模板工程施工中要选择较好的模板作为施工设计样本。第一,剪力墙的模板内外侧的规格进行严格设计。加强对内外侧模板的配比和大小,控制模板的切入面积和质量。具体来说,外侧模板要大于内侧模板,才能更好地固定内模板,完成更好配板施工。第二,完成配板后,开始固定内侧模板。模板的固定依靠浇筑,先对模板的小截钢筋头进行浇筑,以确定模板内侧位置,避免发生内侧模板位置移动。第三,注入砂浆至楼板与模墙之间的缝隙中,封堵填充施工楼板与模墙之间的漏洞,解决漏浆的现象。填充缝隙不仅是解决漏浆的办法,还是提高模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有效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吊装模墙,也是整个模板工程的核心重点环节。楼板是整个建筑的承载载体,楼板工程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楼板的稳定性,也关系到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模墙的吊装要控制模墙的安装位置,幕墙工程不与钢筋工程相触,以提高吊装的效率。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和抗震性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而关系到结构刚度的重要施工环节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传统的施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框架剪力墙的刚度、抗震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的细节把握很重要。首先,混凝土工程中的调配是首要步骤。混凝土的配比需要科学控制,配比的科学性才能调配最适合施工的建筑混凝土原材料。若调配的材料含水量较高,则混凝土凝度不够,建筑可能出现塌落的情况,若调配的材料含水量较低,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其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有序性关系浇筑的质量。其中,退浇筑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浇筑方法。首先要浇筑柱头,柱头是等级和强度都较高的混凝土,浇筑后再进行等级较低的梁板浇筑,能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自上而下的稳定性。其次,浇筑时遇到较大截面积的梁板,则要进行分层分批浇筑,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确保浇筑效率,同时避免重复浇筑。最后,做好浇筑后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晾后,保持定期的洒水养护,增加混凝土的含水量减少裂缝发生。

2.4内隔墙工程施工

结合实践来看,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内隔墙施工上主要有三方面环节:首先,在内隔墙工程未动工之前必须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材料选取。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具有成本优势且抗震性能佳的空砌块。其次,由于内隔墙工程施工质量和美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价值,所以必须要充分重视内隔墙设计是否可行与合理。再者,在实施作业环节务必要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前期作业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可实施内隔墙作业。

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上层和中层加固。在施工前的设计计算中,应充分考虑分层问题,否则上层结构将具有较大的内力值,导致钢筋应力增加。如果综合考虑分层的压力,则中间位置位于轴上。由于变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施工结束后,混凝土也由于时间问题而缓慢变形,这也使得中间位置的加固变小。

(2)考虑风对建筑物的影响。高层建筑通常必须承受强风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建筑物不仅受到静力的影响,还受到其动力的影响。因此,施工期间建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应尽可能大,满足建筑物的要求,避免建筑物受到在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结构布置尽可能简单。在布置剪力墙荷载时,荷载应在任何点均匀分布,结构的刚度应接近质心,应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对于较长的房屋,纵向剪力墙不能切割,剪力墙要位于两侧,并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用于由楼梯和电梯组成的抗应力芯区域的墙支撑。

(4)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为了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结构的延展性和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提高负载能力,使其不会产生变形。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延展性方面更有利,因此其抗震性能和延展性也更好。

(5)检查浆料的泄漏。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在现浇混凝土中使用竹橡胶板时,会出现模板渗漏和拼接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完成成品模板的连接,同时密封接缝以防止泥浆泄漏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是常用的施工技术,为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研究,提高其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侯晓新.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333.

[2]蔡建荣.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4,11:141.

论文作者: 祝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 祝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