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论文_宋晓燕

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论文_宋晓燕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孔子学院自开办以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孔子学院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但是,在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亟需改善,质量的下降,教材的脱离实际以及硬件设施的落后。本文提出三点解决方式促进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

关键词:非洲;孔子学院;教育

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孔子学院这一传播媒介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国建立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30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46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368场,受众270多万人。2016年,共向“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派遣中方院长、教师和志愿者2095人。11.8万人参加汉语水平考试,招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3230 人,“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研究生164 人;向“一带一路”沿线 51 国赠售汉语教材12.3万册。由此可见孔子学院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当今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非洲孔子学院的研究具有长远的意义。

一、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截止2017年底,孔子学院在非洲的54个国家建立。以肯尼亚的孔子学院为例, 天津师范大学是其国内的委托合作承办方,与内罗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于2005年12月19日共同建立了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的孔子学院。在学校成立之后的两个月,规模迅速扩大。上课人数由开课时的25人迅速增加到70人,一年后达到150人,三年后发展到262名学生。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在非洲的第一批孔子学院中位列榜首。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成为肯尼亚最好的语言实验室和中文图书馆,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汉语教学。非洲其他地区的孔子学院同样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自孔子学院开办以来,为了增强师资,国家每年会从大批的本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中选拔与培训一批新的志愿者赴世界各国孔子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活动。有效的缓解了本地师资紧张的问题。对于非洲地区而言,其殖民历史导致各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或者法语,汉语教师甚少。该举措,使得非洲孔子学院的师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的缺乏

孔子学院于2005年在非洲成立。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非洲的一些当地教师也参与了教学工作。尽管如此,现有的教师队伍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持续增长的需求。与汉语教师相比,孔子学院现有的本地教师汉语听说能力差,缺乏系统的中国理论知识和必备的教学技能。在当地就业的华人也面临着缺乏专业培训和教学经验的瓶颈,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由于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等原因,我国公派教师也影响了汉语教学质量,此外公派教师和志愿者的教学时间大多为1 - 2年,缺乏长期规划加上教师的不断流动,极不利于汉语教学的发展。在派遣的中国教师中,具有英语或其他语言背景,但大多数不能用英语工作,特别是送到小语种国家的教师缺乏语言技能。在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如果没有当地国家的语言能力,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脱离实际

在编写和使用教科书方面,已完成的教科书有《900个汉语句子》,并签署了14个语言翻译协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汉办改编了《中国地理常识》、《中国文化常识》和《中国历史常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孔子学院适用教材》由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系列以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纵使有各种力量的共同投入,孔子学院仍然缺乏教材,特别是高质量,多语言的教材,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汉语学习需求。同时在教科书的内容上,存在落后于时代,脱离实际以及忽视跨文化交际的心理等问题。就上面提到的相关教材,更多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并没有将现阶段的中国展现给非洲当地的额汉语学习者,从而让他们形成了对于中国错误的看法,认为每个中国人说话的时候都是“之乎者也”。同时,现阶段教材所学脱离非洲汉语学习者的实际生活,很难在生活中应用。

(三)硬件设施简陋

除了南非和埃及等少数非洲国家的少数学校外,大多数非洲国家缺少教学设施,而现存的教学设备也十分落后。许多非洲国家的教育投资不足,教学设施和设备几乎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汉语课程很难分享这些教学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向喀麦隆和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提供了语音实验室。但是,由于长期使用以及难以在非洲采购维修部件与之相匹配,因此部分设备不再正常运行。根据非洲国家的现状,汉办还为非洲国家的孔子学院建立了一些语音和多媒体教室。 但随着汉语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设备的不足日益明显。

三、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从源头进行治理:选拔与培训

在当地培训所在国家的中国教师是一个解决方案,但缺乏合格的培训人员,培训标准和机制的不足也是一个现实的矛盾。汉办还提供志愿者,来减轻汉语教师的短缺。但一方面,中国志愿者缺乏专业培训,不能把中文教学视为终身职业。 另一方面,国家汉办给予志愿者的报酬很低,因此建立优秀的志愿者队伍面临着实际困难。孔子学院需要扩大教师和地方教师的培训;同时需要在适合国情和文化习惯的教学方法上取得突破。

(二)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非洲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家庭之上的社区已成为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单位。工作之外的公民大部分生活和活动都是在社区内进行的,社区是基本组织。因此,孔子学院可以通过与社区组织和成员的互动,可以有效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标。在互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做到“入乡随俗”,在交流和互动中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三)启动资金合理使用

鉴于非洲国家的特殊情况,中国需要加强对非洲国家汉语推广理论对策的研究和规划。孔子学院的创办应该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孔子学院的创办都用同一种标准。同时,还需要研究中国各参与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非洲援助资金和资源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琪,提文静.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2]徐丽华,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刘岩.喀麦隆汉语推广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徐丽华,非洲孔子学院: 检视、问题与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唐淑宏,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周璐铭,孔子学院十年发展统计、成果分析与战略建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聂映玉,孔子学院概述.

[8]钟英华,非洲孔子学院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

作者简介:宋晓燕(1994—),女,河南焦作人,浙江师范大学2017届(非洲研究院)非洲学专业。

论文作者:宋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新时期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论文_宋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