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模式创新论文_奚钢

脱贫攻坚的模式创新论文_奚钢

大理州烟草公司云龙县分公司 672700

摘要:中和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白石镇,是大理州五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贫困人口众多,贫困人口地理分布广泛。中和村何时才能够及时摆脱贫困的困境,事关中和村实现中国梦的计划。虽然目前中和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政策设计的规范性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大、脱贫创新模式并未真正形成等问题。为此,需要中和村全村上下都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为指导,确保脱贫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

关键词:脱贫攻坚;模式;创新

引言

由于哲学治理客观现实的差异,不同的政治和国家脱贫的政党形成不同态度,我们得到了不同的回应。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把解决贫困问题视为人民政府必须履行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必须有很大的智慧和勇气,努力探索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尽一切可能创新和提高脱贫攻坚的效率。

一、中和村脱贫攻坚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机遇

(一)中和村贫困的特点与贫困现状

中和村的贫困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中和村户籍人口808户,2213人,农业户籍人口508户,1739人,截止目前中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617人,未脱贫8户27人,贫困发生率从12.56%降至0.33%;二是贫困程度较深。中和村除了外部的经济因素,贫困也体现在地区偏远、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环境较差、自生动力不足等方面;三是收入来源单一。群众收入主要以烤烟、畜牧、核桃外出务工为主。由此来看,中和村脱贫攻坚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政治任务。

(二)中和村挂钩单位的帮扶情况

自2016年开始中和村挂钩单位调整为大理州烟草公司云龙县分公司,自挂钩以来,公司积极争取行业资金,在挂钩单位的帮助下,过去的几年,中和村脱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1、在基本烟田范围内,在白石镇中和村规划建设项目区一个,以项目区为单位,补贴建设项目13件,包括:水池11个、管网1件、倒虹吸1件。行业投入补贴资金预算372.12万元,其中总公司投入补贴223.27万元,州公司配套补贴148.85万元,投入总资金372.12万元。2、2016年至2019年公司共捐赠38.84万元的资金用于中和村危房改造、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3、争取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20万的资金用于大兆、鸡刺登组两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争取大理州烟草公司10万元抗旱资金给中和村十个村民小组购买抗旱胶管。4、在全体公司员工中倡仪对中和村脱贫攻坚进行捐款共计捐赠37100元。5、派驻2名驻村工作队员到中和村开展扶贫工作,同时公司44名员工对挂钩的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多次入户走访。

(三)新时代中和村脱贫工作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并结合中国实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精准扶持”及其机构设置、重大的政策设计,为中和村减轻贫困带来了新的机遇。自此,中和村的脱贫开发工作进入到了精准脱贫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脱贫的目标、任务、组织力量等方面达成全面系统的战略计划,为中和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二、中和村脱贫攻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和村精准脱贫攻坚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政策设计不够完善

1.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足

由于繁重的脱贫任务,时间紧迫,如何在短期内实现脱贫目标,各级政府都不确切知道,导致脱贫政策的出台不可避免地有一个短期现象,部分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不强,短期内部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同一类人不能充分享受同样的政策,这是群众难以接受的。如:产业帮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扶贫帮扶政策,但在实施产业帮扶过程中,由于时期不同帮扶政策也就不同,补助标准有所偏差,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标准不匹配,政策频繁变动,导致中和村脱贫工作很被动。

2.一些帮扶制度没有落实

“村干部的主要部门挂点”制度是减少贫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实施中,效果好坏参半。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实施效果相对好一些,但是干部帮户家庭的效果尚不明确,农业生产尤其受到了联系,干部和农村交流较少,贫困家庭无法真正分析贫困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目前中和村的帮扶形式,一般都是接济式的,如给贫困家庭送粮食、油和其他救济资金,虽然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财政资源,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在这过程中,一些干部到贫困家庭中做做样子,把它当做一个任务,且缺乏耐心和责任感,同时,各个监督部门对这些工作的监管也应加强。

3.痕迹管理太过繁琐

中和村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频繁的入户走访调查,并填写很多表格,收集的数据反复录在各级信息系统部门,和实际有助于“真正的脱贫”工作的要求不是很相称。有群众反映“经常来调查,记不清多少次了,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填写表格、记录数据,而真正的对群众有用的工作,如发展扶持产业等都看不到,这显然主次不分。痕迹管理应该适当简洁,以促进、集中和提高效率为主。

4.参与性不足

随着建档立卡户的政策越来越好,导致少数人认为自己应该“等靠要”,形成了“养懒人”负面影响。这种现象不仅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感到无助,而且使贫困人口越来越依赖于政府。原来中和村出了什么问题,群众基本都是自己动手,但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活跃,甚至连农作物和畜牧业还取决于政府补贴多少才决定,失去自力更生、努力工作的好思想好传统。脱贫并不容易,支持更加困难。

5.督促考核轮次过于频繁

监督和评估是促进工作的重要措施,但有不同程度的脱贫检查、评估协调不够,初级部门应对各种检查都要花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如监督和评估的次数很多,特别是省级、市级的检查,不仅增加了脱贫的负担,还要筹备接待,努力面对监督、模拟评估,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物力和财力。

(二)政策实施不够规范

1.政策实施标准不够统一

贫困绩效标准的发生率不统一。标准的提高反映了当地干部的压力,但当地条件不能压力太大,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同时,还给其他贫困地区增加了有形或无形压力,使其横向方向。中和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5万元,个不同部分出现标准不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做法不平衡,整个村庄的贫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步调一致。

2.贫困户识别不够规范

一是动态管理过程缺乏强硬的资料支持,调查拍摄的照片、会议记录、参与者签名清单等,未分类也没有记录;其次,一些公告缺失数据的痕迹,既没有存档纸质文件,也没有能源图像或相关的电子文档,存在丢失文件不稳定的现象。由于边界识别较不规范,导致贫困人群瞄准存在一定偏差。

3.脱贫政策执行不够严格

在中和村,存在政策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如贫困农户的申请书手写签名不统一,显然不是一个人的签字;明白卡是不完整的(一些贫困家庭不清楚明白卡是什么),有的农民自己签署明白卡却不承认,手册填写是不完整等。在中和村里有一些村民,说明白卡上的字不是自己的,表明脱贫的过程中,计算人均贫困家庭的净收入等都没有通过农民的认可。

4.制度设计方面存在时滞

作为一个指导贫困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中和村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出台缓慢,不利于村里脱贫工作展开,大量工作的目的不明确,任务不清楚,影响脱贫工作的展开。与动态管理工作有关的政策尚未及时澄清。如农转城的问题、低保收入问题等。

三、中和村脱贫攻坚需要政策调适与模式创新

(一)“五位一体”新模式的主要内涵

建设“五位一体”治理模式,有利于精准脱贫。该模型强调多方参与,改善项目引进或提升产业能力,促进资源优化,尊重个体农民,促进内生增长动力,最终由政府、市场调节农民,社区领导应该与脱贫气氛联系起来,内外的权力合作脱贫机制。加强产业支持,结合资源优势,努力尽快巩固农民经济基础,积极培养农民。从长远来看,确保贫困的贫困家庭可以短期能脱贫,长期的繁荣,可以实现真正的脱贫。

(二)新模式的五大支持系统

1.脱贫政策效应的叠加机制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党和国家给予村民的脱贫政策,努力提高附加政策效果。中和村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各级政府需要建立一个项目库,准备随时申报项目,资助申请,积极地给予国家最大的支持。在政治创新运用的同时,所有政策和法律都应大胆的尝试,创新贫困待遇政策,符合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的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影响。要积极争取建设区农村易地搬迁住房建筑面积,适度扩大现状和特殊情况。

2.严格脱贫摘帽的标准和程序

要严格执行国家和中和村要求的相关政策,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未经授权增长或降低标准的范围。在贫困户的观察和实施贫困形势分析、现场核查、信息审查、公众评论、公告程序和方法的前提下,逐步验证严格,村庄满足上述环节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该计划应该是完整的。在贫困家庭退出的准备过程中,要在符合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开展,不要盲目随意提高标准,不要让贫困家庭漏退。

3.重视脱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脱贫需要智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提高人口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其造血功能,重视自上而下的理解,严格奖励和倡导惩罚。同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群众的积极参与,使贫困户理解了脱贫政策,主动地执行。它不仅要关注贫困中生活贫困的物质,还要关注穷人思考贫困客体的精神。通过赋予农村党组织权力,使农村社区发挥作用,动员群众。在脱贫的同时,还教他们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努力使他们有效学习一两项技能。

4.以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为核心完善脱贫具体制度

我们在强调精准政策援助的同时,需要消除整个地区造成的贫困手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此基础上,应该把重点放在支持可持续收入和贫困密切相关的企业,由政府领导提供政策和项目,企业、合作社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公司保险一起提供生产支持农民,适应当地条件发展脱贫减缓产业和参与增加贫困家庭收入的关系。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的过程中,建议加强能源部门和资源的整合。中和村土地贫瘠,难以发挥的激烈优势,应加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支持。

5.竞争性扶贫的动力机制

借市场力量突破资金瓶颈。引导金融机构创造适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金融生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组织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活动,为中和村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创造经验。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政策性贷款发放,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户增收项目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实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

四、结论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改革,在现阶段当中,很多地区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在这些地区引领脱贫攻坚的过程和方法是不同的,需要灵活的思想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因地施策、积极创新,下足“绣花功夫”打好这场硬仗,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汤倩.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提高脱贫攻坚成效[J].金融经济,2019(08):23-24.

[2]郭晓鸣.以模式创新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N].云南经济日报,2019-04-15(A03).

[3]张怀英,杨安华,杨瑾.跨界治理: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挑战和新应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08-116.

[4]郭晓鸣,高杰.以模式创新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3):22-23.

[5]金桃,潘伯娟,廖小锋,张迅,谢刚.以“村民自建”土地整治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以贵州省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19(03):28-31.

[6]袁绍阳,谌晗,方林.创新思路管干部脱贫攻坚干劲足——安龙县“三个一”模式助力高质量脱贫[J].当代贵州,2019(08):83-85.

[7]张少帅,高秀云,汪志军.创新扶贫培训新模式发挥科技致富新动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助力海南琼中脱贫攻坚[J].农民科技培训,2018(12):43-44.

作者简介:

奚钢,男,1994年3月23日,云南大理鹤庆,大学本科学历,初级专卖师。

论文作者:奚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脱贫攻坚的模式创新论文_奚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