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末论文,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中文“新”字,原义为取木,常常用来和“旧”字作对。新与旧是永远相对正确,只是“新”绝不一定代表真理,“旧”也并非全是垃圾。不过人们多爱弃旧迎新。新而且能成为“新学”,其意义就复杂多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恐怕都知道,从汉朝就开始有“新学”概念,当时任何一位书生,只要对十几年前的学问提出点不同见解,就可称为“新学”了。[①a]经过历史的沉淀,“新学”的含义逐渐在中国书生中间有了共识:其一,新学与旧学相对映,往往只有时间先后的小差别,不一定有本质的区别,不一定有正误的区别,一代又一代的儒者拘泥于对“圣人”之言作解释上,与其说是新旧冲突,毋宁说是背后的名利冲突。其二,新学往往由年青人提出来,带有年青人的疑古和幼稚的特征,所以早在六朝《文心雕龙》中,就写了总结性评论:“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此话很厉害:“锐”确是新学的普遍特点,因为它刺向了旧学:“逐奇”本应是好事。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宇宙间、人间的未知数太多,不去追求奇妙的未知数,何以有进步?一般地说,进步史就是人类不断去逐奇才形成的。最关键在苛刻的“失正”一词,这是中国传统思维特有的一种概念,是对“新学”一种严厉的批判。因为“正”是中国传统的“正统”。谁是“正统”?谁解释“正统”?这是上天给中国人规定好了的。皇帝还可以轮流做,“正统”可是绝对不能丢的。自汉朝以来,中国深信“正统”只能是儒学大师们主观设计的一套,他们深恐年青人搞新学会冲垮他们的空中楼阁,所以从思想上作“正”、“邪”之分,形成一种极其高明的、超过西方中世纪宗教暴力的无形枷锁。这也就规定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不搞新学不可能,而搞新学是有框框限定,顶多只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国学范围内奇一点而已。
那么,清朝末年的新学是什么概念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滨下武志教授。1994年笔者应他的邀请去东大作客,见面就问这个问题。近日查阅资料,深感此问题问得高明,首先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清朝最后十几年的时空区内,由于人类文明进步,由于中华民族的需要,新学的内含终于突破千年传统“新学”的单一局面,新学进入世界学术的轨道,新学更不用担心受到“失正”的斥责了。换句话说,自封为正统的儒家末流,虽也企图将近代“新学”纳入儒家范围,以保证“正统”永远正确。但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弄清以上问题。其次,清末的中国文化财产,长年乏人整理,那么,历史上曾经照耀过中华民族前进之路的这一刹那间的新学,到底是什么?它的涵盖面有多么宽?深度如何?它的文化效果有什么?它后来怎样被更新之学所淘汰?都是很需要深入探索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三,滨下教授是日本学者中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佼佼者,以涉猎广又敏锐著称,他显然是碰过这个问题,想听听中国现代人的意见。我也同样认为,此问题牵连现代人的一些观念,从知识体系、文化进步,到中日两民族百年文化果实,都有可探索之处。所以本文不过是作初步探索而已,还祈海内外方家指教。其四,本文写法是用四部各具特色的书籍,来分析清末新学的范围和基本特色。至于与新学对映的清末旧学是什么?早已有梁启超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再重述了。[②a]
二、《经世文编》系列体系
《经世文编》是一种反映儒家经世思想的文编系列,汇集前人奏折、讲义、考卷、序跋、议论等文章,按政治主题分类,议论朝野现实问题。关于清朝二十余部《经世文编》的研究,近年已多见,不再详述。[③a]日本学者百濑弘早在40年代介绍过这个系列本身的体系变化,黄克武博士曾转述如下:“他认为陆耀的《切问斋文钞》是以朱子学思想为基础,故注意各种典礼,强调政治与道德的结合;至魏源所纂《皇朝经世文编》加强了实际倾向,故删除了天文、乐律部分,而增加水利、河防方面的文章。鸦片战后中国局势发生变化,光绪年间葛士浚、盛康的续编为适应新情况,增加《洋务》部分,介绍新知;至陈忠崎的三编,更明言《皇朝经世文编》中儒行、宗法、礼论、婚礼、丧礼、服制、祭礼等项对富强之术毫无裨益,故多予删除,而另增测算、格致、化学、矿务等。……”笔者认同这种评说,并进而认为,相对于清末而言,《皇朝经世文编》的体系可作为鸦片战争前中国学术的一种体系。其分卷标题如下:
学术:原学、儒学、法语、广论、文学、师友
治体:原治、政本、汉法、用人、臣职
吏政:吏论、铨选、官制、考察、大吏、守令、吏胥、幕友
户政:理财、养民、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漕运、盐课、榷酤、钱币
礼政:礼论、大典、学校、宗法、家政、婚礼、丧礼、服制、祭礼、正俗
兵政:兵制、屯饷、马政、保甲、兵法、地利、塞防、山防、海防、蛮防、苗防
刑政:刑论、律例、治狱
工政:土木、河防、运河、水利通论、直隶水利、直隶河工、江苏水利、各省水利、海塘
仅看以上各卷名称,就可以估计到,书中是找不到西方知识体系的。即使从发展民族生产力的角度观察,此书内容也是流于空泛。尽管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已颇为看好此书,纷纷钻进书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新捷径。只是无情的史实则表明此书所指示的道路不通。笔者以此书作一基线,与80年后的“新学”作对比。
《经世文编》系列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才有自我求快变之愿,快速出版十几部续篇。本文选其中一部《皇朝经世文四编》作代表,[①b]该书在1902年出版,各卷标题如下:
学术:原学、法语、儒行、师友、书籍、译著、通论、格致、异同、算学、测绘、天算、地学、声学、光学、电学、化学、重学、汽学、身学、医学
治体:政本、原治、富强、变法、培才、用人、臣职、教养、广论
吏政:吏政、吏治、官制、考察、大吏、言官、铨选、保举、守令、吏胥
户政:户政、国债、理财、疆域、税则、厘捐、赋役、漕运、屯垦、商务、钱币、钞法、银行、盐课、仓储、农功、蚕丝、学堂、赛会、鸦片、公司、荒政、养民、丝茶
礼政:礼政、大典、学校、考试、游历、聘使、公法、约章、议院、交涉、正俗、家教、婚礼、丧礼、教务、会章、善举、报馆
兵政:兵政、兵制、兵法、海军、将士、粮饷、火器、边防、海防、团练、保甲、战和、战具、地利、剿匪、邮政
刑政:刑政、律例、治狱
工政:工政、制造、纺织、机器、铁路、矿务、船政、埠政、海塘、水利、河防
外部:治道、学术、史传、税则、钱币、盟约、游历、交涉、军政、战和、刑律、制造、铁路、矿务、地志、通论
该书的体系特点有如下几条:(1)与《皇朝经世文编》体系比较,大框框相同,小条目则大量删去过时议论,而增加新议论,出现许多认同的新名词。(2)内容中已录用许多西学知识,但散乱胡涂,多是当时名流大儒所言,恰好是当时观念的中体西用的样板。(3)书中所借用的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是残破不堪的,落后于当时中国流行的西学知识,更远远落后于当时西方的知识。(4)该书体系在今天看是混乱的,而且在详细的分类标题下,往往只有一篇或几篇小文章,这样过少的选择是说不清分类标题的大目标的。(5)该书的功能就在于占有“正统”地位,它能代表“正统”所能够了解和接受的“新学”体系的内容。当然,该书不宜代表1902年的中国新学,顶多有一部分“新学”思想在书中反映而已。
三、《广学类编》的体系
与《经世文编》系列思想明显相对立的新学体系,可以用广学会出版的《广学类编》作代表。该书为英国唐兰孟编辑,任廷旭译,在1901年出版。[②b]12卷的分类如下:
史事类、地理类、文学类、格致类、算学类、商务类、医药类、权度类、婚礼类、家务类、营造类、游猎类
从该书的内容看,颇似现在的知识手册,包含大量实用的世界性知识。诸如“万国度支考”、“地球大河道里表”、“世人贫穷之故”等等。其特点十分鲜明:(1)以实在的新知识取胜,代表当时西学的一种体系。(2)没有作理论上说明,全是具体数字、地点、人物、名称、关系等的明确说明。这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颇为缺乏的新知识和新的说明方法及新的学习体系。(3)内容既然以世界为重,所以较少照顾当时中国人的认知能力,外来语直译一套,也许其原意是希望中国人同西方人一样去认识世界新知识,但这在中国人眼中不免有“全盘西化”的怀疑。因为中国的既得利益者们,如果不将中国自封在世界中心,不以中为体,是会危及他的统治权的,何况当时中国人中能够认识世界的人屈指可数。
四、《万国政治艺学全书》的体系
清末中国人也追随世界潮流,产生一些同西方类型的百科全书,从形式到内容都相当新。因为百科全书要求对条目一词一解,要求条目有汇编性、客观性、准确性,突出任务是将最新知识介绍给读者。清末十余部百科全书虽然本身有各种缺点,但已基本符合国际知识标准,已经远远优越过中国类书体系和经世文编体系。本文以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儒”——朱大文和凌赓飏——所编的《万国政治艺学全书》为代表,该书共380卷,上半部在1894年出版,下半部在1902年出版,共有条目21436条,还附文编80卷。可谓清末百科全书中较为成功的一部,其体系所涵盖的新学知识是相当清楚的。其各卷大标题如下:
疆域考、盛衰考、交涉考、度支考、税收考、币政考、官制考、民俗考、礼政考、刑政考、学校考、农政考、工政考、商政考、矿政考、兵政考、船政考、铁路考、电报考、邮政考、算学考、化学考、电学考、气学考、光学考、声学考、重学考、格物学考、天学考、地学考、身理学考、动物学考、植物学考、矿物学考、图学考附史学、医学考、兵学考、农学考、工学考、商学考
该书的特点十分突出:(1)它在客观上勾画了清末新学的体系,要比前两种体系准确又实用。因为这是百科全书职责所在,它要对两万多个条目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还得是当时最新最科学的答案。该书努力以此思想去编辑条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少有的,在当时更是西方新学思想影响所至。编者在序言中写道:“博采东西新译诸书,不下数十百种,提要钩元、旁搜曲证,掇其菁英、去其糠秕,融会贯通,以成一书。”[①c](2)该书明确宣布其41门学科排列先后的理由:“欲知政治、先分疆域、……宜察盛衰、……交涉重焉、……度支先焉、……以权轻重、……附之以报馆、……富强富国、在农工商、……。”这种排列,并非照抄西方体系,但也明显不是中国皇家体系,不是《经世文编》体系。以编者的理由来看世界新知识,在当时是既新又适当的。(3)编者将41门学科:“为总目、总目所隶曰分目、分目所隶曰条目、……门分类别、璨若列目、务使阅者更于寻究”,“每条提其要义,标为条目,阅者更觉醒目、兼且适用。”这种对条目分类及要求,在当时也是新的,况且加上条目中有小字注释,每一学科首卷还有专业书目和简介,以及初步的参照系。使得该书的百科全书工具性质十分鲜明,给读者使用方便,纵有不足,已不再是古代类书的旧式编排方式。(4)该书编集大小条目两万多条,是笔者所见清末百科中最大的一部。在1902年出版的该书中,引用1901年世界各国国债,可见其新;条目的译抄多来自西书,包括对中国内容的介绍,因而作为新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大大超过《经世文编》中的知识准确性,其中对每一门新学科的具体标准答案,可以说相当多且恰当。
五、《新学大丛书》的体系
如果选清末新学体系的第一位代表,笔者愿意推荐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编的《新学大丛书》。该书是将《新民丛报》中的447篇文章,重新编订而成。[②c]编者在例言中写道:“书中取材皆系新之译本,极新之稿本,与从前他种编类书,绝不犯。……列目七十七、凡中东名篇巨制,依类编入,以便披览。”该书的120卷分类标题如下:
政法:政治、法律、君主、政府、议会、地方自治、交涉公法、主权
理财:经济、生计、财政、岁计、货币、商约、税则
兵学:兵学总论、条教、战术、阵法、操法、马术、工程、学校、兵器
文学:学术、史学、历史、地理、辞学、语学
哲学:哲学总论、宗教、神理原理学、心理学、论理学、实质学、伦理学
格致:格致总论、数学、天文、气象学、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矿物、地质学、生物、生理
教育:教育论、教育史、学制、中国现今学制、教员、教授法、管理术、学校卫生、家庭教育、女子教育
商业:商业经济、商业地志、商学、权度
农业:农业经济、农业理化、农会、种植、畜牧、蚕学
工艺:工政、工学、土木、炼冶、化电工、制造、美术
该书编者以新学为书名,显然是针对清末的时代特征,这是以上三类书所不能取代的,这里略述其作为“新学”的特点:(1)该书所介绍的概念和内容,已经离今天的中国学术轨道相距不远,与西方学术体系基本一致,更具体说与日本学术体系一致。(2)该书不是象百科全书那样的意图去说明条目,而应该是掌握标准学术概念后,作进一步学术发挥的论文,所以每一学科下面选的文章,确是当时中国最新的学问。各篇观点尽可不同,但也不受旧学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人类共同认知为前提。(3)该书更不同于《经世文编》的原则,它不用以儒家救世为框框,更不用皇上指示为框框,能够用冷静论述方式介绍中国人所应该掌握的人类智慧,包括正反面的见解。例如第47卷“学术”,下有五篇论文:
郑浩:《学术变迁论》、饮冰子:《西村博士的自识录》、蔡鹤庼:《群学说》、任公:《合群论》、方泽山:《物竞论驳义》
最后一篇是针对日本加藤弘之的理论所作反驳,(4)哲学在该书中占突出位置。这在中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中国人在1865年开展洋务运动以来,一直以为只要掌握西人的科学技术,就能“师夷长技以制夷”了。一直到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先进的中国人才明白西方原来另有一套极为丰盛的哲学思想体系,是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的。在20世纪初,中文介绍哲学的著作实在少,而在该书中一下子汇集37篇哲学论文,来得及时,何况内容涉及哲学许多方面,论述清晰。(5)书中所选论文的作者,多数是中国一代新学人,其中多数是留学日本的;而外稿则多是日本学者的译稿。这说明饮冰室主人的学术倾向,更说明清末新学的主要借鉴,正是日本当时的知识体系。中日近代新学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变换,又逐渐先后走到一个轨迹上了。
六、结论
(一)概念:
探索“清末新学”这个概念是很有意义的。清末的大儒小儒们,在经历洋务运动的新政自强和一系列变革的体验后,人人都认识到可以和必须鼓吹新学。但是,各人的新学观念恐怕是既含混又互相差别极大,令后人很难全面了解。例如维新变法首领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是对王莽时代的“新学”作新的考证,与本文所谈概念可以说不相干。也有典型的自相矛盾的说法,南洋公学的沈桐生在1897年出版《东西学书录提要总叙》,内容是介绍24门西洋新学科,偏偏在自叙中写下对新学的批判。如说:“今欲屈九五之尊,从二三之说,四时为辅,而潜察旋图,三画连中,而妄窥神器,裂冠毁冕,昧天泽之常规,剖斗折衡,启草野之非分,此民主之谬也。……今西俗扶阴抑阳。先配后祖,接吻握手丑态毕宣,露臂徒跣,诡状可噱,必欲平男女之等,去拜跪之仪,是谓用夷而变夏,必致坏纪而蔑伦,此西俗之谬也……。”[①d]这种自打嘴巴的见解到今天还有不少拥护者。
那么,我们在今天大体上可以为“清末新学”作如下义界:由于中国清朝末年处在世界发展中的特殊位置,以新学为旗帜,其与中国传统国学有本质区别。新学的主体是近代西方学术的思想、体系、方法和几十种具体学科。更侧重接近当时日本学术体系,但同时也包容对中国国学的新认识。因而,“新学”是不能等于西学,更不等于科学或哲学,“新学”也不仅是国学的改革。其在当时最先进之处,就是以哲学为首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系统,成为最重要的和数量很大、在全中国广为流传的学问。新学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新学”对于当时饥饿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新营养剂,他们表现了巨大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大大不同于洋务运动开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用技术学习,特别由于传统科举制度被废止,新学成为大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连教师都大量从日本引进。清末新学书籍估计有数千种之多,新学词语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用语,诸如“进化”、“竞争”、“优劣”、“民主”、“法律”、“自治”等等大量新概念从日本回归,足可以编成一大部新旧名词演化词典。可惜到百年后的中国还没有这样一部工具书。清末知识分子学习热情高,也培养出一代新人,但是总的学习成绩不能说很好,消化不良症与不求甚解的方法留下大量后遗症,“学而优则仕”的做官思想更是困惑着学习新学的人。
(二)新学范围
本文已经选定四部书的内容来作为清末新学的范围,理由有四:1.西方近代学术体系之源是培根的体系,它在19世纪后期才重新介绍入中国,还是不被中国人重视。而中国人通过日本来介绍知识体系的更少,蔡元培先生曾作一“学界表”。恐怕也不适合在本文中作一种范围。2.撤消科举制度后的学部所规定的课程体系也是不妥。因为那些课程是“钦定”的,而“钦定”是不能代表民族的现实需求的,更何况“钦定”中明令将“哲学”取消,用传统“经学”鱼目混珠,更是延误了当时年青人的学习。3.如果按照现在中国流行的方法,以清末思想家的言论来作范围探索,容易流于空言“新学”,无所从适,如果硬是将清末探讨过的几十种具体学科逐项核对,看看中国人讲过什么?做过什么?这从研究讲是个好办法,但执行起来难度过大,留待后人吧。4.本文所选书标示的范围特色强烈,在当时就颇受注重。虽然当时就各有其不同的拥护者,在今天依然有不同评价,如果对它们进行综合选择,总可以说对于了解清末新学,是八九不离十了。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这几部书,去清理书中各种观念和一代人物的学识,也可以拿书中知识体系放在当时世界文化中作比较等等。
(三)“新学”的意义
光绪皇帝用“维新变法”口号,慈禧太后用“新政”口号,不同统治者都用“新”字作幌,这是时代逼迫的结果,中华民族必须要在世界民族竞向现代化进程中赶上来,才可能免于灭族亡国。“新学”的实质就是当时急需的指导性思想体系。但是,正象其他许多在中国的“新名词”一样,各人各集团作各自的解释。“新学”一词在保守派与改革派有不同的含义,几乎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虽然双方对新学知识本身还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但解释权非争不可,因为谁解释谁就是“权威”,谁就是“领导”,而不用费心理解其中正误差别有多么大。
总的来说,新学知识已经成为改革各派的共同出发点,成为可以了解和学习的未来目标。只是中国传统知识基础依然象鬼魅一样纠缠着中国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人们对“新学”不阻止,但也不求甚解。清末的新学就是在没有国家和政党的指导计划,没有学术良性发展环境下随机性漂动。
清末新学的鼓吹者提出的新学目的,从文字上看是差不多的,饮冰室主人写的是:“取其有关目前经国之旨者,编辑成书。”当然,在此类似概念下的实质目的,则是各自不同。这且不论,反正当时肯学习新学的新一代人物,正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沾了中国改革之光,既是幸运的一代人才,也是充满苦酸的一代,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新学”果实不那么好吃,吃法更不高明,何况吃了“新学”果实的新人还得背上冒充新学的旧包袱。
(四)简单对比日本“新学”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其古代的“新学”多学自中国,同中国的区别不太大,近代则不同了,大和民族深深感受到世界的大变革,于是努力学习西学、坚决拜“洋先生”为师,顺带还转过头来对中国传统学问持批判态度,使得日本在明治年间很快就形成自己一套的新型学术体系。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也普遍运用“新学”这类概念,但内容实质同中国就相去较远了。如果问日本明治年间的“新学”是什么?笔者恐怕很难简单回答,因为变化太大了,而且史料也太多了。杨度在1902年就写道:“日本由汉学一变而为欧化主义。再变而为国粹保存主义。其方针虽变。其进步未已也。……日本之留学西洋者。方毕业归国,以之教人。而其所学,又已为西洋所废弃。五年前之书籍,仅可为历史上之材料。而不能为学术之材料。……”[①e]也就是说,杨度已认识到日本学术界正在迅速地追赶世界新潮流,从而也就带动了日本自身进步,但是移到中国学术界就有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至少将明治年间划为三个阶段,分别谈早期、中期、后期的“新学”特点,恐怕反而会容易一些。
本文仅选择一部书,作为明治后期的日本新学代表,以见一斑。《大日本百科辞书》在1906~1913年出版,该书由895位日本一流学者撰写,共约2.8万页,5800万字。[②e]该书内分八种:《商业大辞书》、《医学大辞书》、《经济大辞书》、《教育大辞书》、《法律大辞书》、《哲学大辞书》、《工业大辞书》、《农业大辞书》。如此壮观的工具书中,将当时世界性和日本特性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条目表现出来,其“新学”的全面和艰巨的工作精神,使其在世界的工具书中名列前茅。很值得中国书生思考其中的含义。
总之,清末新学建立了现代中国学术体系的基础,与日本可谓先后同步。本文不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勾画一个轮廓,很可以深入研究下去,对今天中国改革中的“新学”的创生,也应该有所启发。
注释:
①a 《汉书》曰:“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
②a 参见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侯外庐著《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等书。
③a 参见日本近代中国委员会编《清朝经世文编总目录》,文海出版社1956年版。
①b 何良栋编:《皇朝经世文四编》52卷,鸿宝书局,光绪28年(1902)。
②b 英国唐兰孟编:《广学类编》12卷,任廷旭译,广学会,1901年。
①c 朱大文、凌赓飏编:《万国政治艺学全书》380卷,上海鸿文书局,光绪二十—十八(1894~1902),序言。
②c 饮冰室主人编:《新学大丛书》120卷,上海积山乔记书局,光绪癸卯年(1903)。
①d 沈桐生述:《东西学书录总叙》,自叙。读有用书斋。光绪二十三年。
①e 杨度:《游学译编叙》,《游学译编》第一册,光绪二十八年(1902)。
②e 大日本百科辞书编辑所:《大日本百科辞书》,1906~1913年出版,同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