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_思维品质论文

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_思维品质论文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与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拥有大批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研究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既是我国的现实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即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因素,包括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外因,即创造性人才所处的创造性环境,包括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个体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仅有创造性环境是不够的。

在2003-2007年,我们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通过对34位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与36位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度访谈,研究了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思维特征、人格特征、成长历程和创造性成果的获得过程,结果发现: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有五个阶段: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显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和创造后期。我们十分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自我探索期”,因为没有基础教育创新素质的奠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就是一句空话。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首先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是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潜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与其他影响源相比,教师的影响居于第一位,这种影响不仅是综合性的,而且是长期的。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其创造力的发展一般受到特定时期学校教师的影响。创造性的启蒙教育一般由中小学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教师的人格、品德、气质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成长。

一、青少年是创造性发展的奠基阶段

什么是创造性?目前国际心理学界的研究中,出现了三种倾向,一是认为创造性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二是认为创造性是一种产品。三是认为创造性是一种个性,不同人有不尽相同的创造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创造性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而新颖的产品,还具有个性的特征或品质。这样,我们才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这个定义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创造性的内涵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有如下两点启发。

首先,这里所讲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的范围很广,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新决策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创造性的成果,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才可以用创造性来标志或衡量。创造性的产品是多样化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都可能有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创造性的产品也是不拘一格的。

其次,如果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一宏观水平上讲,产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就必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个体发展水平上衡量创造性。如果一个人能以他从未使用过的方式和策略解决某个新问题,那么这对于他个人而言,就具有创造性的意义。由此,理解创造性或创新就具有了社会的和个体的两个标准。社会的标准,是判断创造性或创新程度的高端标准,甚至是终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创造性的产品。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了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具有的创造倾向和可能。认识到创造的个人标准,有利于鼓励每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按民间说法,创造性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例如,新观念、新思路的产生往往是突发性的,常被称为“灵感”。于是,很多人误以为创造活动就是“灵光一现”这么简单。其实,灵感或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大多是长期思考的结果,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积累上的。通俗地讲,创造活动需要这两个条件:知识基础与深入思考。由此,我们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增强知识基础为前提,通过在实践中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成果。例如,教育实践中,中小学要强调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没有知识基础和深入思考,只搞肤浅的“创造比赛”“脑筋急转弯”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如前所述拔尖创新人才的最终的创新成果就是以各个阶段的发展为最终体现;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有五个阶段: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显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和创造后期。[2]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是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所谓早期促进经验,包括父母和中小学教师的作用、成长环境氛围、青少年时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具有挑战性的经历和多样性经历,这些对“自我探索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阶段,学生表面上似乎在探索外部世界,其实是一个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为后来的创造提供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的研究发现,十七岁的青少年的科学创造能力趋于稳定性。[3]

通过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创造性教育要大众化,尤其在中小学阶段,人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教育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中外青少年创新性跨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青少年创新力的显著差异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中国学生在问题提出和科学想象能力上高于英、日学生,但是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的能力较低;中国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和灵活性水平显著高于英、日学生,但中、日学生在独特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对中、日、德三国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研究发现,三个国家的学生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具体地说,在创造性人格的九个维度上,中国学生在自信心、好奇心、内部动机、开放性、独立性和冒险性六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德、日学生;日本学生在怀疑性维度上显著高于中国学生;德国学生在坚持性维度上显著高于中国学生。[4]根据多年研究结果,尤其是对中、美、日、德、英五国青少年创造性研究,笔者认为,除重视智力、知识、发散思维技能等认知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挑战欲望和意志力等创新人格品质。这表明,基础教育阶段不宜简单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和“英才教育”的概念,而应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如何看待东西方的教育模式时,我们曾把西方教育模式比作英文字母“T”中的一横,把东方教育模式比作英文字母“T”中的一竖,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的创造性人才的理念,这也是对一百多年以前张之洞老人所倡导“学贯中西”文化的思想的继承。在青少年的培养中,只有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学贯中西,扬长避短,才能为创造性人才大量涌现真正起到奠基的作用。

二、创造性教育与创造性学习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白炽化,各国经济、军事和教育、科学技术的竞争,将集中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创造力的研究也格外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创造力培养是有关创造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的要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是知识创新与发展的生命之源。诚如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有鉴于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应该在日常教育之中开展,并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是指在创新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5]这种教育不须设置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

首先,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因素。创造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环境中的经历是极其复杂的。学校本是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场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学校太注重学业而忽视其他方面,这就压制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因此,优化学校环境的创造性是促进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要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即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等方面。特别是教学方法,这是能否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之一。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等学校只有以创造性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和培养方向,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削弱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特殊作用,甚至于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创造性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往往喜欢高智商的学生而不是高创造力的学生。因此,研究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观、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对于培养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必然结果,对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培养其创造性学习的习惯。笔者曾提出:“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应看作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根据实验研究的材料,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的观点。

其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受个性的极大制约,都需要对已有观念、方法与理论的突破。所以应重视上面已提到的创造性个性,培养学生以一丝不苟、独立、自信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的习惯,使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

其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创造型学生除了在个性上有独特之处外,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也与众不同。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对87名教育家做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五种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结果如下(百分数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

(1)好奇心,不断地提问(38%)

(2)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38%)

(3)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38)

(4)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

(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

(6)探索各种关系(17%)

(7)主意多,思维流畅性(14%)

(8)喜欢进行试验(14%)

(9)灵活性强(12%)

(10)顽强、坚韧(12%)

(11)喜欢虚构(12%)

(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12%)

(13)耽于幻想(10%)

由此可见,创造型学生大多具有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行为特征,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其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创造型学生在学习中有许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表现。在学习内容上,创造型的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是喜欢自己探求未知世界;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学生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感兴趣的事物,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在时间安排上,创造型学生不按规定时间去学,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在学习目标上,创造型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批判地吸收;创造型学生对语词或符号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问题;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学生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善于找出方案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并相信自己的直觉。

学习贵在创新。有人认为,学习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是创造发明就根本谈不上创新。笔者认为,学习固然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但也要求他们敢于除旧,敢于布新。学生在学校里固然是以再现性思维为主要方式,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张扬人的创造性,将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这是时代的要求。辩证唯物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知识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必然会如同农业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将显著提高,创新人才将成为国际间、企业间争夺的最重要资源。人们将把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教育的普遍目标,它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此为目的,并为此而作出努力。为顺应时代潮流,我们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使更多的创造型学校、创造型教师涌现出来,从而培养更多创造型学生,由此赋予创造性教育以本体论的意义。

三、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根据创新选拔人才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心理特征结构的初步理论构想,即创新性思维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构成,并编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量表》和《创造性人格量表》。经初步施测后,在全国的六个省市进行了全面正式测试,通过量表测试发现,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青少年中学阶段的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小学阶段,小学四年级和初三年级分别为其发展的低谷期和高峰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年级为发展的关键期。创新性倾向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由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性、挑战性和意志力五个维度组成。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呈现倒V型,初中一年级是创造性倾向发展的关键期。

综上分析,在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方面有以下七种途径。一是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认识和内化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形成支持型校园气氛,营造创造性校园气氛;开展创造力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二是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渗透到各科教育中。针对具体学科的某种具体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并使之系统化,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灵活性提问和布置作业,掌握和运用一些创造性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构建新型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创造性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树立民主型领导方式,改善领导与教师关系;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五是创新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创造性校园,包括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重视给学生足够的课时和空间保证;在学校经费管理中,重视给学生充分的经费保证;积极实行分层管理,消除人事管理中“一刀切”问题对学生创造力的不利影响;形成创新性评价制度,解除当前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束缚。六是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课题组曾向未成年人被试介绍,并让他们掌握美国托兰斯“创设适宜的条件”来进行创新能力训练的方法,教给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学生通过掌握这些有效的创新能力训练方法,进行自我训练,能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七是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科技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活动。科技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

近三十年来,在系统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开发了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的活动课程,提出了创造性课堂教学的理论,组织了部分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创造性人才,与胡卫平教授一起建立了三百多所实验学校,探索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活动课程模式、学科渗透模式和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已有教学理论和自身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我们提出了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6]该理论突出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种创造性教学理论。思维型课堂教学强调如下五个方面。第一,动机激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在学习动机,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维。第二,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第三,社会建构。社会建构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探索实验、观察、讨论的时候,都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和鼓励。教师通过提问、指导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的进程、方式等。学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关注,适时地进行讨论、辩论等活动,以促进自己的有效学习。第四,自我监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第五,应用迁移。强调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并迁移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本学科及其他学科中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采取特殊措施,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在系统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规律和总结国内外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陕西省启动了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春笋计划”。我们负责了方案的制订、学生的选拔、活动的组织和效果的评估等工作。“春笋计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选拔少数具有创造性潜质且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和节假日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第二,组建创造性人才培养专家报告团,为高中生举办讲座、报告,开设选修课,参与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第三,高校重点实验室对中学生实行开放日制度,接待中学生有计划地参观和学习。这些活动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素质。经过一年的实验,第一期“春笋计划”已经结束,经过评估,成绩显著。参与“春笋计划”的学生不仅产出了一批创造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形成了创造性人格。调查表明:学生在怀疑性、独立性、好奇心、开放性和坚持性等人格特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类似于陕西省的“春笋计划”,北京市实施了“翱翔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中学等基础教育名校也开始联合培养创造性人才。高校也围绕专业学科,特别是基础专业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学科,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制订计划。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或创造力(Creativity)和创新(Innovation)尽管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其看成是同义语。

标签:;  ;  ;  ;  ;  

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