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电力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断设计和优化电厂电气设备,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是电厂在满足人们对电能需求方面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1状态检修的概念
所谓状态检查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是指,以由先进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机器的状态信息为基础,判断机器的异常,预测机器的故障。然后,根据预知的故障信息,安排检查项目和周期的检查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安排检查计划,实施设备的检查。在电力设备运行中,一般有一定的周期,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检查,状态的检测与此不同,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这说明电气设备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状态检修,有助于提高国家电网的稳定性。中国以往的一些电力企业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但是对于企业中的部分设备来说,维修只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期限或者使用效率一点帮助都没有,因此国家提出检修策略,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并针对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也有助于保证企业设备的持续工作效率。对电力设备当前状态进行检修,主要利用当前电气设备的使用参数与正常的设备参数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差异找出设备出现该状态的问题,并判断该如何维修;或者在设备未出现故障之前提前发现维修方向,相关维修人员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维修,不仅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设备维修的运营成本。传统的定期检修需要大面积停止设备的运行,在断电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逐一维修,不仅浪费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不能完全排除设备故障的发生可能。而对设备进行检修,不需要断电使设备停止运行,这不仅提高了企业设备的工作效率,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3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3.1使用新技术
在电力设备状态的检查过程中,需要维修的设备必须要修理,要修理的设备必须要修理的原则进行工作。在状态检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尽可能与传统的系统融合,通过检修技术,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现代化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企业的检查技术只有采用新型电力检查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目前电力企业常见的状态检查技术主要是状态检测技术、状态预测技术及状态评估技术三种。首先,根据参数检查其状态,其次,按照时间序列法、人工神经回路网法等各装置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最后,根据检查的结果来评价装置的状态,为状态检查过程提供可靠的状态报告。
3.2在变电站的应用
变电站是电力公司为基础的电力设施,负责其电力的运输传输等工作,在传统变电站的检修中,常采用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检测变电所异常时,工作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故障检修和修理,整体健康检查的修理效率较低。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源状态检查与自动化技术的组合,有效提高了电检修的效率,通过电状态检查,可以远程控制变电站。电力事业者的员工,通过计算机显示变电站运转的参数信息,收集和统计相关地域的电力使用数据,通过计算机终端可以发现变电站的异常。根据以前的数据信息分析可能的故障后,进行准确的检修修理,有效提高检修效率,使变电站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是整体复杂的系统,如果一个设备要素发生故障,就会发生与其他电气设备相关的故障,因此需要检查隔离开关的状态。隔离开关由于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故障,在进行状态检查时,可检查其表面的温度,也发生温度异常时,维修该行,将故障排除在第一时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构建状态检修评估体系
日常电力公司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它主要有变压器、输电线路、断路器等,在传热系统的检查过程中,检修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查记录。在工作交接等过程中,有根据,但为了提高尚未确立检修的评价电气设备的有效性,构筑了完善的检查评价系统,在设备状态检查后,记录数据并创建完整的检查报告。由一个健全的电源代表进行显示的评估系统,以及电力设备的维护。
4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
4.1电气设备管理的机制体制建设
要充分提高电力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定期召开设备管理相关会议,对电力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汇报交流,系统安排和规划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等;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明确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严格明确设备管理工作中谁负责、谁监督、谁维护等职责分工,加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可靠的管理考核机制,领导层要不定期地对下属工作小组进行现场抽检,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明确电厂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
4.2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管理
设备检修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必须注重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操作人员对设备检修工作的熟练掌握、准确分析设备的运行故障、正确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因此,要加强设备检修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的培养。
5状态检测的作用
有了状态监测后,无论什么设备都可以完美联系起来,汇报在一张图表或者电脑中,轻松工作,单独检查检修不浪费人力物力。即便是足不出户的人也能简单监控到一切设备的当前状态,并且可以回溯它的历史工作,看看有没有出问题。不止如此,它还能观测设备的未来状况。当然也有个别设备例外,因为有的隐患本身无法用这种技术检测到,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考虑到广大用户的体验感受,还可以联系专门制作厂里的相关专业人员一起进行网上诊查,决定相关问题如何修理、在哪修理、什么时间内修理最为合适等。
6电力电气设备检修的流程
6.1参数问题
电力设备是生产中固定的参数信息,生产的厂家也在说明书中制作参数信息,在电力设备运行的工厂等上的设置作业,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装备电力公司需要与电力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制造商的信息等相对应的数据馈电行收集。电力设备的初始参数是其最佳运输的行状态参数数,电力设备可以在使用中只维持参数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检查电力设备时,对比要先走的电力设备各项目的参数,在防止的参数偏差、比较过程中发生参数偏差的情况下,可以说明设备存在问题。可以进行到下一步骤。
6.2故障诊断
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故障的诊断,在诊断故障时,对该参数进行测量后,需要对异常现象进行诊断。检查电力设备的状态时,单纯的评价设备不好,不好,不能全面评价,也得不到检查的效果,应该对所有的参数进行评价,进行全面的诊断。可以确保设备的状态正常使用。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因此,电力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在现代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电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切实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为电厂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春雷,汪锐,高尚.电力设备检修维护工作提升策略探析[J].低碳世界,2015(36):54-55.
[2]张磊.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36):102-103.
[3]廖建海.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24):157-158.
论文作者:毕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参数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