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新市初级中学 陕西 西安 7106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育,尤为基础教育也是如此。它作为知识经济的排头兵,也步入一个新时代;行业主要矛盾也已发生了“更新的变化和提升”。破解“不平衡”、弥补“不充分”已是摆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面前的主攻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此,笔者谈及如下:
一、教育新时代的新内涵构成
1.教育新模式就是新内涵
自国际性、全民性素质教育的概念出台以后,各国都在积极探究构建模式和运行模式,中国也不例外。经过了几年的倡导、宣传、探究、实践和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便有层次性的在模式构成和内容构成上形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并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这也是一大成功!
2.教育新要求就是新内涵
关于这一点,党的教育方针已给出了明确答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人才目标要求。
3.教育新矛盾就是新内涵
学生在素质教育新平台上,对“美好未来”的新需求同教育教学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主客观上就构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矛盾。也就是说,抓住了基础教育“新需求”“新供给”和“新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基础教育主要矛盾,也就算抓住了发展和提高的根本。
具体而言,基础教育新型矛盾,就是学生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全面提高需求,成功成才需求,创新引领需求,展现自我需求,公平公正需求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虽然国家和地方各级都在不平衡问题上花了大力气,也取得了成效,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具有长期性和深远性。
更进一步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成功成才需求。虽然,这种目标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但这种客观需求很珍贵,而且他们也会去争取的。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这种来自学生一面的客观需求在求知求能道路上却遇到了“有限助力”的限制。这种限制,一是来自宏观、微观方面在意向、研发力度与投入力度上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二是来自教师这个教学主导者一方的成功成才理念和非均衡投入上;三是来自学生一方的主客观因素和积极性大小上。
4.教育新机制就是新内涵
(1)管理机制倾向机制化管理,包括政策、法律、纪律、制度、规划、方案等具有明显优势。
(2)人文引领和人文督评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
(3)运作机制灵活多样,“互动”模式充满活力。上下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不足为奇,但这些都是好的格局。
(4)质量督评到位,发现问题绝不放过。总杠杆构成科技涵量和人文涵量要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育新时代的新任务
学校教育新时代的新任务就是:
1.把握时代脉络,更新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创设育人环境。
2.是全面提升、整齐推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和优质服务的时代。
3.是全面提升和个性培养有机相长的时代。
4.是依靠机制化运作和服务型管理来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过程的时代。
5.构建更新“质评”模式和人才模式,使能者上、庸者让,勤者劳,懦者退。
6.优化“量化过程”,抓好“形成过程”。
7.构建人才选用新平台,教育教学“互动”新平台,责任担当新平台,责任追究新平台。
8.设立“进步奖”,政策、机制、法规、管理、责权利搭配和追究制等方面形成科学化动作模式,力破教育“不平衡”和教学“不充分”现象。
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透析和解法探究
“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解析:
一是区域性“不平衡”。形成原因主要有:(1)历史性人才缺失,资源有限,条件难许,人心向好,好处争留,继而形成“近水楼台先登月”现象,似乎谁也改变不了。(2)现实性因素:城乡差别仍很大,乡乡差别也不小,但“人心向好”和“人心向优”的欲望/愿望却依然存在。对此,国家也形成了一系列人才流动模式,尤其是对新分配的大学生提出了农村教育服务的要求,并对在职中青年教师也提出了支教要求。这样做,虽然在主客观上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留人又留心”。
二是教学投入“不平衡”。表现方式主要有:有关系的、有能力的领导干部都不愿到差校弱校去任职;有能力的教师多半不想带差班和弱班;有追求的教师又有多少人自去带“所谓的差生”呢?
作为任职、任教人员都没有“带差”和“帮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待差”要充分还有着落吗?回答是否定的。
怎么办?一要抓人抓素养,二要重构人才流动模式,三要抓好质评和晋级,四要重视引导和驱动。
综上所述,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广大教师,甚至广大学生和家长都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和“美好教育”的。他们的奔上、从上心理就是常规心理,谁也不能说“有问题”。但如果我们站在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加一认知就会发现:不愿去“差”处的领导干部和教师,似乎在心灵深处还缺了点“什么”。既然缺了点“什么”,那么一方面自己先要吃“补药”,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政府部门就得来点“硬”的。这个“硬”不是“不科学”“不合理”,而是“政策倾斜”“待遇倾斜”,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能收到调动“向往性”和“积极性”的作用。
教育市场构筑好了,人力资源调配好了,“不平衡”和“不充分”现象才能破解好。
论文作者:白非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不平衡论文; 需求论文; 互动论文; 不充分论文; 模式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主要矛盾论文; 《成功》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