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旱灾害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旱灾害论文,应采取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近期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自然植被被严重破坏;陆上水域缩小;防洪抗旱的方法和技术原始。因此,为根治水旱灾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有效地植树种草;多开塘疏河;并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防洪抗旱。
一、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现在,南起川粤,北达辽宁,几乎每年都重演水旱灾害,这是因为气候异常吗?不是!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有些地方降水并不集中却酿成大涝;有些地方涝后不久就大旱;有些地方则常年干旱,现全国的大中城市中大都已闹水荒。这究竟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归纳起来,不过以下几点:
(一)具有蓄水功能的自然植被,特别是森林被严重破坏,这是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自然植被,即森林和草地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据科学论证,一个较大的地区,若森林覆盖率能达到30%以上,基本上就能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易发生水旱灾害。
我国所在的地域,自地质历史进入中生代后,便一直处在中、低纬度地带,气候温暖,所以除高山以外,一般都密布森林,水草丰美,即使冰期来临,也只有纬度稍高的山地覆盖冰雪。但自从出现了人类,特别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由于垦殖、采伐和战争,森林日渐消损。到解放前夕,人类活动较早而且频繁的黄河流域,森林几乎荡然无存,雨季一来,雨水一泻而下,迅速涌入河道,一到中下游,河床无力接纳,必然泛滥成灾;而雨季一过,地面本来蓄积不多的水分不久就蒸发殆尽,晴期稍长就成大旱。当时南方灾情较轻,但亦已危机四伏。
解放以后,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遍及全国的垦荒造田(毁林毁草种粮)和平整土地,以及因人口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造成的对木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森林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损。时至今日,自岭南至塞北,从山东到河西,几乎难找到多林地区了。因此,地面涵水能力普遍变弱,地下水位降低,大部分国土,特别西北地区旱象丛生,到处水荒。黄河出现了千年罕见的长段断流。长江流域,从上游到中下游,近期森林的破坏尤为严重,雨季时降水又多,故几乎年年闹水灾,如四川,过去号称“天府之国”,现雨季一到,雨水迅速汇入河床,造成洪涝;荆江河段,水患更甚;湘、赣诸省,不仅长江沿岸常有大涝,连省内腹地亦常有山洪爆发,酿成大灾;东北地区,也由于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消损,水灾亦日趋频繁,特别是辽河中下游,几乎年年要抗洪;可以预见、云贵高原和川西、藏东的横断山区,一旦交通畅达,山林亦会被迅速掏空,那时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二)能够调节水量的内陆水域大面积缩减也是水旱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
湖塘对河水可起调节作用:经过秋冬枯水期,湖泊池塘里的水都浅了,雨季来临,有相当一部分雨水注入湖泊池塘,这就减少了对江河的压力;汛期过后,江河里的水奔流入海,水源枯竭了,与江河相通的大湖就不断供水,使江河保持一定的水位;湖泊池塘里贮存了水,必能使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保持在一定高度;湖泊池塘的上空,空气也比较湿润。因此,湖泊池塘多的地区,一般不易发生水旱灾害。总的来说,湖泊池塘的作用与森林相似,而大河之畔的大湖,它对河水的调节作用更强于同面积的森林,因它能容纳的水比森林还要多。
我国黄河流域和广大西北地区,湖塘早就很少了。其它地区,由于近几十年大规模的平整土地,不少水塘已被填平,较大的湖泊也因自然淤塞和围垦等原因而缩小,象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等调节大河水量的大湖,均缩小了许多。湖北本是千湖之省,现在只剩几百个……所以,现在我国的河流大都缺乏湖塘的调节,地面的蓄水量少,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三)防洪抗旱的方法和技术原始,也是水旱灾害不断的一个原因。
洪涝灾害,自古有之;防洪抗旱也自古有之。传说尧时派鲧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之,徒劳而无功,故被处死在羽山。后舜令鲧之子禹治水,禹用疏导之法治之,结果取得成功。不管这传说是否是事实,但总可说明,四千年以前的古人都懂得,治理洪涝不能用堵塞,而应用疏导之法!那么,看看我们现在的防洪之法吧:每当雨季将至,国家就号令做好防洪准备,草袋之类就运往危险地段;洪水一来、蚂蚁似的人群就蜂拥而上,装了泥巴的草袋、石块和树枝就往河里丢,跟鲧的时代所不同的大概是现在可用汽车运送草袋和砂石之类,铁镐、铁锹也比那时的工具锋利一些,但方法是一样的,就是堵塞。每抗一次洪,附近仅有的一些树木被砍掉,农田中大量泥土被挖掉,河道被填塞;汛期一过,抢险地段一片狼籍,就算万事大吉。第二年如法炮制。由于河道越来越不畅,洪水就越来越凶。如此抗洪,何时能抗到头!至于抗旱,也总是千篇一律地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有水的地方去抽水、挑水、打水、提水……偶尔也搞点人工降雨,这些都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特别不能解决不少地区常年缺水的问题。
二、防治水旱灾害的根本性措施
究竟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防治水旱灾害呢?笔者认为,只要针对上述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去寻找相应的措施,也就是这么几条:
(一)扎扎实实造林种草,力求在近期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0%。
绿化是根治水旱灾害最有效的措施,而我国本来就多宜林宜草的山地、丘陵和高原,不少荒山和荒原,若干年前本来是覆盖着森林的,只是后来被人为破坏才荒芜的,只要不吃大锅饭,不搞形式主义,并且能使造林种草者获得实际利益,这些荒山荒地是可以重新披上绿装的。当然,绿化不限于山地、丘陵和高原,就是平原及耕地也要有一定比例的树林和草地,象现在河南一带,在农田里种上一行行方格形的田间树,加上行道树,原野上已不乏树木,对改善生态环境大有好处。而且,田间树和行道树都是高杆乔木,占地极少,树冠形成的树荫不仅对庄稼无害,而且可以遮掩烈日,减少蒸发,所以值得推广。总之,我国劳力充足,种树种草也无需十分高深的科学技术,只要扎扎实实地努力,在近期一、二十年内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30%是完全可能的。为此,还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农村植树造林要采取承包制,即把荒山荒地承包给农户造林, 条件应优惠,政策长期不变。牧区的草地也要分配到户。
2、城市和城郊也要搞好绿化,可实行企业化, 即成立一些绿化公司,吸收工厂企业的下岗人员和待业青年组成造林队伍,市里把过去每年分散用于植树造林的财力和物力集中起来,给绿化公司承包公共场所的造林绿化工程。企业单位内部的绿化工作当然还是各企业单位自负,也可花钱包给绿化公司去完成。绿化公司应包种包活包管,几年后移交,也可长期承包管理。
3、各地区应科学地制订详密的造林和伐林的计划, 保证森林每年按比例增长。现有些发达国家,象日本,全国森林平均覆盖率已超过60%,但他们基本不砍伐国内的木材,要用就进口木材。我国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照例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封山育林,一直到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才少量采伐。但事实上做不到,如此巨大的需求量都要靠进口木材解决肯定不现实,所以只能严格控制砍伐量。比如,某地区现森林覆盖率为8%,大致15年要达到30%,那么, 每年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大致要增长1.5%。但就全国而言, 森林覆盖率不可能绝对平均,年增长率也不能绝对平均,所以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几年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应增长2%左右,按这一要求, 来制订本地区每年植树造林和砍伐的计划,这种计划,要落实到每个地区、县、乡,那里没有完成当年的造林计划,那里的砍伐超过了计划,都应严加惩处,各地应制订详密的法规,作为《森林法》的补充。在制订造林计划时,应注意到用材林和经济林的比例。
4、为了提高造林的实效,必须做到科学造林, 首先要选择适宜在本地种植的树种,而不应盲目种植;同时,要先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造林,再一步一步向水土条件较差的地方推进;再者,种树时挖坑要符合要求,要施基肥,必要时要浇水。现一些发达国家造林多用机械挖洞,并用容器苗(即树苗培养在一个用废旧木料钉成的木匣内,称容器苗)栽种。由于树苗仍在装有肥土的容器里,所以一般都能成活,只要以后管理好,几年就可成林。这些先进技术,值得我们仿效。
5、为了少伐木材,全国上下必须节约使用木材, 在建筑行业和家具行业,凡能用别的材料代替的,就不用木材,并要不断研制能代替木材的新材料。还应经常进行“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木材的消耗。有些以竹木为原料的工业,以及象根雕这样的行业还要加以限制。现在我国流行的一次性筷子,浪费竹木十分惊人。还有,由于我国人口多,对纸张的需求量极大,且浪费多,于是,大批造纸厂应运而生,而消耗的原材料中就有大量的竹木,许多乡镇企业就是办以本地的竹木为原材料的造纸厂,为了少砍竹木,还必须节约用纸,在行政事务中少搞些“文牍主义”,无用无益的书刊少出一些,这样可少办些造纸厂。
6、现在我国的人口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要用薪材煮饭烧水, 为了多留些树木改善环境,就必须给人民多提供别的燃料。在山区多建立些小型水力发电站是一个好办法;此外,国家还需集中一部分科技力量研制切实可用的风车、太阳灶和沼气池,特别是风力发电和日能发电,因风与阳光取之不尽,更应大力开发。
(二)在东部季风区多开挖水塘,基本达到“百亩一口塘”,实行基塘生产。
湖泊池塘可以蓄水和调节江河里的水量,所以现在的湖塘再不能围垦填塞了,而且还要浚理;同时要多挖中小型的水塘。珠江三角洲原有很多水塘,塘边还筑起一道比周围农田略高的基,基上种桑、蔗或果树。平时塘里养鱼,基上的蔗楂、烂果、桑椹和蚕沙(蚕屡)、蚕蛹等可以喂鱼;入冬后,就干塘捉鱼,并把塘泥挖上来肥基和肥田。这样,大田里水塘星罗,果林桑林密布,农林渔副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人们把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称为基塘生产。我国东部季风区,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的地区,在雨季时都有一定数量的地表经流汇入河川,注入海洋,这就浪费掉了。所以东部季风区都可仿效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即多挖水塘,塘周用挖出的泥土筑一圈略比田高的基,基上种经济林。南方多雨地区,塘应多挖些;北方降水较少的地区,塘可少挖些,就全国而言,大致平均每百亩土地就要有一口半亩至一亩的塘,可称之为“百亩一口塘”,基上成林以后,又是“百亩一片林”。塘中可以养鱼,林中又可养禽畜,从塘到基到林,可搞立体农业。如果我国东部季风区能够实现这“百亩一口塘和一片林”,地面涵水能力就会增强,地下水位会上升,山地和丘陵又披上了绿装,雨季就不会有很多水涌入江河,枯水期也有湖塘和森林的蓄水来补充,所以一般不易发生旱涝灾害了。我国南方本来水塘较多,且多平原和丘陵,降雨又较多,搞“百亩一口塘”不难,且效果必然显著。华北地区土层较厚,土质较好,只是现在少林少塘,才受到水旱灾害,特别是旱灾的侵害,如果实现了“百亩一口塘和一片林”,加上田间树和行道树,雨季本来淌入江海的降水大都会被地面吸收,地下水位会普遍升高,常年缺水的情况会基本改变;同时,这一地区的农业结构也会得到改善,渔业和家禽家畜饲养业会蓬勃发展。黄土高原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挖塘要与绿化同时进行,互相配合,只要多挖塘,多种树,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结构,多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降低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例,在梯田上少种粮,多种树,形成良性循环,那么,面貌就会逐渐改变。内蒙古草原上,同样要多种树和多挖塘,也只有多种树和多挖塘,才能提高草原的质量,才利于放牧,因为只有水丰,才能草美,才能使人安居乐牧,牛羊兴旺。东北地区雨季降水较多,与南方接近,所以同样可实行“百亩一口塘和一片林”。当东部季风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以后,可一步步向西部推进,同样以多种树多挖塘的办法改造大自然,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现在西部同样要做改造自然的工作,但重点应放在造林上。
(三)拓宽河床,疏通河道,再开一两条南北方面的大运河。
现在有些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0%,但仍然发生洪涝,这是为什么?追究起来,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缺少湖泊池塘的调节,上面已经阐明了;二是河床太小,或河道不畅通。
自古以来,由于人们占有土地的欲望太大,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先人总是在枯水期的水边筑堤,他们希望把水限制在狭窄的河道里。然而,大自然的脉搏并不按人们的意愿跳动,洪水来时,一旦堤坝围堵的范围容纳不了,它就要冲毁堤坝或越过堤坝,造成危害。何况,古代的河道经长期的淤积和破坏(现在的防洪方式就是破坏河道),不少地段已经不畅了。当降雨量大而集中时,虽然森林已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但冲入河道的部分还不能顺利渲泄,因而要泛滥成灾。所以为了根治水旱灾害,还要做拓宽河床和疏通河道的工作。
由于构筑大河堤坝的工程量很大,所以要全面拓宽河床是不可能的,何况有的河道两岸已建立了城市,水边已是高楼林立,总不可能把大楼拆掉。因此,现在只能选择特别狭窄和危险的河段进行拓宽,即把堤坝向后移,让出一定范围的河漫滩来,以备在汛期盛水。河漫滩上可以种草,放牛放羊,洪水到来前,就把牛羊赶走,洪水一退,又可放牧,所以在河漫滩上建立奶牛场是最好的,其经济效益不下于种植!
在江浙地区,过去有许多小船,一入冬,人们就用小船到河里去挖淤泥作肥料,既增加了农田的有机肥料,又自然地疏通了河道,所以一般河流能常年通航小轮船。公社化以后,吃大锅饭了,人们对河泥不怎么看重了,修船和买船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且使用化肥越来越多,因此挖河泥的越来越少,小船也消失了。70年代发展公路交通以后,运客运货的小轮船也不见了。现在一般的河道已很浅,加上污染,几乎成污水沟。南方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北方的河道那就更糟,有的已经堵塞,有的几近干涸,有的已成平地。为了增强地面的蓄水能力,疏通河道已提上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建造各种类型的挖泥船,提供给江河湖泊使用。由于挖出的泥土可以卖给农民肥田,故一艘挖泥船就相当于一个化肥厂,且泥肥不易污染,所以又胜过化肥厂,只要价格便宜,从肥效等方面看比买化肥合算,农民是很欢迎的。因此,造挖泥船不完全要国家贴钱,可按正常的经营办法处理。例如,杭州西湖常要进行浚理,大致有两艘挖泥船经常作业就可以了,西湖管理部门可用门票收入或市政拨款到挖泥船厂买船。乡里和县里可以成立公司,买了挖泥船后专门挖河泥卖给农民。当然,象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河,要用大型挖泥船作业,挖出的河泥可用作植树造林的基肥,但黄河里的泥沙也许不值钱,这就需要大河的管理部门投资,在国家预算中应列这笔开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故大河多西源东流,流速较快,不少雨水很快就付之东流,没有充分利用,且水量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多开凿南北方向的运河。古代已开通了京杭大运河,由于这条运河在东部平原上,各地高度相差不大,所以较易开凿。若要新开运河,必在京杭大运河之西,由于地势起伏大,不少地方要开山凿岭,工程比京杭运河艰巨得多。我们已经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搞南水北调工程,至今还只是完成了一部分。所以,开凿新的南北大运可只能作为远景规划,若能用50年的时间开成一条,花一个世纪开成两条,那也可彪炳史册了。若能建成一两条新的大运河,把黄河、长江,乃至珠江构通起来,并在运河的两侧再开凿一些小水渠,那么,雨季一到,不少雨水就能流入运河,既可消除水患,又可灌溉运河两侧的土地,南方本要浪费的水可以引到北方,使北方常年缺水的局面得到改变,祖国大地,就象艺术家经过精心设计而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不会再因水旱灾害而担忧!其实,古人能开京杭大运河,外国人能开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漫长的海底隧道,进入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劳力又如此丰富,难道开不成一两条运河吗?!只要科学设计,分段包干,一个地区也仅仅只要开一小段,所以,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开一两条新运河,这也并非全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