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_林丽宽1,游晓玲2

40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_林丽宽1,游晓玲2

林丽宽1 游晓玲2

(1武警广州指挥学院门诊部 广东 广州 510440)

(2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妇幼保健院 福建 龙岩 364100)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关键词】 宫颈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35-02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病症,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也是妇科疾病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显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紧密相关。宫颈腺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类型。此次研究中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以期为临床预防、诊治宫颈腺癌提供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石蜡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符合《妇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宫颈腺癌的诊断标准,均经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患者均无其他宫颈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4±4.3)岁。取同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石蜡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8.2±4.6)岁。

1.2 方法

①石蜡切片:将宫颈腺癌及正常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切片3~5片,4μm厚度,不同石蜡组织切片前对刀片进行消毒。②提取DNA,将各组织切片置入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 eppendorf 5810R)离心,加入150μL裂解液,充分混匀,金属浴(100℃,10min),13000r/min,10min后取中层溶液待用。③PCR扩增:使用基因扩增仪(新加坡Gene amp pcr system 2400)扩增,将PCR反应管,经4s离心后,编号,加入不同物质和空白对照,离心,扩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杂交、孵育、染色:取离心管,贴上标签,加入膜条,置入A液及相关PCR产物,盖紧管盖,沸水浴10min,置入分子杂交仪(江苏兴化分析仪器厂)1.5h,取50ml离心管,置入B液,预热,将杂交箱中离心管液体置入B液离心管,洗涤5min,移至孵育液孵育,室温,30min,A液洗涤2次,共10min,使用C液洗涤2min;加入显色液显色30min,移至去离子水浸泡,观察。使用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基因分型。

1.3 观察指标

显色结束后观测检测结果,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基因分型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PC位点显色明显,其余位点出现蓝色小圆点,肉眼可见,呈现阳性信号,表现为感染。

8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6例,阳性率,7.5%;40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阳性36例,阳性率为90.0%,其中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患者32例,占88.9%;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患者25例,占69.4%。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χ?=79.780,P<0.05。

宫颈腺癌宫颈组织36例阳性患者中,年龄>50岁者17例,≤50岁者19例;正常宫颈6例阳性者中,年龄>50岁者3例,≤50岁者3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016,P>0.05。

3.讨论

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发病率约占5%,其常发于宫颈内膜柱状上皮[2]。主要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微浸润腺癌、宫颈浸润性腺癌。患者临床表现与宫颈癌其他类型表现相似,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随病症进展,将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宫颈糜烂、宫颈萎缩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属于嗜上皮性病毒,可引起人体出现良性肿瘤和疣,其在生殖道中感染率较高,出现高危型感染时,将引起细胞增生,导致肿瘤产生[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病存在紧密关联。此次研究中,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相关研究表明,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HPV阳性率为93.62%,正常宫颈组织中为8.00%,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证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腺癌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本次研究中宫颈腺癌宫颈组织阳性中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患者32例,占88.9%;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患者25例,占69.4%。说明16和18基因型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综上所述,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在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中具有优势。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了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再对高危型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提高宫颈腺癌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琳,兰建云,耿建祥等.47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393-394,397.

[2] 王瑜敏,陈洁,陶志华等.温州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04(2):75-78.

[3] 胡亚涛,李爱芹.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607-2609.

论文作者:林丽宽1,游晓玲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40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_林丽宽1,游晓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