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人口集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人口论文,社会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人们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总体而言,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方式与路径等方面,而对于农村劳动力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转移,完成这一“惊险的跳跃”却研究不够。事实上,在当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有动力也有需要,问题的关键还是如何实现转移。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除了要受到制度因素和非农产业及城镇可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制约外,还要受到其自身所能支配和拥有的金融资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等“三大约束”。本文主要以“三大约束”为视角,着重分析关系网络、人口集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关系网络、人口集聚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关系网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显著的国家,预期收益的存在激励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即使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现象,也不能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向外转移的利益推动的事实。而农村劳动力要真正实现转移,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套改革与放松约束外,从劳动者微观个体看,就是要“走得出来、干得下去”。即对于劳动者个体来说,要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必然要冲破其所能支配和拥有的金融资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约束。
首先,所能支配的金融资源的多少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所能承担的初始转移成本。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劳动力要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必然要经过一个搜寻的过程,其间肯定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交通费、信息搜寻费、在等待工作机会时可能要花费的住宿费和餐费等。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约束。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要实现转移的初始条件是,有起码的资金供其支配以完成走出来的过程。
其次,人力资本的丰裕程度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大小。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李宝元,2000)。①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已经证明,个人的文化、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因素对劳动力的转移至少会有以下影响:决定对环境认知的水平、准确度和全面性,影响个人对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影响个人对转移后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影响个人对转移行为的决策;同时,也决定个人转移后的职业及收入、社会地位(申培轩,2004)。② 事实上,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可以证实人力资本的多少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大小。根据2004年第四季度全国117个城市向劳动保障部报送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83、1.78和1.7。其他技术等级,初级工和中级工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45和1.44,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42和1.17。③
再次,社会资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就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国内外研究都已经证明,对于求职者而言,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少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多少一样,会对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带来影响。根据我们对广东省从化市315名外来工的问卷调查,外来农民工出来找工作的途径,以自己出来找工作为最多,占50.2%,其次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占45.4%,只有4.4%的人是通过政府劳务组织或其他渠道找到工作。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人外出打工都是结伴而行,其中有1~5个同伴的为59.5%,有5~10个同伴的17.3%,有10~20个同伴的为6.9%,有20个以上同伴的为7.8%,只有8.5%的人没有与人结伴而行出来打工。即使在出来以后再转
换工作岗位和职业时,有57.3%的受调查对象是通过熟人介绍再找到工作的,通过电视、网络、标语等招工信息找到工作的占23.6%,还有19.1%的人是通过其他方式再次找到工作。可见,以关系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源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大约束”,突破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其中关系网络的建立就是一种重要选择。一方面,关系网络的建立意味着个人融资能力的增强,可以获得转移所需要的交通费、通讯费等资金支持;甚至在外出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自己的关系网络成员那里获得一段时间免费吃住的优待,从而大大节省转移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突破金融制约。另一方面,关系网络的建立,可以给希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获得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信息,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避免投资方向失准,而且在关系网络自学习机制的作用下,关系网络中的成员本身就可以学习到一些生存和发展的本领,使自身的人力资本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增强其转移的能力。特别是,在自学习机制的示范效应作用下,还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并敢于走出农村,到城市寻找就业岗位。最后,关系网络的建立,还可以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增强信任感,扩大就业选择的范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联系,并在比较和分析中加以归类,寻找属于自己的社会团体或类别,正是在这一寻找过程中使各个结点获得联结形成网络。一个关系网络一旦形成,在其网络内部就必然会有信息流,使网络成员获得激励,进一步使网络关系得到强化。这种网络也提供了一个人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和机制,使网络成员可以更快捷地利用别人的知识,可以降低成本地得到他人的信息,把握自己行为的方向。因而,关系和关系网络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二)人口集聚强化关系网络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人口集聚,一方面是由于关系网络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关系网络。
对于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劳动者而言,对城市总是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与此同时,心理也总有点忐忑不安,在内心深处对原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有依恋,表现为对旧环境的“惰性”。尤其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具有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地缘关系、宗亲关系和同学关系等特定关系的人自觉地会形成一种亲近感,表现在居住地的选择上,就是具有上述特殊关系的人自发地在某一特定地域的“集聚”。比如华人移居到国外,自动的就形成了“唐人街”。在国内转移过程中,不少大城市有“浙江村”、“河南村”、“安徽村”和“四川村”等。这些“村落”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来自某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其家乡之外集聚的过程,成为居住在城市里的“农村人”,他们将原有的生活习惯、人情往来的一些做法带入城市,与城市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成为城市中的一群独特的人群。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形成的人口集聚现象,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人们最大的担心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城市集聚后,容易带来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卫生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人口集聚对于强化关系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由于人口集聚,使已有关系网络的信息链更加牢固,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直接和方便。出于对乡情、亲情等方面的原因,来自同一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就业后,在城市的某一社区集聚在一起,在工作生活中还可以经常看到自己以前的邻居、乡亲、朋友和亲戚,甚至在下班后还可以继续保持农村生活时的习惯比如串门,交换各自的所见所闻。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城里人”既把可能的就业信息传递出去了,也使他们在内心里有了某种安全感,更加有信心面对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
其次,由于人口集聚,使原有关系网络的结点得到有效扩散。借鉴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至少具有以下共有特性:地缘上的邻近;企业间的相互依存与联系;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各种机构、组织之间互动;知识的快速扩散;价值上的相互需求;资源的共享等(陈雪梅,2003)。③ 同样,由于人口集聚,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在地缘上更加邻近,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形成扩散效应,各自把自己原来私人所有的资源和信息带入所在的关系网络中,使关系网络不断得到发散,形成许多层级不一的圈层,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吸引并转移出来。
再次,由于人口集聚,使原有的关系网络进一步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利益基础之上,变得更加牢固。来自同一个地区的乡亲、邻里等,集聚在城市的某一个区域,出于生活的需要,自然地会发生联系,在竞争的同时也会相互关照,并形成共同的利益需求。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网络必然会变得更加牢固,从而吸引更多的具有同样利益需求的个体加入,使原有的关系网络得到加固的同时获得扩展。
图1 以人力资源中介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网络
注:实线为直接联系,虚线为间接联系。
二、结论与建议
关系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可以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金融支持、信息便利、观念更新、心理适应和信任安全等帮助;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在异地的人口集聚,又可以强化这种关系网络,更好地发挥关系网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政府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网络的建立架桥铺路。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劳动部门要很好地利用政府的资源,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牵线搭桥,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网络。比如,通过签订和执行劳务合作协议,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基础。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及新的就业地区和岗位的开发和拓展时期,政府更应该主动承担市场开拓和关系网络搭建的责任,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架桥铺路。
2.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网络建设中的纽带作用。实践证明,在起步时期,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构建中往往是起主导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主要地只能是提供公共服务,更多的工作需要由市场来完成。如图1所示,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可以在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者、待转移农村劳动力与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劳动力使用者与已转移出来劳动力等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帮助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找到就业岗位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指导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劳动力使用者的用人要求;协助劳动力需求者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并使他们进入一个关系网络,成为网络中的成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发育起来,并不断成熟,成为广大劳动力供给者和劳动力需求者信任的组织。
3.利用传统文化优势搭建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网络平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非常重视亲情、乡情等,人际之间是一种“差序格局”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特点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网络平台中,只要对其加以有效运用,可以起到其他因素无可替代的独特的推动效应。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要客观认识、充分把握传统文化下的人际关系模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网络建设的作用,在必要时,因势利导加以利用。
4.正视关系网络及人口集聚可能带来的问题。在充分肯定关系网络和人口集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其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引导准备转移和已转移出去的劳动力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另一方面,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要加强外来劳动力的管理,既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承认外来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又要对外来工进行合法有序管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所在地的生活、工作环境,并对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打击,达到惩戒和警示的双重效用。另外,还要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协作关系,互换信息,共同合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以有效疏导和管理。
注释:
①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② 申培轩:《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③ 《2004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200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