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开放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始终对外部世界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是站在世界形势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他的许多论著中,他对对外开放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1936年初冬,毛泽东在保安与斯诺谈论中国革命与世界事务时说:“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那么,外国正当贸易利益就可享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不是一件能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的事情,而必须要许多国家来参加。我们巨大的潜在生产力用在各方面的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全世界文化的水准。”〔1〕在这时,毛泽东表明了同友好国家进行互助互利的贸易,“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思想。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21条中指出:“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等。”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提出了对美国开放的主张,1944年在延安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的多次谈话中毛泽东表示:“中国战后的最大需要就是发展经济,但中国缺乏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的资本主义基础,希望美国能和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合作。”“中国必须工业化。在中国,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和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国和美国的利益是互相关联的。”〔2〕而且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在中国投资, 会使得中美双方在经济上“取长补短”将给中美双方带来经济利益,这表达了毛泽东想利用外资和科技发展我国落后经济的愿望。新中国成立之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3〕建国后,毛泽东对未来的建设道路作了深入思考,反复倡导向外国学习。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成熟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在这篇光辉著作中,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到60年代,毛泽东还表示:“如果需要,可以让日本人进来开矿办厂,也可以让华侨投资建厂,先让他们得利,规定期限,若干年后按期没收。”〔4〕到了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变化,毛泽东审时度势,改善同美国、日本等国关系,引进的大型和高科技项目、成套设备就有22项。可见,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由同外国人做生意,向外国全面学习发展到引进外资、兴办外资企业、全放开等,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贯彻。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在客观上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使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关系中断。在主观方面,五十年代后期我党和毛泽东指导思想上开始的“左”倾错误,六十年代的“文革”、“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我国经济逐步走上了封闭半封闭的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在实践中加以极大的丰富的发展,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宏伟蓝图,重新倡导和推动对外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的多次讲话就已闪烁了对外开放思想的光芒。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办法办,原有的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至此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所接受,并开始付于实施。“对外开放”是1980年8 月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时首次提出的,他指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不会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们主要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80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明确使用了“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一概念,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5〕1982 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把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正当我们的改革开放向前发展时,1989年4月发生全国性的政治风波, 风波平息后,国际国内舆论对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都表示担心,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策,不是开放得过头,而是开放得还不够。“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特区姓“社”不姓“资”。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十四大初步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大决策。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顶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巨大压力,顶住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攻势,把我国改革开放推向深入。可见邓小平首次系统提出“对外开放”光辉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它比毛泽东当年的对外开放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必然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特点
我们认真研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的思想,就会发现两者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方法,注重从中国基本国情入手,寻找经济建设的途径;都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等等。但是由于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处的时代不同,因此他们的对外开放又各有特色。正因为毛泽东时代的局限性,使他的对外开放理论不可能很好地付诸实践,也正由于邓小平时代比毛泽东时代更易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就使他的对外开放得到深入全面的发展。为详细准确地把握两者的特色,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
(1)在对外开放的着眼点上: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不一样的。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更多地是从政治上着眼,从统一战线策略角度来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而邓小平更多的是从经济上着眼考虑问题,他的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方针。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上,出于政治制度上考虑,毛泽东把希望更多地放在苏联。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说:“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必要的。”“我们的抗日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人民的援助。他们也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是休戚相关的……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的条件。”〔6〕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50年代,毛泽东的对外开放就不得不带有“一边倒”倾向,毛泽东说:“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7〕“在准备对苏贸易条约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 苏联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其范围和数量要有一个大概的计算。”当时主要只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陈营进行经济合作,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而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吸收外资等问题的考虑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到了六七十年代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连与苏交往大门也被人为关上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活动越来越少了。但中国不能没有朋友,这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为打开中国外交局面,扩大中国在国际上影响,摆脱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毛泽东在这期间的对外开放不得不较多的从政治上着眼,我们着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如朝鲜、越南、阿尔巴利亚、柬埔寨、老挝及亚非一些小国,援助这些弱小国家发展国民经济。正由于从政治上着眼多,因而忽视了经济效益,甚至在对外经济中滋生供给思想,不讲效益。这种非经济的对外开放观经不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冲击,它制约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邓小平总结毛泽东时代的对外开放经验时曾对外国客人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但是,他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8〕为此, 邓小平认为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9〕在这里邓小平把对外开放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联系起来考虑,把吸收外资、技术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他指出,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解决这个历史课题,一要靠改革,二要靠开放,通过对外开放直接采用现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用世界先进技术来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并迎头赶上世界技术革命潮流,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
另外,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方针的思想,自然比毛泽东当年的对外开放思想前进了一大步,也必然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邓小平说:“对内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两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到那个时候更不会变了。即使要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不会同意。”〔10〕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强国之路、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
(2 )在对外开放的内容和格局上:毛泽东对外开放前期主要是做生意,接受贷款,进行技术交流等,后期则主要是从经济上无偿的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搞生产,不是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多层次、全方位开放,这是由毛泽东的国家主权观决定的。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不光是同外国做生意、借贷款、搞技术交流,或者单纯性援助、更主要的是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搞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一方面利用外资、一方面引入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毛泽东本人虽然主张开放,由于当时国际国内条件的限制,他的对外开放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再加上毛泽东的主权观影响,就更不可能了。毛泽东的这种主权观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解放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封锁以及后来苏联的加紧逼债的切肤之痛;同时毛泽东也看到国民党政府一味的依赖外国资本造成的恶果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沦为外国资本家附庸的现实。这一切都使毛泽东对引进外资的可能性日渐怀疑,并最终持否定态度。正因如此,毛泽东对外开放格局上带有“一边倒”倾向,前期把重点放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后期把重点放在第三世界,在开放的内容上,毛泽东虽主张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11〕但是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总强调在自然科学方面,只“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学习“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等等,而很少几乎没有明确地说过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的先进之处,甚至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方面知识也是有限的,在实践中缩手缩脚。
邓小平排除“左”右倾思想的干扰,始终强调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不只是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一共三个方面。”〔12〕可见,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在开放的内容上,邓小平认为应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邓小平指出:“要尽力吸收外国的优秀成果。”〔13〕只要是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都要大胆吸收、引进、借鉴。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中,邓小平强调:“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它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14〕在政治领域中,他认为资本主义是腐朽的,但同时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譬如邓小平说:“资本主义制度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不论资排辈;现在我们正在推行的公务员制度就是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的进步因素的明证。在精神文明领域中,他主张要积极谨慎地批判吸收,要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如新加坡以严厉的法制手段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以政府官员的廉洁和效率著称于世的经验等等,我们都要学习。邓小平认为全方位开放不仅是对世界各国开放,而且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大。在邓小平的倡导下,1979年7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特区的创办是成功的,它推动了全国逐步开放的格局。在创办经济特区的基础上,邓小平又提出了开放沿海城市的设想,据他的建议,1984年5月4日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上海等14个港口城市,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途径,从此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1985年初中央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沿海其它规定范围内若干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这些政策使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区域。进入90年代我国大片内陆地区的开放问题引起国家的重视。开辟了许多“边境对外开放的城市。”在方式上邓小平主张大胆地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邓小平指出:要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15〕因此,他把外国资本家请进徕,搞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外资开办厂矿、发展企业,改进经营方式和学习管理方法、提高企业效率,收到良好效果。这样,对外开放十多年来,我们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包括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开放特点和功能,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地开放格局,这种开放的社会主义大市场,必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 )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上:由于时代局限性,毛泽东讲对立、斗争多,讲联系、统一少,为此不可能做到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一切合理的东西,对外开放程度是有限的。而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不仅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还讲它们联系和统一的一面。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时思想解放,行动大胆。
其实毛泽东是比较重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的,他曾经说过很有必要写出一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研究研究资本主义。在建国初,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保留一些资本主义成份,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必要补充,他说:“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16〕他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的一段时间,三大改造完成,他对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好的东西还是讲得较多,他指出:“不管美国人的也好,英国人的也好,日本人的也好,我们用得着的,我们就得跟他学。”〔17〕然而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他对资本主义态度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开始特别警惕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的危险性,在中国掀起一股“恐资病”要铲除资本主义,将他所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包括他曾经认为可以利用借鉴的东西都统统抛掉。特别是到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就更加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进步性;否定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存性,强调了这两种社会的较量和斗争。他的这种认识态度必将影响他对外开放的经济决策,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一切合理的东西。正由于他看到两种制度的矛盾斗争面多,他对对外开放抱的希望就不大。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在现时,这也是幼稚的想法。”〔18〕在毛泽东思维中对于同英美等政府开展对外贸易是不抱过多的希望的,因为他认为这些国家即使借钱给我们,也是“这些国家的资本家要赚钱,银行家要赚利息,借以解救他们自己的危机,并不是什么对中国人民的援助……”〔19〕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毛泽东一再提醒全党警惕帝国主义对我们的腐蚀侵袭分化瓦解, 号召我们不要忘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1965年1月27日, 他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无论本国的或者外国的都一样,只能批判地接受……特别断绝外援最好。”〔20〕尤其是“文革”期间我国长期将利用外资特别是直接利用外资这一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列为禁区,72年明确表示,“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21〕1974年我国外贸部重申:“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或同外国共同开发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资源,根本不会同外国搞联合经营,根本不会低三下四地乞求外国的贷款。”〔22〕因为他担心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就使我国当时对外开放处于低谷时期。
在历史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长期处于全面对抗,不仅加剧整个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动荡,也直接延缓了各自的步伐,对双方都不利,于是经长期较量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时期。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此新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比毛泽东前进了一步,不仅看到它们对立的一面,更多的看到其联系的一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且“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23〕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但是二者也有许多共性。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3 月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问时指出:“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24〕资本主义既有腐败的一面,又有可供我们借鉴的一面,我们不可能不加分析地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东西都视为资本主义,也不可能不加分析地把资本主义的东西一概加以否定和排斥,更不能简单地把资本主义看作已是一种腐朽的垂死的没落的东西。邓小平认为实行对外开放,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一些有益东西,吸收外资,引进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方法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相反,闭关自守会葬送社会主义。他不否认,对外开放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社会主义主体经济力量更大,且会取得更大发展,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事情并不可怕。为此,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解放,行动大胆。把对外开放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以理论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大胆而坚决探索,在改革中采取一些措施如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实行承包租赁,股份制,运行信贷,税收、价格、工资等调节手段发展经济,在过去是不可能触及的领域。还有前面讲的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的独创,也是社会主义通过对外开放而发展生产力的新尝试,也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突出成果。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衡量改革开放是非“三个标准”及“不搞争论”的观点。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是新事物,胆子要大些,步子要快些,错了不要紧,“错了就改嘛。”从而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4 )在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关系上: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时有点过分强调自力更生,这就影响了他对开放必要性的认识,开放意识紧迫感不够;而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与力更生统一起来,开放意识具有强烈的紧迫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几十年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坚持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我们事业就会发展,否则会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很早就十分重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抗战时,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国际援助,不,国际援助对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都是必要的。”〔25〕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他一再强调此原则,1958年6月17 日,毛泽东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其实争取外援的问题就是对外开放的问题。到六七十年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在对外开放关系上突出强调自力更生。而且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它仅从质态上规定了对外开放地位,缺乏量的规定。“为辅”则是不居主导。到底在对外经济中占多大比例就为辅是有弹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易操作,以为对外经济为辅就是愈少愈好。在一段时间里,正因为量模糊而导致片面强调自力更生,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不稳定,在“文革”中甚至中断。毛泽东虽然也认为对外开放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然而,由于他有点过分强调了自力更生,就妨碍了对外开放的大胆开展,影响了他对开放必要性认识。对外开放紧迫感不够强烈。
邓小平在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一方面他肯定了建国以来毛泽东主持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正确性。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事情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6〕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不靠自己是不行的。二是因为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经验,1982年5 月邓小平会见外国客人时谈到:“你们想了解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经验第一条是自力更生。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27〕他认为提倡自力更生,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但另一方面邓小平又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如果过分强调自力更生而忽视对外开放的话,我国就会停滞落后。邓小平认为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认为对外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他更多地强调了时代的发展特征,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我国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说:“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那种盲目的排外政策,把自己孤立于国际交往之外,是十分愚蠢的,明确对外开放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形势,尤其是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还在迅速发展,国际局势又处于风云变幻之中,我们遇到的挑战是相当紧迫的和严峻的。在此形势下,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行改革开放,迎接挑战奋起直追,“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6〕可见,邓小平的开放意识是强烈的。
其实,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二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是增强自力更生的重要手段;而坚持自力更生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创造自力更生的条件。我们要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以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对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透彻了解,大力倡导和推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毛泽东所倡导的对外开放,无论是在理论的深度上还是在实践的广度上,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领导下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找到正确道路。
注释:
〔1〕参见1988年7月1日《世界经济导报》。
〔2〕《党史通讯》1983年第20期第12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35页。
〔4〕《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4期第58页。
〔5〕《邓小平文选》第322页。
〔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22、161页。
〔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5页。
〔8〕 转引自田心《总设计师思想溯源—刘德福博士访谈录》《中国青年报》1993年2月16日第3版。
〔9〕〔10〕〔1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6、68 、32页。
〔1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2〕《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75页。
〔13〕《十二大以来》(下)第1177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6月。
〔17〕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4月28日。
〔18〕《论人民民主专政》《选集》第4卷第1474页。
〔19〕《毛泽东选集》第1363—1364页。
〔20〕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1〕〔22〕《中国对外贸易》1974年第1期。
〔23〕〔27〕《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第297、361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10页。
〔25〕《介绍一个合作社》第86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28〕《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第23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毛泽东论文; 邓小平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