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程的实验研究_活动课程论文

大课程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研究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津市上海道小学是一所具有优良改革传统的实验型学校。从80年代中期以来,顺应现代大社会、大科学、大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本校教育改革的经验和优势,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课程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是对该项实验的一个概要总结①。

一、大课程的本质、结构与优势

传统的学校课程受小社会、小生产、小科学观的影响,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存在许多落后的观念和缺陷,从而造成课程结构上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发展;只重学科内容,忽视活动内容;只重社会需要,忽视个性发展;只重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的种种弊端。我们把这种课程叫做“小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一大趋势,产生了大教育的新观念。大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对课程结构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这就是变“小课程”为“大课程”。大课程是以现代化社会、科学与教育为基础,以现代化开放型、多样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为培养目标,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结构。在结构构成上,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学科课程,指以各门学科知识为内容而编制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科学文化的再生产;活动课程,指将合乎学生发展的本性与需要的相关活动系统地编制起来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机会,实现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隐性课程,指以学校系统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而构成的教育内容,这是一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这三部分构成的大课程使课程的内容由学科拓展到了活动,由书本、课堂拓展到了整个教育环境,因而形成了一种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最优化条件。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改革经验,我们认为大课程具有如下几个优势。

第一,它有利于在课程编制与设置中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如果说学科课程、隐性课程更多地反映社会需要的话,那么活动课程则更多地反映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弥补,有利于使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所以,大课程有利于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第二,它有利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去设计相应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使学生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接受和谐一致的教育影响,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健全、和谐的个性品质。

第三,它使课程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单一的学科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基本上是属于“静态”教育。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则更多地是“动态”教育。把三者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条件。

第四,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大课程中的活动课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和进行的活动,其中教师主要是协助者、指导者,而隐性课是学生自己感知、理解的课,所以,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体现和发展。而活动课所提供的丰富性和广泛选择性,为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新型的大课程比小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大课程的实验设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着手设计实验,把大课程引入到学校的改革实践中。

(一)实验的目标与假说

1.实验的目标

(1)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大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就是确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之间的比例关系,探讨显性课与隐性课的和谐统一。

(2)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包括管理水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把学校办成现代改革的先进示范校打好基础。

(3)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和谐和充分的发展,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与个性品质的发展作为重点,为培养现代开放型、多样型和创造型人才打好素质结构基础。

(4)探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总结出理论性和操作性结合的科研成果。

2.实验的假说

我们根据有关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提出的假说是:实施包括学科课、活动课和隐性课在内的大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比原来的常规课程在实现目标上效果更好。假说中反映的实验自变量是“大课程”,因变量是前述的实验目标,大课程与实验目标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教育观

(1)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观点。大课程整体改革实验,首先涉及整体与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关系问题。我们把实验分为两个大的整体及其各种部分:一是把学校、家庭、社会视为一个大的整体,把由这三个因素提供的教育内容称为一种大课程,这就需要处理好这种意义上的大课程整体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是把学校作为一个大的整体,把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视为有机的部分,要处理好这种意义上的大课程整体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需要从大课程的整体结构上创造一种教育合力,这种合力比各部分单独发挥作用的总和要效果大得多。所以,我们从内外部整体课程体系的教育合力上下功夫,引进实验因子。

(2)关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关系的观点。我们的实验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是基础,个性发展是建立在全面发展之上的,而全面发展又离不开个性发展,并且通过个性发展来体现。全面发展体现学生是做一个合格的人,个性发展体现学生是做一个主体的有创造性的人。这一原理指导我们在实验中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个性。二是关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途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社会、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青少年阶段,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关键是拓宽学生的活动的广度和加深交往的深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个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创造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原理。

(3)关于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学校课程要有科学的思想或理论的观点,就是强调课程在体系结构上要做到综合、系统。马克思曾经批判资产阶级对工人子女不给予系统的课程教育,只给予对为他们赚钱有用的课程教育。列宁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课程、系统课程的教育,要求用人类一切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这一思想指导着我们在实验中对各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努力做到综合、系统。

2.自然主义探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②

这是我们实验所依据的主要方法论。我们认真学习了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坚持实验的整体性设计,坚持实验者与被实验者和谐相处,默契配合,坚持价值实现与研究探索相结合,坚持用多因、综合因来产生多果、综合果。这既是我们实验的指导理论,也是我们对整个改革实验的体会。我们进行的这种自然的整体改革实验,只能坚持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不是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这一实验方法论为指导,适合我们实验的需要。

3.当代有关的最新的课程理论

其中包括大科学的一些思想理论、隐性课程理论等。科学知识与课程关系密切。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大科学思想理论对学校的课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内容是:大科学强调各门学科的渗透和交叉,所以,它影响着课程结构的变革,呈现出各学科课程的相互联系和融合;大科学强调各门学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它影响着课程向灵活的综合化方向发展;大科学强调知识与获得知识的活动和方法统一,成为科学内容的一部分,它要求许多学科不仅讲知识,而且要讲科学活动和方法,这一点影响着课程体系是学科与活动的结合,是学与做的结合。我们进行大课程体系的实验,不能不以大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

隐性课程的实验是我们大课程体系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必然要以有关隐性课程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在这方面我们广泛搜集了资料,掌握了隐性课程的有关概念、结构和功能,用这些知识作为指导隐性课程改革的依据。

(三)实验因素的操作分析

本实验的总体因素是大课程体系,在实验中需要把大课程体系进行具体的分解,为此,我们把大课程体系分解成三个有机联系的构成部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进而我们又把学科课程分解成四个部分,做到“四个适当”:适当压缩基础学科的课时,但减量不减质;适当加强基础学科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低年级开设说话课、唱游课,低中年级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书法课,从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各年级开设手工课;适当提早在不同年级开设较深层次的课程,一年级起开设自然课,三年级开设信息课,四年级起开设电子计算机课;适当开设综合课程,从四年级开始设置社会常识课。这些操作性的变革安排使学科课程改革变得具体可行。

对于活动课程,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常规性活动课,例如升旗、晨训、晨检、大课间群体活动等;综合性活动课,例如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校内的大型的综合的活动;补偿性活动课,例如英语口语、趣味数学、阅读写作等;尝试性活动课,例如兴趣活动、特长活动,涉及科技、生物、器乐、计算机等;发展性活动课,分科技类、劳技类、文体类等活动。

对于隐性课程,我们抓了四个具体内容:学校物理环境的美化和文化化,人际交流,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等,为学生发展创设一种富有现代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对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各具体操作部分,我们又分别赋予了具体的数量与质量的规定,并构成教学计划表。这样,就使课程的改革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落实下来,纳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

(四)实验的模式

本实验采用自然实验的模式,从一至五年级随机选择两个班,分别作实验班和对比班。采用始测和阶段末测的方法。

三、大课程实验的实施

大课程实验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抓了三点。

(一)转变观念,掌握技术与方法

观念是行动的驱动者和指导者。观念更新是实施大课程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请有关专家对全校教师分专题进行系统培训,讲现代社会大科学、大教育的新思想、新理论,并结合本校教改实际,认清进行大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同时,让每位教师掌握实验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例如活动课的组织与管理方法、电视教学技术、校园物理环境的美化与变化技术等。只有用新观念武装和掌握了应有的技术和方法,教师才能自觉积极地卓有成效地完成好实验任务。

(二)狠抓实施设计方案的落实

实验设计方案是整个实验的具体反映。只有把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去,才能完成实验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向教师反复讲解实验方案,并组织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设计落实计划。由于教师对方案理解、把握较好,对自己的任务明确,所以,整个实验的实施就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三)不断总结反馈,不断调整与改进

实验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要使实验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必须不断总结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除了即时性的总结反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曾进行过两次大的总结反馈。两次总结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实验的方向,坚定了信心,并使我们的实验在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总的来看,每一次总结反馈,都使实验获得一次调整和改进,攀上一个新台阶。

四、实验的效果

本实验历经10年,中间进行过三次比较大的效果检测。限于篇幅,根据检测结果处理而产生的各种图表略去,这里仅从大的结论方面进行概要说明。

(一)学校初步形成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三类课程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来说,二者的比例关系在低年级应为1:1,在中年级应为1:0.8,在高年级应为1:0.6。也就是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活动课程呈递减趋势,学科课程呈递增趋势。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心理特点。在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活动的特征较高年级表现强。二是学科内容特点。在低年级,学科内容生动、浅显,任务不重,占教学时间少一些;到高年级,学科内容抽象、概括,任务重了,占教学时间多一些。而隐性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例较稳定,但内容变化较快较大,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应根据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目的和内容的变化,做出及时的相应的变化,以使三者之间和谐统一。

(二)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实验之前,我校只是一所普通学校。经过10年的改革实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变成市区先进学校,获得了市级、国家级多种荣誉称号。

(三)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大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学习过程主动、活泼,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学习质量,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获得了较快发展。对此,我们采用美国托兰斯创造性思维品质测验和威廉斯创造性个性品质测验,对三至五年级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进行始测和阶段性末测,结果分别反映在表1-6中。

表1 三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思维品质测验成绩

表2 四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思维品质测验成绩

表3 五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思维品质测验成绩

表4 三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个性品质测验成绩

表5 四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个性品质测验成绩

表6 五年级实验班对比班创造性个性品质测验成绩

从表1-3来看,始测中,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成绩差别不大,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在阶段末测中,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精密性和独创性及总成绩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差异。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在始测时,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四个品质分数无多大差异,而在末测时,四个品质的分数及总成绩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表6是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中测(即实验一年)和末测。两班成绩即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实验的进展,到阶段性末测时,一直保持着这种差异,并有加大的趋势。这些均表明了实验的效力。

实验也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1993年毕业生考入市重点中学的占46.9%;1994年考入市重点中学的占51.5%;1993年在区高年级学科竞赛中,我校在5个学科中均获团体冠军,1994年又获得了3个学科竞赛的团体冠军。同时,学生多方面才能、志趣也得到了充分发展。10年来,在全国性写作、计算机、科技、文艺、体育等专项比赛中,我校获奖的学生达1400多人次。有的学生制作的科技发明获得了国际金奖。

(四)在实践效果显著的同时,也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10年来,教师、干部撰写、发表的论文、经验总结共208篇,其中178篇获区级奖,23篇获市级奖,7篇获国家级奖。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大课程论的实验研究》,于1992年出版;《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改革系列丛书于1995年出版③。

注释:

①详细、系统的总结已撰写成20万字专著《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交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②关于此,我们主要以〔美〕格巴、林肯合著《自然主义探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为参考资料,此文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③关于本实验取得的理性认识,限于篇幅略去,参阅《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标签:;  ;  ;  ;  ;  ;  ;  

大课程的实验研究_活动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