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论文_郑中明

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煤矿企业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强化培训,使煤矿达到并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1煤矿安全风险管控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从而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煤矿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加以识别,然后评估每种危害危险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1.1危险性辨识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输入。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企业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要预防和控制煤矿企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 。

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1.2风险评估

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程度分析图法(MES)、危险指数方法(RR)、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风险矩阵法是根据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R= L×S,式中,L 表示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 表示危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R表示危险源风险值。比如采用采用风险矩阵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评估,风险值在1~8分为低风险,9~16分为一般风险,18~25分为较大风险,30~36分为重大风险。评估参数可见表。

通过风险评估,辨识出煤矿存在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1.3风险控制

针对辨识出煤矿存在的险制定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建立矿长、分管负责人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有专门的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资金有保障。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2.1隐患排查

煤矿隐患排查坚持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岗位动态排查,班组班排查,管理、生产技术和安检人员日排查,区队(车间)、科室周排查,矿月排查。制定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矿各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区队每周对辖区、工作范围的事故隐患开展排查。班组每班组织辖区、工作范围的事故隐患做到自查自纠。岗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2.2隐患分级治理

依据事故隐患的等级实施分级治理,并根据事故隐患的级别及种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重大事故隐患和A级隐患的治理,必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制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限期完成治理;B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治理方案措施,限期完成治理;C级事故隐患,在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煤矿区(队)、业务部门及时治理。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必须按照隐患排查“五落实”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到位,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挡、无缝隙”,扎实有效地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大事故隐患和A、B级隐患应当在煤矿井口显著位置悬挂警示牌,C级隐患应当在进入工作区域或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警示牌。警示牌应标明事故隐患的存在地点、隐患主要内容、停产区域、治理期限、治理和验收责任人等内容。实行分级指导督办机制。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等级在其治理过程中实施分级跟踪督办。

结束语

通过强化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切实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参考文献

[1]王宗祥.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探讨[J].新商务周刊,2017,(13):149-150.

论文作者:郑中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论文_郑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