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堤防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河道工程免于洪水的侵袭,是河道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管理力度,可以增强工程洪水抵御能力,降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确保工作以及生活顺利运行。所以,做好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应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河道堤防;质量管理;施工技术
河道堤防工程是河道工程防御洪水的关键屏障,是河道工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提高河道堤防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科学有效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是防御洪水侵袭、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人民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在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程的失败,因此在施工过程必须要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和准则进行。
1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1.1严格会审图纸
在对工程进行施工前,首先应当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核,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技术与质量上的问题。各相关人员在熟悉施工图纸后,要认真研究、处理设计施工工序,从而使工程施工可以有序、顺利进行。会审图纸应当要求多方参与,征求各方的意见与建议,对设计目标和施工应用技术进行优化。
1.2堤体填筑的管理
河道堤防工程主要用来阻挡来自于洪水的侵袭,而堤体作为受到水流冲击的主要部位,需要保证其质量。对于堤体填筑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堤身填筑结合面的处理。彻底清除上下层铺土之间的表面松土、砂砾和其它杂物,保证湿润均匀,不留白、无积水,深度与密度等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施工;(2)堤身填筑卸料及填筑的管理。在施工前,要检查堤身填筑材料,检测其是否符合达到设计目标,卸料时应当根据规范,压时平料,均衡上升,施工面应当平整、上下层的分段位置要错开,铺料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1.3堤基、岸坡的管理
堤基对整个堤防起到了支撑作用,堤基和岸坡共同组成了堤防的重要基础部分。由于在河道工程日常的应用中,堤基和岸坡并不在表面,造成人们在对工程进行维护时,容易忽略二者的结构质量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堤防结构质量不达标。所以,对堤基和岸坡的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中务必按照规范与工程设计施工,及时清除堤基表层的腐植土、泥炭、细砂等杂物,坡率需要满足设计要求,不能出现急聚变坡和后坡,不能将岸坡清理成台阶。
1.4工程外观的管理
河道堤防工程的外观一方面影响着整体美观度,另一方面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做好堤防工程外观的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结构的质量可以达到工程质量标准。河道堤防的工程外观应当是整齐,五条线清晰,其中包括:坝顶的两条线,坝脚、马道和盖重的一条线,坝的坡面应当顺直、平整,在测量时要做到放线准确无误。
1.5工程质量检查
通常河道堤防工程的检查工作划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是指在每年潮流前后、汛期前后时期检查河道堤防工程。工作人员重点检查河道的主要堤段,检查其是否出现受损。不定期检查是指洪水、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后,工作人员检查河道堤防工程,查看其是否出现受损,并及时把受灾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及时开展河道堤防维修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性检查主要是对堤防工程的危险段、危险工程、工程变化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要素包括洞穴、裂缝、滑坡等等,还要检查河堤沿岸的树木、石块的状态是否异常,及时上报、采取补救措施。
1.6应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
要及时掌握堤防工程和险工护岸的动态情况,应用新型堤防安全检验仪器、物探裂缝仪器等,提升河道堤防的质量。及时处理河道堤防中的风险隐患,对基础防渗工程进行合理、科学地改造,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运用到河道堤防工程质量管理中,实现河道堤防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自动化、高效率。
2河道堤防工程的施工技术
2.1土料开采技术
尽量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可以采用机械施工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沉降量,同时还能让填土工作全面落实。借助挖掘设施来落实土基挖设工作,直到挖掘的土壤满足施工标准,之后把之前准备好的砂砾料分层填入到土坑中,分层进行压实。从操作角度上来说,该操作具备一定的简便性,但是其是该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
2.2堤坝防渗技术
第一,排渗减压沟技术。通常情况下,地基框架主要以二元层次的双层地基位置,在开展防渗工程施工工作时,填埋的土层厚度不满足施工要求,并且透水性比较低时,可以在堤防两侧位置安置排渗沟,并且深度应该进入到砂层,这样才能减少承压水头,防止砂沸管涌现象出现。对排渗沟设定位置,应该将其安置在堤防背水侧坡脚位置,填充的材料应该以满足施工需求的粗砂砾石为主,对于接近排渗沟底部位置,应该安置放穿孔,这样可以在落实堤防排渗工作时,能够将排渗沟安置到堤内坡位置处,采用水平排水的方式引出渗流,从而达到排渗的效果。第二,减压井技术。通常情况下,在堤岸坡脚比较单薄的位置建立减压井,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尽量不应用泥浆当作护壁,这主要是因为在泥浆加入之后,将会影响排水效果,注重钻孔分布状况,如果井管安置在细粉砂土层中,不可以应用开孔管,否则将会导致大量泥沙进入到井管中。
2.3堤防堤身填筑施工
在筑堤前需要清理堤基,把位于堤基范围之内的杂草、树根、淤泥、腐殖土及不合格的土壤清理干净,确保分层碾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填筑堤防可采用后推法,即将施工材料卸载完毕后,使用推土机把施工材料分层推入堤基中,在把堤身的全断面填筑完后,还要处理堤防施工中的修坡,修坡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坝顶高是否满足设计标准、堤防是否达到防洪要求。
2.4堤坝防护技术
河流迎流位置出现滑坡的几率相对较高,给堤防整体安全性带来影响。抛石护岸主要应用在崩岸抢险工作中,但是由于抛石抢险只能处理一时之需,在抛石层内部依然存在紊乱水流掏刷等现象。所以,这就要求采用垫层以及滤层等方式,提升抛石层下泥土的平稳性。人工铺砌块石主要是将开采的石料进行合理应用,常见的砌石方法技术有单层铺设护坡,其主要是把大体积的石块整齐排放,之后将小体积石块填入到缝隙中,利用沥青等材料将石块砌入到细缝中,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结构。
结论
建设河道堤防工程旨在利用自然界馈赠的水资源、规避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产、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河道堤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应用等工作,不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从工程整体的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出发,保证河道工程堤防工程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松.刍议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和维护[J].河南科技,2015(22):148+151.
[2]李文生.简议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114.
[3]宋朝辉.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124-125.
论文作者:王首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堤防论文; 河道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渗沟论文; 工作论文; 洪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