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影响论文_刘奎红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NR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缩短ICU入住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疼痛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需要面对疼痛这一不良反应,术后疼痛不仅会促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而且会将其住院时间延长,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1]。研究显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来源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以1:1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21±4.2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05±4.12)岁。100例中其中30例为心肌梗塞,15例不稳定心绞痛,10例为癌性疼痛患者,9例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为术后患者,全部患者神志,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均可作出客观评价。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疼痛护理,具体为:(1)评估患者疼痛。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且将患者的疼痛评分等级作为依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镇痛治疗与护理。(2)疼痛宣教。大力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将其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感减轻,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疼痛可能会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以便于在患者出现征兆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对其进行合理处理。(3)生活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环境影响,所以要确保病房内的安静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确保其能够保持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将其痛苦减轻。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为:(1)一般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某种情况下还可能有谵妄出现。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深入性的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针对性疏导患者情绪,帮助其树立起康复信心,促使其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疼痛。(2)心理护理方式:①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在病房内播放相应的音乐,以此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而缓解其疼痛感。②松弛疗法。指导患者将保持注意力集中,然后再将全身肌肉全部放松,以此来将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提高其疼痛耐受力,促使其通过规律性的放松来将因为疼痛引发的肌肉疲倦与肌肉紧张程度降低。③想象指导。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想象自己处于某一意境或者风景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其疼痛减轻。在对患者进行想象指导之前,最好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的松弛运动与规律性的呼吸运动。(4)规律性按摩。指导将双眼注视于某一个定点,嘱咐其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对物体形态进行猜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环形按摩,以此来减轻其疼痛。(5)深呼吸。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先采用鼻子进行吸气,然后将气体从口腔中呼出,一致重复进行,以此来达到放松身心、缓解疼痛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NRS(疼痛数字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0-10来代替文字,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一条直线分成十段,根据0-10来评估疼痛程度。10分表示剧烈疼痛,0分表示无痛。

其次,对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ICU入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之后,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进行表示。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NR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术后疼痛治疗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2]。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通常需要承受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严重的情况下会丧失自控能力,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交流,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对其康复会造成严重影响[3]。所以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术后疼痛心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此来缓解其术后疼痛,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是十分必要的[4]。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要对其疼痛程度进行正确评估,因为患者的疼痛认知程度不同,评估标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生活中,要对患者进行鼓励,通过各种方式来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包括音乐疗法、松弛疗法、想象指导、规律性按摩以及深呼吸等,以此来促使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NR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增加,使其明白疼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促使其能够对疼痛程度进行正确评估,进而为医生用药提供更好的依据,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将其各种不良症状有效改善,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将其ICU入住时间缩短,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夏梦君.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426-426.

[2]张静.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90-192.

[3]沈晓娜.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13-113,116.

[4]李凤菊,王姣平,周欣欣等.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95-2697.

论文作者:刘奎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影响论文_刘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