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呼唤“处处”相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研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校”科研管理应该是一种高“效”的科研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内应建立畅通的管理机制、营造宽松的服务环境。具体到作为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科研处,其日常工作在校内左“邻”右“舍”(教处、人事处、财务处、外事处、研究生处、设备处、总务处)各有关业务处中运作应该能左右逢源,形成一种处与处之间息息(信息)相通、配合默契的科研管理模式。“处处”相通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科研管理处处出效益的前提。
一、“处处”求通的职牵与责连
科研处与其它各业务处在工作职责上牵连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看看下面经常与科研处相联系的人、事和机构,这一点便显而易见。
首先,在校内与科研处常打交道的人除了专职科研编制的科研人员外,还有与教务处关系密切的教学编制的兼职科研教师、时常光顾研究生处的博士导师及在职或在读的博士和硕士。这些人的工作安排、职称晋升、及其它后顾之忧又是人事处、总务处的主要职责范围;其次在校内与科研处打交道的事主要包括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涉及财务处)、科研设备(涉及设备处)、科研成果、科研育人(涉及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涉及外事处)等有关的各种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也涉及其它众多的业务处;还有与科研处打交道的机构又有涉及教学部门的跨系所综合研究所、涉及设备处的各级重点实验室、涉及教务处的各类重点学科、涉及研究生处的博士点与硕士点。由此可见,由于科研管理的5M要素(人Man、材料Material、设备Machine 、 经费Money、事件Matter)的牵连, 导致校内处与处间工作职责产生了众多的交叉与渗透。
另一方面,牵连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至使处与处在职责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近年来国家各级各类的跨世纪人才培训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择优资助、博士基金等以人为对象的科研资助,上级主管部门下文时也时常举棋不定,一时发文给人事处(如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外事处(如国家留学基金)、研究生处(如博士基金),一时又发文给科研处,有时为了慎重起见,此类人才项目申报通知国家直接下文到学校,然后由校办再转发校内主办的职能处。象这种职责高度交叉、处与处间职责界限日渐模糊的现象在今后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将会是有增无减。
随着这种职责牵连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与繁度必将接踵而来。许多工作仅靠科研处必然是势单力薄,各业务处必须齐心协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才能胜任新的任务的要求。因此建立“处处”相通科研管理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二、“处处”相通的互利与共益
1.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辅相成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许多教师看来科研处与教务处是学校相对独立的两个业务大处,教学编制与科研编制在高校分得很清,两处之间业务上不仅来往少,而且有点相互对立与冲突。其实两个处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对立与冲突也是完全可以扭转的,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新近建了3个可容纳500多位学生上大课的多媒体大教室,制作了10门全校公共课的多媒体课件,选择最先进的教材、集众人之智慧和技艺设计课件,安排优中选优的授课教师。同样的课程内容课时可以大大压缩,其效果不仅不受影响而且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如72个节课时的英语课内容,多媒体教学软件10节课即可授完。此举随之而来的是公共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资源的节省。教师可腾出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从事各种科研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各种工作技能,同时利用科研成果更新知识和教材,形成教学、科研相辅相承的良性循环。此教学改革之举,一反过去教学与科研争教师的常态,并以实际活动支援科研队伍的充实与壮大。
这一科研受益于教学改革的例子启示我们:借教务处之力,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益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科研处与研究生处通力合作能互相促进。相对其它各处而言,科研处与研究生处共同语言要多得多。一方面,博士导师是科研的学术带头人,博士、硕士是科研活动中的骨干,博士点、硕士点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科研育人(培养高层次的博士、硕士)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源泉之一,是科研创造的最佳时期,是科研上水平、出效益的重点依靠对象。研究生处对博士、硕士和博士点、硕士点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博士导师、硕士导师;科研育人都应是科研处与研究生处共同的职责,两处应该通力合作。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处对硕士导师、博士导师的任职评聘都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档次方面的硬条件规定。无疑这种配合是科研管理中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吸引大批硕导、博导坚持从事科学研究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科研处各类科研资助均应向他们倾斜,同时研究生处也应该对他们的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有些省市或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办不是挂靠研究生处而是与科研处合署办公,其原因大概亦出于此。
3.科研处与外事处通过优势互补,可以为学校科研工作早日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即将到来的21世纪最大的特点是一切都走向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科教也要国际化。科学研究跟踪国际前沿、科研成果打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等等,这虽是科研处的职责管理范围内之事,但已不是科研处力所能及的工作,科研活动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还必须借外事处一臂之力,外事处也应调整职能适应新的形势。在外事活动中外事处有其往来的各种渠道和关系,有熟门熟路的先天优势,外事处可以站在国际高度,为学校在国外物色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学校引进国际人才改进教师队伍的素质;可以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促成学校科教面向世界,让校人开阔眼界;可以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牵线搭桥;可以为学校外派教师出国深造与培训开通渠道;可以为学校申报和完成重点重大项目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研究基地。科研工作加强与外事工作的联系可以使科研处工作的开展能站在国际的高度来分析、处理和评价各类学术活动。科研处应充分利用并开发这种优势,为学校科研早日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4.科研处与设备处互相支持,可以提高科研效益。科学研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与科研设备打交道,而科研设备时常左右科学研究的进展和速度、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设备处从科研设备的论证、购置到使用、维护、开发、改造的每一程管理都围绕着为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展开。应该说设备处对科研处的支持向来是全心全意的。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无形的但却是有效的支持可能还鲜为人知,如:在科研立项中,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等于拥有先进的科研手段,它可以为立项取胜增加一玫有份量的法码;拥有大型、贵重、稀有或独有设备将是单位科研实力、科研条件无声的广告,可以吸引和会聚大量的同行或相近学科人才。物(设备)引类(同行、同类、相近领域人才)聚。实验室有好的设备则名、科研人员因此而灵(一则出科研灵感,二则得灵通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建立在合作使用某台设备为基础上进行。设备资源共享有利于结交同行、联姻研究方向,同时避免科研经费重复开支,减少科研投入,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益。因此完全可以说,设备处对科研处的支持还大有潜力可挖。
5.科研处与财务处联手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科研经费连接着科研处与财务处,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既符合财务规定又满足课题的需要,因此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两处齐抓共管的事情,由于财务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科研管理动态信息,科研经费管理不失为一种运用经济手段对科研活动进行调控、激励的有效的科研管理手段,它可以使许多的科研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科研处应根据科研经费开支的财务报表及时捕捉与分析数据的变化、掌握课题的进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财务处也应该及时反馈信息,以防误失管理良机。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用科研经费设置奖惩金、课题完成保证金等;对科研目标管理要求进行数据化处理,设计由科研课题组保管的科研经费管理本,设计时应尽量一本(经费管理本)万“理”(理顺方方面面的要求),以求一本万“利”(使主持人心中有数、主管部门一目了然,便各类统计;利各级监控;益各级管理)。在科研经费本上可列出项目合同书或研究计划书的经费开支预算内容,以及由此及有关的经费管理条例为依据而设置的某些开支限额规定表。将科研管理的诸多指标分解到项目的各种开支中,通过对支出数据的调控,实现数字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前提。
6.科研处与人事处的沟通能形成“人事处挖人有术,科研处用人有方”的局面。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因此科研处必须要与人打交道,自然就脱不了与人事处的干系。随着国际国内人才争夺战的全面铺开,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国际人才已成为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国内大规模的裁员,日益活跃的人才流动,这些都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布局和稳放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面对这种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今后科研处与人事处需联手之处将会越来越多。如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进行、学术骨干深造培训的布置、知识更新、技能充电、科研人员合理流动的运转、“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政策的实施、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等等,这一举一动都需要人事处的参与和支持。人事处的工作性质和职能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拥有人才的战略眼光主动出去物色人才、安置人才并督促各部门使用好人才。科研处与人事处在人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应该形成一种“人事处挖人有术、科研处用人有方”的局面,达到人事处解决后顾之忧,科研处提供用武之地效果。
三、“处处”不通的近忧与远虑
由于各处职责交叉与渗透,如果处与处不通气,可能会出现:重复劳动;势单力薄难以胜任或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主办协办职能处不明而相互推卸;好事抢着干难事推着办;系、所面对来自不同处的大同小异的各类统计与报表重复劳动,大声抱怨;科研人员在各职能处上下穿梭;学校为要一个数据、教师为办一件小事四处周旋。一场耗时耗力费钱的校内机关办事马拉松运动会将会无休无止日复一日地循环往复。职能部门的不通气相当“处处”管理为“处处”设障,直接受害的是学校的科研人员,间接受害的是学校。最终形成一种妨碍学校发展、阻碍科教进步的恶性循环机制。成为高校发展的绊脚石,而失去“处处”存在的意义。
四、“处处”开通的形易与实难
高校各业务处是学校管理的各个子系统,在学校实现既定目标方面各业务处是一脉相通的。整个学校的运作应该一盘棋考虑和规划。“处处”相通应该是从战略到战术、从领导到部下的全方位相通,包括:思想沟通、信息畅通、关系疏通、运作连通,应该是时时事事处处相通。应该说“处处”开通的操作并不难,因为一般高校的各业务处都同楼办公或近楼办公,并由同一校长主管,且实现了电脑联网,相通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但是,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责、权、利、功、过的界定难,因此要实现“处处”相通仍将会困难重重。
可见,要真正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益,仅在科研处单方面的职能范围内下功夫、做文章、挖潜力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在“量”的方面取得一些进展,要在科研管理效益方面取得“质”的进步,还必须借助科研处周边的校内其它相关处的支持。借其“臂”为己添“翼”,实现科研管理“质”的飞跃。应该觉悟到科研管理工作的眼界放宽到处(科研处)外、目标瞄准到国外、超前到21世纪是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对科研管理工作者们新的要求。科研管理只有“处处”相通,才能为科研工作“处处通”开绿灯,使高校的发展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