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_罗万霞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八中学 266000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要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自信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数学情境一般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情境设计

教师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关注和积极探索数学情境的设计,积累了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望同行指正。

一、数学情境设计的必要性

1.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观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2.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数学学习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二、数学情境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表明,学生对学习具有三个显著倾向:

1.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

2.对掌握主动权的知识很感兴趣。

3.对学习具有鲜明的情感。

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特别注意这三点,要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果子的成功之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并使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数学教学情境的几种类型

1.数学问题情境。即通过一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如在“负数的引入”一节,可设计如下情境: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的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都是0分。四个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每个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与同伴交流。

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大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急切地想给每个队打分,但是有的队答错的题比答对的题还要多,他们得多少分?应如何表示?学生们陷入了认知冲突,这时负数的引入已水到渠成。

2.数学故事(或数学历史)情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赞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数学情境。

3.实验情境。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是使他们去动手操作。通过设计的实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等活动,把数学知识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4.活动情境。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游戏,构建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情趣。如在学习完“有理数的运算”一节,如何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24点”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有理数的运算,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能创设出一个好的数学情境的话,可以说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思考,细心总结,不断积累,逐渐优化,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明华 《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书臣 《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罗万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_罗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