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儿童阅读的支持因素_读书论文

创造适合儿童阅读的支持因素_读书论文

营造适合儿童阅读的支持性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适合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戏曲史家、教育家赵景深先生曾形象地描述冰心小诗给人的审美感受。他说,读《水浒》应该摇着蒲扇,读《红楼梦》应焚清香,而读《繁星》应在月明如水的静夜,坐在海边的石上,对着自然景色细细地读,与涛声相和。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先生曾反复强调《西厢记》要讲究读法,他说:“《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么介绍学生在他们名为“思考之室”的阅览室里阅读的情景:“设在被白雪覆盖的果园中间的明亮舒适的房间,傍晚的暮霭,繁花盛开的草木,树叶的轻微的沙沙声,晚霞——这一切都加强了审美的感受性,加强了词的美感。”

      这些,说的都是阅读环境的作用。

      阅读活动是“读者—读物—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阅读者,影响着阅读的情绪、进程与效果。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焕发并保持儿童阅读的兴趣,也能促进阅读的顺利与高效。

      阅读环境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即外在的物理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内外两个方面的协同配合,能更有效地对阅读者和阅读活动产生良性的作用。这里着重介绍外在物理环境的营造。

      一、立体式的“书环境”

      儿童阅读,首先需要适合而健康的读物,要让书籍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伴侣。因此,学校、班级、家庭要努力为学生辟出藏书和阅读的专门空间,进行适当的布置和装饰,做好“书馆—书架—书角—书房”的阅读环境立体式建设。我们要鼓励学生间互相交换藏书阅读,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藏书,布置自己的小书房,在学生中传扬爱书、藏书的风尚。

      二、虚拟书架

      很多班级都建有小小书架,陈列班级同学从家中带来的藏书,供全班同学借阅分享。但是,班级教室空间有限,能陈列的书籍有限,为此,我们建立了班级虚拟书架,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指导学生制作书目单。在纸上列出自己最想借阅给同学的5本书的信息,大小为半张A4纸。书籍信息包括书名、体裁、作者、出版社、一句话推荐语。这些书目单张贴在教室的专门位置,供大家选择。学生选定后可向书籍主人借阅。一定时间后,统计班级书籍“人气王”,进行表彰。

      三、“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最早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个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不同于普通的图书馆,这是一种将人“借”给读者的活动。图书馆中并不藏书,而是准备了走动的真人来供读者“借阅”。阅读的主要方式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书名则是“真人图书”最想与你分享的某段经历或想法。

      我们借鉴这一形式,作为班级的一个阅读平台。即鼓励学生潜心阅读,从而成为某本书、某个作家、某个专题的专家,获得为同学讲解、介绍的机会和资质。譬如,有个同学对“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非常喜欢,对其作品乃至人生经历如数家珍,甚至与作家本人取得了联系。于是,他作为“真人图书”,在班级向同学介绍了沈石溪及其作品,并回答了同学们的现场提问。后来,他还被邀至其他班级作讲解。在他的带动下,班级掀起了看动物小说热,由沈石溪开始,同学们一路阅读,金曾豪、黑鹤,国外的西顿、椋鸠十,等等,都成了大家熟悉的作家。

      “真人图书”资质的获得,需要本人提出申请,说明自己擅长的阅读内容。随后,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资格审定委员会组织考核,合格后授予“真人图书”称号,根据已有“真人图书”编制“图书目录”,再创造机会,组织“真人借阅”活动。

      “借阅”的过程,首先是“真人图书馆”做微型讲座,然后与“阅读者”现场互动,最后,“真人图书馆”和“借阅者”填写反馈表,对该次“阅读”情况进行小结。“真人图书”的借阅,是自由、灵动、平等交流的互动过程,让读者在聆听中获得对书的立体感受,也会使“真人图书”得到分享的满足和心智的不断历练。

      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趣味性,更具有榜样示范性,燃起了大家的阅读热情。同时,由于“真人借阅”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也加深了大家对作品的体验和认识。

      我们为“真人图书馆”设计的口号是:

      我们期待,你会是一本书,

      我们邀请,你来读一个人。

      四、一定的制度与规则

      以书为媒介,我们建立了书友小队、亲子读书会等组织,并且讨论制定了相关规则,这就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和正常。

      我们班在三年级时组织成立了亲子读书会,由我执笔起草了读书会的策划书,在征求所有成员意见后正式实施。医生、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达工程师等各种身份、职业的人都成了小学生的书友和义务讲解员。

      琅琊路小学三(2)班亲子读书会策划书

      以共同愿景为前提的自由型书香团队。

      (1)以亲子阅读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以家庭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持续与阅读体验的深入。

      (3)利用各位家长的不同文化背景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开阔视野。

      (4)以阅读为平台,以书会友,促进成员间、家庭间的感情交流。

      诵读、讲述、表演、讨论、参观……

      1~2周一次。

      (1)诵读热身:每位学生按序诵读喜爱的诗篇,要注意声音处理、仪态表情。

      (2)家长课程:以各位家长所擅长的领域(文学、经济、历史、地理、数学等)为范围,选取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可以是文化的,也可以是纯技能的),深入浅出地做30分钟左右的介绍。欢迎图片、实物、PPT等形象方式的讲解展示。

      (3)共读沙龙:以选定的共读书为内容,以话题为平台,讨论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也可以是表演、观看影片片段等形式。

      (4)聊天时光:属于放松时刻,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自由交谈,建议更多地着眼于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野外活动、参观考察等例外)

      (1)读书会设联系人等职,属义工性质。

      (2)所有成员都应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效益最大化。

      (3)家长课程、共读时光由各家轮流负责。

      (4)鼓励有创意的活动设计。

      阅读需要留下痕迹,同学们应该有一份阅读小档案,因此,我们设计了阅读记录表。为了避免阅读成为负担,表格设计得很简单,中年级,只需填写书籍的基本信息和阅读后的一句话感想。当然,这“一句话”要求认真思考、提炼,准确表达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如果是低年级,还可以设计得更富有趣味,比如将表格设计成摘星星、“开火车”等形式。

      五、不间断地鼓励

      教师尤其语文教师,要将阅读作为自己的日常话语,将谈论书作为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内容;要以自己对书的热爱带动学生对书的热情;同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和表扬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努力使得作为自己日常话语的阅读也成为班级群体的一个日常话语。

      我想以一个看起来稍显另类的例子,说明来自教师的鼓励多么重要。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布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原来,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校办幼稚园大一点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你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可路克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

      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是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三小时后,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心爱的校长。学生们则蜂拥而上,拥抱、亲吻他。

      六、教会学生选择书

      人不能成为书的奴隶,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前,学生要学会选择。我曾经给他们写过一篇短文,交流选书的方法。

      选书的四大绝招:

      小烦恼:小烦恼最近已经中了阅读的魔法啦,一天不读书就感觉憋得慌。可是,新的烦恼也接踵而至,每到书店,看着满架子的儿童文学书,眼都花了,该挑哪本好呢?

      大书虫:首先恭喜小烦恼,你已经是个初级小书虫了。你现在遇到的,其实是怎么选择合适的书的问题。选书不是买菜,是要费一番心思的。下面,“大书虫”依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支几招试试。

      1.参考法

      逮住身边的大小书虫,关注他们的读书情报,听他们谈谈阅读后的感受。要悄悄提醒你的是,在“听”的时候可一定不要丢了自己啊!各人的兴趣是不完全一样的,别人滔滔不绝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想,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风格,我喜欢吗?再做出决定。

      2.链接法

      你已经读过的书中,如果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就赶快看看书的作者是谁,然后在心中默念三遍。还等什么?赶快去找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吧,十有八九不会让你失望。不信?那就试一试!如果你喜欢小说《你是我的妹》,就去找彭学军阿姨的《腰门》;如果你喜欢《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去找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另一部幻想小说《讲不完的故事》……还有一种情况,现在的出版社经常会将某个方面有关联的书做成一个系列,比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彩乌鸦”系列、新蕾出版社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也方便了咱们这些书虫的选购。

      3.快读法

      还有一种快速判断的方法。拿到一本新书,可以先看看它的内容简介,想想是不是属于自己感兴趣的范围。有的书还有前言、后记甚至封套之类,这时要充分展示你练就的一目十行的“眼功”,快速做出判断。

      最后支个“旁门另招”,书店里的好书那么多,可不能全都搬回家。你可以建议老师发动班上的同学联合起来,开展“献一本,读十本”活动,把大家身边的好书拿来分享。当然,你要随时关注“书况”变化,将中意的好书搜刮在自己的脑中。

标签:;  ;  ;  ;  

创造适合儿童阅读的支持因素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