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业最新发展分析_银行论文

国际银行业最新发展分析_银行论文

试析国际银行业最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国际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主流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资讯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与资本持有者对多样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要,推动发达国家政府开始放宽对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的管制,纷纷打破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之间分割经营的局面,国际金融界兴起混业经营的浪潮。美日等国的金融业逐步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而转向合业经营。1999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获准通过,更标志着国际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当前国际金融合业经营浪潮的起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增强国际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推动各国金融业走向融合。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由于只能提供单一服务,利润率越来越低,生存空间日益狭小,难以同合业经营模式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能银行相抗衡。此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着巨额的国际营利资本。在这种充满风险、一体化的市场中,任何国家都无法保证永远不受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金融剧烈振荡,也使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各国认识到,推动两业融合、扩张银行规模以提高金融竞争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

2.金融创新和银行的实践活跃,使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美国的《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导致了国际金融史上著名的金融创新。特别是近20年来,美国的金融机构几乎每天都在创造出各种巧妙的制度安排,以避开法律的管制。或者设立银行控股公司,或者开辟离岸金融市场,至于新的投、融资工具更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形同虚设。除了金融创新之外,美日的一些银行还通过合并,实现了业务上的相互交叉,如美国的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日本的住友银行与大和证券结盟等。这些合并作为不断挑战分业管理的有关法规。

近些年来,伴随着分业管制的放松,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更是加速发展,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传统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融合兼并风起云涌。1998年4月,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巨无霸”;在过去10年里,德意志银行为了跟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一直致力于收购投资银行业务和招揽有关人才,其中包括1989年收购摩根建富、1998年底收购美国信孚银行;在日本,自1999年8月日本兴业、第一劝业和富士银行宣布组成“瑞穗金融集团”以来,已有四家金融投股公司相继成立。这些事件都表明了,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已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明确的发展现实。

二、国际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的依赖性日趋加深

首先,传统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加深了银行对证券市场的依赖。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些资信好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或债券来筹集资金,减少了对银行的依赖。同时,相当部分的投资者也倾向于将自己的储蓄投资于证券市场,从而影响了银行的负债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被迫凭借本身的金融优势,进军证券市场,通过提供综合服务来拓展生存空间。

其次,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股票、基金、保险等一些可提供较高回报的投资品种吸引了大量资金从传统的银行存款流向金融市场,迫使商业银行愈来愈多地依赖发行各种证券来筹集资金。据统计,1999年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的债券发行,从1998年的3695亿美元增至6591亿美元,大幅增长78.4%。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则因赤字减少或财政盈余而引致政府债券的发行大幅减少,相对应的是私营企业的公司债券发行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债券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大幅增加。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增加场外金融衍生交易来冲基准利率工具的有关风险,导致利率调换合约的名义额从1998年中的26.5万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中的近35万亿美元,大幅增长32%,信贷衍生工具市场随之迅速发展。

再次,由于新经济发展对股市造成的大幅波动与新旧经济股的强烈反差,也迫使商业银行加强利用股票市场达到提高股东回报和业务扩张的目的。此外,与80年代后期并购不同的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使目前全球大部分并购是用股票而非现金支付。如汇丰控股在去年4月初收购法国商业信贷银行(CCF)时,就向GGF股东提供换取现金和换取汇丰股票两种选择,而且股票价格更显优惠;最近瑞士信贷收购美国帝杰证券则采用现金和股票混合方式,以便有充分的流动资本,发展全球垃极债券包销和企业并购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最后,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依赖性的增加还表现在资产结构的调整与对债券投资的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筹资不断增加,导致传统商业银行被迫转向信贷风险较高的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1999年底,香港银行业的楼宇按揭贷款坏账率为1.13%,而中小企业贷款坏账率则高达11%左右)。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开始积极调整资产结构,加强债务工具投资,以增加有息资产并拓展资金出路。

三、大规模购并导致银行业集中度迅速上升

由于资本强烈的逐利本性及金融市场的领先发展,金融领域的购并整合一向都是产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常常是国际购并中的热点。自90年代始,伴随着科技资讯与金融自由化的新一轮发展,及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国际银行业购并整合浪潮汹涌而来,主要表现为购并规模愈来愈大,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

相较于以往的购并活动,此轮购并活动的一项重要动因,是由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所驱动的,带来了全能化银行的出现与金融控股公司的确立,使金融的购并活动涉及诸如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所有的金融领域,彻底整合了传统银行与现代银行业务的运作模式,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甚至新近快速发展的网上银行业紧密地融合起来。

国际金融业的大规模购并活动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即国际银行业的集中度急速上升。据统计,在1999年以资产排名的前1000家大银行中,前25家大银行的资产占1000家银行资产的33%,而1996年仅为28%。在世界发达国家中,美国的银行数目从1983年的25000家减至1998年6月的8984家,前50家大银行占银行总资产2/3,而荷兰3大银行、德国3大银行、英国6大银行及加拿大5大银行各在本国占绝对优势,一些银行的总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相当可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收购兼并与混业交叉经营是金融机构为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营绩效,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图快速扩张,进往不同业务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最直接的手段。

四、网上银行迅速发展挑战传统业务模式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而且为交易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的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网上银行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的各种电子设备十分完备。银行业务的推动也已逐渐演变成营运作业电子化、客户理财电子化的趋势。一项研究调查显示,未来数年,银行投资科技方面的费用,每年将以20%的速度增长。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技术将成为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银行业已日趋普及。银行客户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电话理财、证券及外汇交易等基本金融服务,而且更是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全新的思想观念,是对传统银行业务运作模式的彻底改变。

从发展趋势而言,网上银行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在美国,网络银行在短短5年内,已得到高速发展。至1999年底止,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美国家庭已超过美国家庭总数的5%。预料至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业务占银行业务的比例将接近50%。在欧洲,目前有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超过9成以上的银行都已能提供网上银行服务。预计未来数年,欧洲的网上银行数目将加速增长,在线金融服务的金额,将占整体银行业务金额的15%。同时,在香港,东亚银行、汇丰和恒生银行、道亨银行及水隆银行已相继推出网上银行服务。

再次,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通过网络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以拓展非利息收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主要盈利目标。传统的银行业在运作模式上,主要依靠中介作用获取存贷息差。但近年来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已经严重限制了银行业的息差收入。为此,必须拓展新的运作模式以应对金融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

综上所述,国际金融的发展使传统商业银行出现金融非中介化(脱媒)的趋势,但混业经营的放开与网上银行的发展显然给国际商业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理念,并为新世纪带来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业发展蓝图。但同时,不可否认地也为国际金融带来不可预估的变数。国际商业银行的超大规模并购虽然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集中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但随之带来的规模性风险同样不可忽视。这种“恐龙”般的金融巨头,连同与金融市场日趋紧密的融合联系,加之遍布全球的各金融领域科技资讯的暖间传递,任何意外的风险都可能是全球性的,给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即使如此,这也正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不可变更的必然趋势。

标签:;  ;  ;  ;  ;  ;  ;  

国际银行业最新发展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