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政党的建议看我国的政治发展_政治论文

从参政党的建议看我国的政治发展_政治论文

从参政党的提出看我国的政治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参政党论文,看我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制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特别是对国家构成、民族构成、政治参与和权力分配等方面的挑战作出的反应。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表示政治进步的趋势、趋向和过程,也可以用来表示政治进步的程度和性质。政治发展简单地可以概括为政治理性化、民主化、制度化。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其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民主政治。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概念不同,无法用量化的数据,诸如GDP增长百分之几之类来表示它的发展,但政治发展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即与政治有关的、并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态度的理性化。第二,政治结构的合理化,即政治系统中的各政治角色之间的结构稳定、关系融洽。第三,政治角色行为的制度化,即政治角色参与政治的力度加大的同时,参与政治有完善的制度上的保证。第四,政治领导层的变化。这是指政治领导人的政治观念理性化,因为他们对政治过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第五,政策产生机制的民主化。即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整个过程愈发民主。

1989年12月30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首先,《意见》对民主党派的认识理性化了。它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参政党”这一称呼能够比较恰当地表明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也能够比较清晰地指明民主党派同执政党的关系。所谓“参政党”,是指参加国家政权的党,具体而言就是参加政府,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席位并适当担任公职,参加国家管理,根据宪法与执政党一道就国家大政方针、人事问题和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协商,根据互相监督的原则作为诤友对执政党的活动进行监督。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的理性化。社会价值观变化,即对民主党派的认识、态度的变化,因为事实上民主党派早就参政了,早就参加国家政权了、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了。《意见》发表之前,最高的提法是:各民主党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各民主党派都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同我党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注: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1986年7月16日。)《意见》把民主党派明确说成是“参政党”,则更实事求是、更理性。另外,把民主党派明确说成是参政党,进一步表明在政治结构上的合理和稳定,指明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其次,《意见》把民主党派的作用制度化了。《意见》规定,每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的民主人士举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将要提出的大政方针问题进行协商。中共各级党委的负责人要同民主党派负责人保持联系,交知心朋友、交诤友。在有基层民主党派组织的基层单位,中共党组织应经常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作用。文件还要求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要求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在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人大常设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地方各级人大中占有适当比例。《意见》还要求各级统战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这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政治的制度化是扩大政治参与的保证,也是政治过程稳定的保证。如果没有政治的制度化,扩大政治参与要么是空话,要么带来混乱。政治制度化是政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标志。

其三,《意见》使决策机制更民主化。《意见》明确规定,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意见》还规定,在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各民主党派可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的政策性建议,也可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由于决策机制的民主化,使得民主党派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因为民主党派作为特定利益群体的政治代表可以使利益表达更充分,利益表达渠道更畅通。在利益比较和综合的过程中,由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证,从而使制定的公共政策更合理公正、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促使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在反馈的过程中,民主党派起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其特定的身份向其所联系的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同时也把其所联系的群众的要求反馈到下一轮政治过程中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后的第二年,中共中央又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密切联系党外人士;要鼓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出建议,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要切实做好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等。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重要外事、内事活动中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

1993年6月,为了帮助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中央统战部发文支持各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对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各党派有重点分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注:中央统战部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3年6月30日。)

1995年11月,为了帮助民主党派机关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规定民主党派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即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1995年11月10日。)

总之,《意见》发表后,中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用得到明显的加强,队伍也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这10年来的事实证明,政治过程向理性化、制度化、民主化方向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正由于政治发展才使得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同时也给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当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政治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收稿日期:1999-09-10

标签:;  ;  ;  ;  ;  ;  

从参政党的建议看我国的政治发展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