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 402160
【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肢体气压治疗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肢体气压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常规预防静脉血栓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采用气压方式对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肢体气压治疗;深静脉血栓
Importance of limb pressure therapy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limb pressure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86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ay 2016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orm of random grouping.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mb pressure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ly prevented from venous thrombosis by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y comparis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in b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by air pressure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wor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lying in bed patients; extremity pressure therapy; deep vein thrombosis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患者血液在患者深静脉部位不能正常流通,导致患者血液出现凝结现象,直接影响患者静脉血管,导致患者出现肿胀及疼痛的不良反应,若是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经常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丧失,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对这一病症进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下文就神经外科卧床患者采用肢体气压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展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2.4±4.8)岁,其中包含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包含17例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其中卧床时间最短的患者为2周,卧床时间最长的患者为11周,所有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长为(4.6±2.1)周;在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0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3.7±4.6)岁,其中包含2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包含20例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其中卧床时间最短的患者为2.5周,卧床时间最长的患者为10周,所有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长为(4.7±2.2)周。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以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第一,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一般高于患者心脏25厘米左右即可,以便于血液能够正常流动,减少患者肢体肿胀的情况出现[1];第二,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杜绝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用,需要以清淡食物为主,适量增加蛋白质、纤维素等食物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减少患者便秘情况的出现,从而降低患者腹腔的压力,减小深静脉血流的压力;第三,在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瘫痪的肢体错开,且减少留置针的时间[2];第四,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按摩,并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增加患者下肢肌肉的活力,促进深静脉血液的正常流动。对对照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肢体气压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对患者进行两次气压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以半小时为宜,连续进行为期两周的气压治疗,在开始采用气压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压力不应过大,逐渐根据患者情况加大压力,进行压力治疗的过程中应从患者脚部开始,逐渐向腿部转移[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若是显效,则证明患者下肢末梢的血运情况正常,且下肢并未发现肿胀情况,患者疼痛完全好转;若是有效,则证明患者下肢末梢的血运情况基本正常,且下肢肿胀情况不明显,患者疼痛基本好转;若是无效,则证明患者下肢末梢的血运不畅,且下肢出现肿胀情况,患者疼痛加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下:
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当前患者患有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静脉壁受到损伤、血流速度缓慢或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一病症在脑外科患者中患病机率较高,且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置入下肢深静脉导管的患者中发病机率也比较高,所以加强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能够增加患者机体活力,提升患者下肢恢复效率,肢体气压治疗方式,能够让气流通过患者血管进入患者的肢体气室,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挤压与按摩,能够将压力传导到患者的肌肉内部,改善患者深静脉血管的血流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流的正常流动[4]。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69.78%,组间数值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可见,采用下肢气压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深静脉血流状况,提升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下肢神经末梢血运的正常,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肢体气压治疗方式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霞, 刘燕, 肖婷,等. 早期气压治疗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应用研究[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 38(5):420-422.
[2] 陈媛, 王俊红, 张婷婷,等. 气压治疗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及缺血状态的效果观察[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7):51-54.
[3] 顾志娥, 胡娅莉, 王敏,等.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 2016, 15(10):34-36.
[4] 陈卫琴, 周凯云, 陆英,等.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7, 46(26):3736-3737.
论文作者:黄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气压论文; 肢体论文; 实验组论文; 静脉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