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东县8510农场医院 158200
【摘 要】目的:探讨步天麻素、丹红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丹红联合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采用中西医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丹红;天麻素;血塞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常见急症,可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复视、语言障碍、共济失调、交叉偏瘫等临床表现,可导致脑干、小脑或部分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可逆性的功能障碍[1]。且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脏病等。现代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病因。该病轻症表现为间歇性、多发性的脑缺血发作,重者可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我科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6-80岁,平均65.5岁;对照组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5-81岁,平均66.4岁;两组年龄、性别、病因、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 ①头痛、头晕、眩晕,常有反复发作史;②多伴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如耳鸣、眼花、复视、视物不清,听力减退,还可有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多汗或少汗等;③复合有脑干受累症状患者,可能存在感觉障碍及颅神经受损、眼球震颤等病症;④明确病因,如动脉硬化、颈椎病等;⑤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⑥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眩晕。
1.3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100mg每日一次、尼莫地平片20mg-30mg,一日三次,口服。并对发病原因治疗如控制血压、糖尿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血栓通注射液0.6,静滴,1次/d,连用14d;⑵观察组: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100mg每日一次、尼莫地平片20mg-30mg,一日三次,口服。并对发病原因治疗如控制血压、糖尿病。丹红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联合天麻素0.6 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
1.4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显效: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但时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正常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有效:静止时无眩晕,活动时可诱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或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形态、功能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供血不足状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有: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管壁的微小血栓堵塞远端的动脉;颈椎病等原因导致椎动脉受压变窄或闭塞;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4]。所有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动脉血管狭窄、管壁变性,使脑血管血流阻力加大,脑组织供血减少,导致脑组织正常功能受损。外加周遭动脉出现硬化,血管狭窄,导致血流速度变慢,血小板凝结,微血栓极易形成,阻碍正常血液循环。治疗本病的关键是调节椎基底动脉供血,以此改善脑干、小脑及枕叶的缺血缺氧状况,消除眩晕及并发症。
丹红系从丹参、红花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为血管扩张药,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 红花黄色素、红花酮苷等。红花的活性成分具有扩血管、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TXB2水平。丹参酚酸和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并能清除氧自由基,拮抗Ca2+内流,改善ATP酶活性,同时也可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对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凝及溶解血栓,其疗效应可能为增加组织灌注量,恢复组织代谢,改善微循环,有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外周和冠脉血流量的作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NO及ET,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及对脂代谢功能的影响。中药天麻具有熄风、镇惊、滋阴养肝的作用。天麻素注射液的单体制剂有效化学成分为4-羟甲基苯-B-D吡喃葡萄糖苷。天麻素有如下功能:①药物作用机制上它具有抗眩晕、镇静、抗癫痫的作用;②天麻素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扩张作用,原理是缓解外周及中央血管阻力,加快血液循环,可起到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血流速度加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此种作用使得天麻具有提高心脑血管动能的作用。由此可得出,天麻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脑供血的功效,起到缓解并治疗因闹供血不足导致的患者眩晕、眼球震颤、耳鸣和平衡功能异常的症状。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而起作用。阿司匹林可与COX-1氨基酸序列第530位丝氨酸残基结合使之乙酰化,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上的COX-1,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H2,从而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的产生,进而阻止血栓形成。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属于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抑制剂的一种,能选择性地、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使与此受体相耦联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不能暴露,从而间接地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二者联合治疗TIA可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多个环节,弥补单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不足之处,使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本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天麻素、丹红联合阿司匹林的中西医药治疗VBI效果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此方式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参考文献:
[1]邱乐,郑民安,蒋长盛,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661-662.
[2]李红梅,朱颖.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145-146.
[3]李新茹.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1,13(27):226-227.
[4]齐献忠.奥扎格雷钠与舒血宁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5(4):18.
论文作者:仲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基底论文; 动脉论文; 天麻论文; 供血不足论文; 作用论文; 血小板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