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快速,建筑行业越来越普遍,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性能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就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测力度,并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一个良好的施工基础。本文主要就混凝土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作为各种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施工的安全性、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种形势下,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前,需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并找出混凝土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为混凝土施工的安全可靠进行提供充分保障。
1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及现场检测
1.1回弹检测法
在混凝土表面硬化之后,就可以通过回弹检测法来对混凝土的抗压力以及硬度进行监测。但是回弹检测法仅仅适用于普通的混凝土,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表层的质量差异性不大。如果运用回弹检测法来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工作时,其检测结果也会直接受到高性能混凝土中各种添加物的影响,从而难以取得一个准确的检测结果。
1.2超声检测法
此种方法指的是对混凝土一定测距内超声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并通过地区性或统一性等曲线,将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出来。具体分析,超声检测法可将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缺陷检测出来,并具有可重复性、不会造成破损等优势;但地区性及统一性曲线的制定通常跟不上新型工艺及材料的发展步伐,导致无法获得高精度的测试结果。
1.3钻芯法
钻芯法属于直接检测法,具有直观、可靠和准确等优点。由于芯样直接取自于混凝土结构本身,因此,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母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所取芯样直接在压力机上测得抗压强度,与立方体试块的检测方法相同,试验直接直观,所得结论容易被工程各方接受。虽然钻芯法有上述的优点,但该法也有较为明显的缺点,首先就是会对结构或构件造成局部损伤,特别是在检测样本量较大,比如批量评定时,钻芯留下的孔洞会给构件或结构将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必须避开结构的重要部位。其次,取芯机操作复杂,对使用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芯样加工水平的高低对芯样强度影响也是极其关键的,应严格控制高径比、芯样垂直度和端面的平整度,确保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端部承压面必须严格平整,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取不同材料进行补平、磨平、磨平后补平等处理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采用补平处理时,必须保证补平材料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接近,偏低或偏高均会导致测得的试件强度偏低。钻芯法同时具有直观准确及局部损伤结构等特点,往往作为修正其他无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或者作为工程质量处理、安全鉴定及在对强度异议时的最终检测方法。
1.4综合检测法
采取两种或以上无损的单一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强度、性能以及其他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从多角度出发,对混凝土的性能及具体强度进行判断,即为综合检测法,也是混凝土检测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此种方法主要依据高性能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包含的构件强度、结构整体性以及耐久性等众多内容,因而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试件的自身因素
①部分试件的尺寸与公称尺寸还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试模质量水平过低,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还有着比较大的变形差异。此外在一些采取固定试模牢固性不足,也无法对收面的时间进行有效掌握。②试件其承受压力的一面与相邻面的垂直程度不足,这可能是在装配试模的过程中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措施,并导致试模装配与管理质量不够完善。③试件在受压面不够平整,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在试件成型的过程中未能够进行均匀的振捣,并导致试件出现了掉角的情况;另一点则是无法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添加外加剂的过程中添加量过大,从而导致了大量气泡的产生。
2.2试件的制作与取样
在进行混凝土的实际检测过程中,其搅拌情况以及取样的时间段也会直接影响到该混凝土的检测结果。部分施工企业多是在搅拌质量最优质的情况下才进行样本的抽取工作,这也就容易导致所抽取的样品缺乏有一定的代表性,并难以真正反映出该批次混凝土的使用质量。此外还存在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存在有以次充好的情况,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有效解决混凝土检测问题的相关措施
3.1进行检测环境的严格控制
温度和湿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的检测结果,因此说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也就需要相关的检测部门能够进行温度或者湿度等外界因素的有效控制,环境湿度需要控制在50%以上,而检测温度则需要控制在18-22℃这一范围内。只有进行测试环境的有效控制,才能够使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对检测时的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
环境的温湿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检测结果,因此,相关检测部门应对温湿度标准进行严格规范,如混凝土成型时的环境湿度需在50%以上,温度则需控制在18至22℃的范围内等,检测人员则需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操作。另外,技术人员还需在混凝土检测前,控制测试环境的条件在规范标准以内,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信任度提供充分保障。
3.3进行检测项目的明确规定
在进行混凝土的检测过程中,要求相关的主管部门能够进行检测项目的明确规定,比如在进行配置混凝土水泥的检测过程中,其具体的检测项目还需要包含有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细度以及稳定性等性能。在对混凝土的用粗骨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具体的检测内容就需要包含密度、含泥量以及颗粒的含量与级配等等。在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其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
3.4选取代表性强的样品
首先,需定期检测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当出现迁址或大规模修理情况以后,还需进行检测。其次,随机抽取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搅拌好的混凝土难免会出现泌水及离析等现象,进而破坏到自身的均匀性。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在样品选好以后,不断用铁锹拌和混凝土。此外,在抽取样品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在一旁监督,并确保在15min内结束所有取样操作。
结语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的检测工作,借此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检测工作中依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其不仅难以取得一个准确的检测结果,还会为后续的建筑施工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就要去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并借此来确保所有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参考文献
[1]沈欣欣.浅谈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2911-2912.
[2]刘浪生.探讨建筑质量检测中常用混凝土检测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246.
论文作者:高新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强度论文; 质量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是在论文; 也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