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道路和政策_国家经济论文

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道路和政策_国家经济论文

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道路与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道路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当前世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重点探讨了在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如何结合本国实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使国家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以及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和应处理好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对策

纵观目前流行欧美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们主要是以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为基础的,是以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该理论体系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当今世界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是为发达国家金融资本的扩张服务的。由于该理论体系所研究和涉及的问题确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如二元结构问题等等,因而,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又是值得借鉴和注意的。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经验,大多沿袭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强调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忽视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陷入了不讲究经济效益的高投入、低产出以及盲目刺激高消费的恶性循环中,因而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沿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实践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内部条件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业化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本国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等特点,以及文化、民族传统等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实施恰当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我国基本国情,一直坚持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长期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又特别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当前,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面临的任务是:满足基本需求,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机会;调整投资方向,改变收入不合理的状况;强调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近年来,党中央采取了加大扶贫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

1.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中国家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战略目标中,对生产与生活都要统筹兼顾,不能偏废。事实证明,如果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处理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上也走过不少弯路。建国初期以及第一个五计划时期,对生产和生活都安排得较好,既发展了生产,又改善了人民生活,全国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迄今还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国际上也得到普遍的认同。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于错误地实行了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战略方针,片面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生产增长,置人民生活于不顾,不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严重破坏了生产的发展。到1962年,不得不被迫进行三年调整,并在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着重安排了人民的“吃、穿、用”。但这个计划还未来得及贯彻执行,就爆发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把关心人民生活“吃、穿、用”等正确方针作为“修正主义”来批判,使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纠正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生产、忽视生活的错误,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民生活方面的问题,使城乡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在理论宣传上和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即片面强调生活现代化,提倡高消费,导致了社会消费欲望越来越大,消费标准越来越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大脱离了生产发展的现实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可能,甚至把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都不适当地转化为消费基金挥霍浪费。对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党中央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以来,已开始注意纠正,并重新强调了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也不能丢掉。

2.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所谓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从资金来源看,也就是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的增长速度与比例关系。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在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在消费方面,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低限度的基本需要;随着生产的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必须有所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决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更不能寅吃卯粮。(2)在积累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积累基金也应有所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其增长速度可以超过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但决不能牺牲广大人民群众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和人民生活应有的提高。(3)总需求与总供给必须基本平衡,即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之和不能超过国民收入使用额,否则将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后果。

3.公平与效益的关系

要发展社会生产,除需扩大积累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投资效益;要改善人民生活,除增加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分配合理。

一位外国经济学家对中国记者说:如果中国能够利用现有的人力和设备,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那么只需使用现有投资的四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达到比现在更高的发展速度。为了发展生产,增加一些投资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提高效率,杜绝各种浪费。

针对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提出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并要求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第七个五年计划要求“坚持把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评价和考核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经济工作和经营活动好坏的首要标准。所有领导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基层经济单位,都要把自己的工作进一步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说明,党中央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是十分重视的。

在合理分配方面,我国曾出现过“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偏向。“两极分化”、“平均主义”都不是公平合理的分配,都不能使人民生活得到应有的提高。在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条件下,只有按劳分配,才是合理的分配方式。

当前发展中国家要实施经济发展的战略,应该普遍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是:

(1)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建设基础设施一般需要的投资多,如果过分重视它的建设,必然影响对直接生产部门的投资。实际上,过早或过晚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利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该根据直接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两者同步发展。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由于港口和内陆运输落后以及电力供应不足而严重阻碍直接生产部门的发展并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这些教训应该记取。

(2)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顺利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就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来说,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同等重要,甚至前者更为重要。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数量并不少,问题在于质量急待提高。为了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许多发展中国家增拨了科学教育事业经费,努力普及小学和中学教育,发展中等技术学校,开办职业训练班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增设大学和派遣留学生。但是,对于高级科技人员的培养,既要注意保证国内需要,又要防止培养过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另外,还应采取一些防止科技人员外流的措施,并鼓励已在国外的科技人员回国工作。

(3)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国营经济,这对发展那些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而又为国计民生所不可缺少的经济部门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由于经济管理不善,有些国营经济亏损严重,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因此,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国营企业进行了整顿,将一些对国计民生影响不大和私人资本已有能力经营的企业交给私人经营,或者实行公私合营。对于必须保留的国营企业则扩大其经营自主权,并让其限期改善经营管理,或者令其自负盈亏。许多国家还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来积极扶植私人经济的发展,并引导它们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发展中国家为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开拓国外市场,适当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为使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利于本国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给予外资企业适当优惠的同时,还对外资企业加强了管理与监督。

(4)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才能保护民族经济,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对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利影响。另外,就国内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除商品经济外还存在相当部分的自然经济,市场机制很不发达,需要依靠国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使在那些市场机制较为发达的国家,往往也需要国家的行政措施来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并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为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适当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走向反面。例如,有的国家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过多地发展了国营经济,不仅妨碍了私人经济的发展,而且往往由于国营经济管理不善,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有的国家忽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压低出口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仅导致走私猖獗,而且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再如,有些国家由于只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从而导致了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加剧;也有的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极为严重,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许多困难。所以,许多发展中国家既不放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不忽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是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同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适当结合起来。

标签:;  ;  ;  ;  

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道路和政策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