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经验与借鉴
邬美红,罗贵明
(宜春学院 文传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 :薄弱学校在英国基础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英国通过教育经费倾向资助薄弱学校、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对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薄弱学校专项扶助、允许薄弱学校自行调整课程计划等途径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较好地实现了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了薄弱学校发展。英国改造薄弱学校,配置教育资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英国;薄弱学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一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希望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英国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薄弱学校如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英国基础教育中存在部分薄弱学校,中央政府从多种途径出发来改造薄弱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英国改造薄弱学校、配置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经验值得我国为改造弱势学校,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而借鉴。
一 、教育经费倾向资助薄弱学校
二战后,英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改变,地方教育当局开始全面接受负责当地中小学教育事宜。因此,中小学教育拨款也改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地方教育部门统筹基础教育经费分配,依据每所学校教师数量的多少分配学校基础教育经费。学校基础教育经费的大部分由地方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少部分由学校自行支配用来购买教材、教学器材等。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自然不能幸免,财政出现巨大危机,英国政府开始压缩各项开支,地方教育部门划拨给当地教育机构的经费大幅度下降。教育经费下降,引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无法满足正常运转需要,进而引起了英国中小学教育质量急剧下降,民众一致指责政府削减教育经费支出,要政府为教育质量下降负责。这一状况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出现了改变。1979年撒切尔夫人主政英国,把英国基础教育推向市场,试图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随后,英国政府在1988年颁布了《教育法》,确定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参与教育改革。
1988年颁布的《教育法》,其引导的教育改革在薄弱学校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划拨经费时主要依据各所学校的学生数划拨经费;二是地方教育当局不再集中管理教育经费,而是把大部分经费的使用权由学校自行决定如何使用;三是实行中央直接拨款学校制,由中央财政直接全额拨款给一部分被批准的优质学校,这些学校自主管理中央划拨的教育经费。通过这次改革,英国政府希望全国中小学实现校际竞争,扩大生源,提高教育质量。事实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学校也开始更关注成本效益,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但也存在不少负面影响,使得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变得更大。在英国有这样一条规定,提早退休的教师可以从国家获得退休金鼓励。为了维持自身发展,许多薄弱学校选择录用薪金相对低廉的、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进而以增加退休金的方式促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早退休。由于教育法规定而实行中央直接拨款学校制和按学生人数拨款,结果使得好的学校人满为患,而差的学校则门庭冷落,加大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等。[1]
铁路建设还为机械制造、冶金建筑、电力通信、信息技术等关联产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拉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提质增效。
针对1988年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英国政府先后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希望借此缩小不同学校的差距,《1998年学校标准和框架》、《2002年教育法》等先后出台。这些法规对英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拨款方式作了较大的修改,使地方学校教育经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主要修改包括:一是对中央拨款学校不再享受中央直接拨款特权,而是与地方学校一样,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经费分配、拨付和管理;二是所有学校均同样获得100%的教育经费预算授权,可以自由、独立的全部使用学校经费预算。
同时,英国政府为了留住薄弱学校的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减轻薄弱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教育行动区”计划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许多教育行动区逐步推出了家庭行动计划,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设立家校联络员,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明确要求各级学校设立学习辅导专员。学习辅导专员主要协助学校解决校内外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不利因素,为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由于有学习辅导专员的帮助,专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减,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2]“国家挑战”计划为薄弱学校提供国家挑战顾问,直接指导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引导优秀学校教师帮助薄弱学校教师等,促使这些教师能够轻松胜任教学工作。
英国政府认为,改造薄弱学校的关键在于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为此,英国政府历次教育改革都会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行动区”计划要求各级学校要重点抓好师资培训,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点投资项目。自1998年秋和1999年春“教育行动区”启动以来,“教育行动区”学校一直在重点抓教师课程培训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地方教育当局也发现,那些抓好了师资培训的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非常明显,学校发展效果十分显著。英国政府通过“教育行动区”计划的实践,加深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为了继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英国政府又接着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系列相关规定,要求推行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希望以此能够提高全英教育标准。对于那些在评估中不达标的教师,英国政府要求他们需要加强学习,学会在教学中使用新的教学框架,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和辅导学生。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能够利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英语和数学课程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还可以获得国家核心课程的支持,为教师们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加强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国家挑战”计划为这些教师提供科学教育中心网络课程学习的经费,帮助教师学习各种课程,以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除政府保证的教育经费外,英国政府还积极利用各种民间资金资助薄弱学校。1998年秋开始的“教育行动区”计划是专门针对薄弱学校所采取的教育计划。“教育行动区”计划实施过程中,国家除对行动区加盟学校倾向拨款外,还特别强调吸纳一切有利于教育的因素,尤其是教育投资。家长、企业等可以直接以资金投入教育,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教育中,或以教育器材、文具等实物的形式投入教育,而这些又可以折算为教育成本,进而从政府获得相关的配套教育基金来支持薄弱学校发展。1999年3月出台的“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和2008年6月宣布的“国家挑战”计划均要求加强地方教育当局、学校和社区等多方合作,社区、企业、民间团体可以利用包括资金在内的多种形式帮助薄弱学校。
在执行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先拟订各地教育局全国统一最低经费标准,再综合少数民族学生数和各地享受免费午餐计划的学生数,制定各地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经费数,然后把经费下拨给地方教育当局。地方教育当局接收到中央下拨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经费,可以从中提取不高于总经费的15%作为人员管理费用等,剩余的经费则必须全部分配给各个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对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低成就现状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教育当局可以利用最低经费标准聘请优秀的双语教师,委派管理顾问,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等;学校借助获得的经费,通过聘请高级管理顾问,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购买相关教学器材等,可以为少数民族群体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学业,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
二 、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二是群测+机测。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员队伍,提高群策群防员劳务补贴和基层群众隐患上报奖励。遂昌县将村级监测员劳务补助提高至1500-2000元;青田县对发现上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给予2000-5000元奖励。同时,加强专业力量投入,按照“机人结合、机测为主、群测群防”的要求,引进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实时监测传输等设备,提高监测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无人机航拍,健全30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全面实行动态监管。目前,该市已建成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0个,实现了市、县两级全覆盖;建成自动化专业监测点35处。
那么,同为“烤”类动词,为什么英语中的“bake”能进入双及物构式并支配三个名词性成分,而汉语的“烤”却不能呢?对此,熊学亮(2007)利用心理距离象似原则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英语中“烤”的主事件与“致使拥有”的副事件之间心理距离较近,这就为“创造”类动词顺利进入双及物构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相比之下,汉语“烤”类动词所涉及的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因而只有在加上“给”字使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之后,才能表达“企图致使拥有”的概念。比如不说:
同时,为保证地方薄弱学校有足够的预算经费,英国政府在2003年又提出学校预算最低保证的概念,即从2004年—2005年起,地方教育部门必须确保每个学校,无论优势学校还是薄弱学校,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其生均预算经费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比例,并且地方学校的生均预算经费增长比例必须与国家教育预算支出增长比例保持一致。对于教育经费预算不足的学校,国家教育大臣有权给地方教育部门设立最低教育预算标准,并且要求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费用增长比例不能超过地方学校教育预算增长比例。为了照顾弱势学生群体,政府明确要求专门单列特殊教育经费以照顾那些处于不利家庭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等弱势学生群体。对于财务处于困境的学校,中央政府也明确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应优先考虑资金发生困难的学校并通过专项拨款对这些学校进行额外补助。到了2008年6月10日,英国政府宣布对薄弱学校实行“国家挑战”计划,准备在未来3年投入4亿英镑扶助薄弱学校发展,其中2亿已纳入预算之中。2009年6月30日,英国政府发布教育白皮书:《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系统》,对学校拨款体系提出了系列改革方案,要求在保证充足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缩小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教育质量差距,要求经费有倾向的投向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
三 、对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薄弱学校专项扶助
在英国基础教育的薄弱学校中,母语不是英语的学习者大约占学生总数的9%左右,这个比例每年还在逐渐上升。这些母语非英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和未来的就业中均处于不利处境,为改变这一现状,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就是为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提供经费支持,二是把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学校纳入教育重点改革区。
从1998年起英国国家教育部门在安排教育经费预算时,会专门划出一部分专款预算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扶助经费支出,这部分经费以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的形式来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2002年英国政府修订了《教育法》,提出了特色学校计划。特色计划要求国家在进行教育拨款时,要优先给主要面向下层阶级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中心学校,国家拨款要能够促进文化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充分发展学习潜能。2004年英国教育部又发布《更高目标:支持有效使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指导文件,明确提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的惟一目的就是支持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采取积极的策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低成就的问题,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拨款经费的使用提出了全国性的政策框架和指导。[3]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按:“悖與”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荐興”。“悖與”形近误录。《尔雅》:“荐,再也。”“荐興”谓再兴盛也。
在创客工坊中不但可以将学校中各个专业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还可以扩充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打破学科限制,学生在这里不光是学习者还担任教授者、创业者等身份。创客工坊开通网络平台,可以与各个社区进行联合,社区将平时遇到的问题,诸如:计算机维护、电路维修、视频宣传制作等需求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从平台上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自己组建项目小组完成项目制作,不但可以得到相应学分,还可以完善学生成人成才培养计划,充实学校“双成”教育活动内涵。
四 、允许薄弱学校自行调整课程计划
从整体上分析,薄弱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如优势学校学生。如果对薄弱学校和优势学校实行全国统一课程,那么如何使国家统一课程同时兼顾薄弱学校和优势学校的学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保证薄弱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均衡发展,英国政府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推行全国统一课程标准。1988年《教育法》引进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和科学三门课程,基础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技术、音乐、体育、艺术和现代外语共七门课程。英国政府规定,凡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公立中小学都必须开设国家课程,对于核心课程,政府专门设置了具体学业目标和学习计划。国家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受独立的法人实体监督,学生学业成就成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少数民族群体中推行国家统一课程标准,实行国家统一课程,保证了教育结果的均衡。自1988年《教育法》之后,英国中小学在推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前后有一些变动,但是至今仍然发挥作用。
英国政府启动“教育行动区”计划时,有许多教育行动区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些少数民族区进行的教育计划对改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低成就现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布莱克本教育行动区施行的“家庭行动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布莱克本行动区包括22所学校,7000多名学生,亚裔人口比例高,20%的学生母语非英语,学生成绩低于全国和地方教育局的平均成绩。为改变这种现状,行动区开始行动,采取了相关措施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发展,主要包括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成立学前教育工作小组,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等。以家校联系制度为例,学校通过与家长积极沟通,从家长志愿者中招收部分家校联络员,家校联络员负责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开展相关的家校活动;学校规定教师每周都要抽出半天左右的时间专门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能够收集许多有益的问题,然后在教师招聘和培训时,会把这些问题列入其中。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布莱克本教育行动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得到了很大提高,家长也更愿意参与到学校事务中去,有很多家长通过家庭教育课程的学习,对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更为感兴趣,并选择继续到布莱克本学院进修。
在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考虑到薄弱学校自身条件,以及薄弱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政府允许薄弱学校可以对课程作出一些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1998年推行“教育行动区”时就提出,行动区范围内的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按照学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国家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确保所有学生顺利得到发展。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需要,教育行动区加盟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和社区工作有关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做准备。在实施“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过程中,各薄弱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设了不同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国家挑战”计划更是提出通过制定“先锋伙伴”计划,将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尖锐的教育需求,通过制定“战略学习网络”计划,帮助薄弱学校进一步提高自身课程标准,从而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势政策。首先,给予薄弱学校优越的教师聘任、安置权。1998年英国政府在宣布“教育行动区”计划时就明确提出,教育行动区的学校不受现行的全国教师聘任条例的约束,可以高薪聘请校长管理学校,高薪聘请优秀教师充实教学第一线。在“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和“国家挑战”计划中强调地方教育部门要在师资安排上优先倾向薄弱学校,要求安排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懂得传授教学经验和培训同行的教师来充实弱势学校师资力量。为鼓励优秀教师去薄弱学校任教,“国家挑战”计划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政策,其中包括给予学科带头人帮助,薄弱学校工作两年即可取得教师资格证等等。2009年,英国政府连续出台了新的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加盟地方薄弱学校,具体包括:一是实现金钱奖励,凡是进入薄弱学校的教师,政府给予一万英镑作为奖励;二是对于2010年—2011年在薄弱学校任职的教师和校长授予教学硕士学位;三是所有加盟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同其他学校的教师共享教育教学网络。
2007年英国发布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于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提出,新课程目标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确保对所有的学生开展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高水准的课程,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广泛、平衡的发展;二是通过教学,能够使所有学生获得相关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继续工作或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知识储备和相关技能等。[4]到了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布朗政府制定了旨在提升教育卓越与教育公平、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新机遇:未来机会均等》的教育白皮书,要求中小学校积极引进灵活适宜的课程,课程应该满足每个人发展的需要,力求给每位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5]白皮书提出,中小学校课程必须先强调基础性,保证每个人拥有过上良好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如阅读、写作等,这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课程。同时,为改善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就低下现状,缩小不同学校差距,要求为薄弱学校的学生提供关联性课程,让这些学生获得同等发展机会。这一系列课程改革,兼顾了不同学校的特点,保证了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学业低成就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 、经验与借鉴
从英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中,我们发现有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首先,重视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管理作用。英国从1988年《教育法》到2002年《教育法》,从中央直接拨款学校到最低学校经费标准,从“教育行动区”计划到“国家挑战”计划等,英国政府不断发挥了国家管理、引导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作用。发挥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管理作用,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发展的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国家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作用。
其次,利用各种力量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发展。英国政府所引导的各种教育改革计划,均特别强调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工商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改造薄弱学校,事实上也确实做到了这样。我国由于地域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教育投入出现不平衡。在保证加大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必须尽一切可能利用各种外在力量来支持、帮助弱势学校,确实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和发展。
再次,给予弱势学校特别扶助政策。英国政府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可谓煞费苦心,财政上单列拨款,确保最低教育经费,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专项拨款,给予学校优惠经费高额聘请优秀教师,对薄弱学校教师免费培训,赋予薄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教学硕士学位,为薄弱学校提高教学指导顾问等,极大的促进了薄弱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为促进弱势学校的发展,先后实施了顶岗支教、师范生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国家还需要加大对弱势学校的扶持力度,给予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如优先评职称、给予农村教师特殊补贴等,只有这样,才会有大量优秀的教师愿意扎根薄弱学校,薄弱学校的改造才会成功,教育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最后,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英国政府通过国家课程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基本发展,同时鼓励薄弱学校针对学校自身情况采用特色课程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在追求教育的均衡发展时,也必须明确,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在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当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了让每位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
[1] 李谦.从薄弱迈向卓越——英国薄弱中学的改造之路[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43-46.
[2] 王俊.英国政府将为薄弱学校派遣优秀教师[J].世界教育信息,2015,28(22):76.
[3] 刘龙珍,金玉梅.英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及启示——基于薄弱学校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6):108-112.
[4] 苏伶俐,卢巍.2008英国中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0,(2):45-47.
[5] 马丽,余利川,冯文全.英国改造薄弱学校的三项计划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7):17-20.
The strategies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UK
WU Mei-hong,LUO Gui-m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336000,China )
Abstract :Weak school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UK.In the United Kingdom,education funds tend to subsidize weak schools,encourage excellent teachers to teach in weak schools,special support for weak schools where minority students are concentrated,and allow weak schools to adjust their curriculum plans by themselves to improve weak schools and better implement weak schools.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weak schools.The experience of transforming weak schools in the UK and deploy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 :weak schools;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resource alloc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6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08X(2019)01-0120-05
收稿日期: 2018-07-09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量化研究”(项目编号:DFA180309)。
作者简介: 邬美红(1981—),女,江西进贤人,宜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教育经济。
(责任编辑:周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