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昌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83659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是每一位教师应给积极努力的方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做一名四有好教师只要做到四心:爱心、敬畏心、感恩心、平常心,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关键词】好教师 爱心 敬畏心 感恩心 平常心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8-067-01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担负着强国利民的重任,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做一名四有好教师,我认为应给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本真,教育学生的关键就在于爱,表扬也好,批评也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爱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爱心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善良的教师,善良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善良是生命的光泽,没有善良的心,教育将变成一片沼泽,只要有了善良的心,教师才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关注待进生、特殊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了爱心,才会将心比心,同情宽容每一个学生,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只要想一想他们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孩子的天职”,我们才不会过分的苛求学生,才会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要有敬畏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有时候或许是我们的教师太爱学生,太渴望学生变好了,有时候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碰到有些问题情绪容易波动,甚至容易失控。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过程,因此,千万不能把教师自己当成是救世主,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学生,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点燃、点拨、引导,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任何试图改变别人的人最终都会失败的。教师要敬畏法律,敬畏生命,依法从教,遵守道德上线,不踩踏法律底线。
第三,要常怀感恩之心。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感恩是人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英国著名教育家培根也说过,“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做人”。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的同时,自己首先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感恩这伟大的时代,关心学校的发展,感恩同事的关心与帮助,感恩每一个人,甚至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学会了坚强。有了一颗感恩之心,教师就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些天真可爱的学生才成就了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是这些性格迥异、个性不同的学生才促使教师不断地发展自己,是他们使你拥有一颗童心,是他们陪伴你走过每天的悲伤与快乐。只有常怀感恩之心,你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充满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之中。
第四,要有一颗平常心。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作为教师教育学生时不要追求极致,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急于求成,立竿见影,花开花落自有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自己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光羡慕别人是没用的,只有你自己的努力才是真实的,最有价值的。就像拉磨的驴一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所有的粮食都磨完时,你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付出许多了汗水和心血,但也是快乐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教学无止境,教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有“四心”的教师,相信我们都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参考书目:
[1]《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研究方法》,朱德全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3]《教育学原理》叶澜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给教师的建议》 [M].北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5-135.
论文作者:李东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之心论文; 敬畏论文; 自己的论文; 才会论文; 的人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8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