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敏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前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后组,采用实施前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风险管理前组相比风险管理后组在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情况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对患者的更好诊治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消化内镜诊疗; 满意程度; 护理不良事件
随着微创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为一种新型的介入设备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而在实施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诊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速度和满意程度,护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1-2]。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和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实验对象,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实验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前组;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7.4±3.6)岁;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后组,其中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49.3±2.8)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2.1问卷调查:向患者和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为急诊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和风险因素,让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行选择,并对有效问卷进行收回和统计。
2.2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根据调查得出的护理风险因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内镜室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成员由护理人员和内镜室工作人员组成。
3.护理方法
3.1改善医疗环境:医院容易滑倒或者有一定隐患的地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检查好病床的护栏,并协助患者上下床,告知患者家属贵重的物品要妥善保管,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安静、温馨、舒适。
3.2医护人员的合理安排:在急诊内镜诊疗室中配合的护理人员经验要丰富,各项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均较强,要实现弹性排班,让新老护士搭配工作,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3.3提高医护人员能力:医院应该定期举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组织科室的护理人员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培训过程中,分析急诊内镜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让护理人员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强化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各种护理不良事件(术前处置不足、附件仪器准备不足、低氧血症、呼吸道误吸、检查项目错误)的发生率等情况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记录,为实验统计以及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和保证。
5.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所有有关数据均进行收集并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例数(n)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构成比,采用卡方(X2)分析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 果
1.风险管理后组6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概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组的63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组别(n)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风险管理后组(n=63)36 252 96.8%
风险管理前组(n=63)24 30 7 88.9%
*注:与风险管理后组比较,P<0.05。
2.风险管理后组有63例患者,其术前处置不足、附件仪器准备不足、低氧血症、呼吸道误吸、检查项目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1.6%(1/63)、3.2%(2/63)、1.6%(1/63)、3.2%(2/63)、0.0%(0/63);风险管理前组63例患者,其术前处置不足、附件仪器准备不足、低氧血症、呼吸道误吸、检查项目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4.8%(3/63)、6.3%(4/63)、6.3%(4/63)、7.9%(5/63)、3.2%(2/63),与风险管理前组相比风险管理后组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均较为凶险、危及和严重,如果不能给予及时和准确的处理则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为急诊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消化内镜诊疗和护理服务[3-4]。
护理风险管理为各个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也是较为重要的,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均有着积极的作用[5-6]。医院应该针对急诊消化内镜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解决措施的提出,完善医院的治疗环境,合理的安排医护人员,同时也要提高医护人员能力,让医疗护理服务更加全面、优质[7-8]。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与风险管理前组相比风险管理后组在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情况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对患者的更好诊治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夏冰,杨丽娴,张秀凤,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9): 9-11
[2]苑俊英.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开展方法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204-204
[3]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3(11):91-93
[4]徐永彩.风险管理对急诊留观输液患者的重要性与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88-288
[5]陈莉.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施行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68-2869
[6]钟利君,黄赣英,谢菊艳.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12):20-22
[7]赵瑞.风险管理措施对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实施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19):76-78
[8]丁志宏.风险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1):197-199
论文作者:廖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不良论文; 满意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