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群众体育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源头活水论文,为有论文,几点思考论文,群众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两大组成部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雄厚基础,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水平的集中表现。没有群众体育作为基础的竞技体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竞技体育作为龙头的群众体育难以展示它吸引人的魅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感到,群众体育有着超乎竞技体育之上的、更大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开展群众体育运动,认为它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更是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52年就亲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无不重视和关心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多次批示和题词,对群众体育运动迈向新的高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是一种世界趋势
60年代以来,人们对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物质成果感到宽慰的同时,也对“文明病”的蔓延、医药费用的增加、人口老化和闲暇时间支配的不合理表示担忧。在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疾呼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人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1964年,国际体育与运动理事会发布《体育运动宣言》,着重强调发展群众体育的必要性。1966年欧洲体育理事会号召不分性别、年龄、种族、阶层,都应走进运动场,形成“第二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对此先是持观望态度。萨马兰奇刚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曾经认为这是“与国际体育大家庭,首先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生冲突的最强大的社会现象”。可事隔不久,国际奥委会突然转变态度,不但从口头上支持而且从财政上援助群众体育运动。1985年国际奥委会成立群众体育委员会,宣布其宗旨是“扩大活动范围,探索新的发展前景和新的平衡,更全面地满足人们的愿望”。国际奥委会开始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联合签署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协议,提出“合作的目标,是促进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
在群众体育潮流的推动下,先后有80多个国家制定“群众体育发展大纲”。有关群众体育的学术组织也纷纷成立,召开会议讨论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阐发、研究群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加强对群众体育工作的介入。有的国家在制定群众体育发展计划时,甚至具体规定500人以上的企业应拥有可供1/4职工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对各年龄段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提出时间指标,并规定奖励办法。
为了衡量群众体育的发展程度,6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新概念——“体育人口”。有的将每周参加两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活动一小时以上的人,称为“体育人口”。有的则将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半小时以上的人,称为“体育人口”。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统计,有的国家称“体育人口”已达到全国人口总数40%,有的称已达到50%,也有一些欧美国家称已达到60%以上。尽管标准不完全相同,统计数字也不一定精确,但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年来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确实是前所未见的。
展望世界范围内群众体育的发展形势,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体育的功能,摆正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积极地采取措施,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认真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群众体育也有很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累计已超过十亿。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体育场馆建设的速度加快。体育消费有显著增长。体育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以来,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由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公布。与此同时,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一年时间里,国家连续出台两个重要法律、法规文件,这在体育发展史上是非同寻常的,说明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关怀。对于群众体育来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发展计划,它规定了群众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对象和重点,对策和实施步骤。在启动阶段,推出两项制度,一项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另一项是《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前者是为了培养、组织一支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加强对体育锻炼的指导;后者是为了对成年人的体质进行测定和监控,唤起人们对民族体质状况的重视。与此同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个人,提倡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对于家庭,提倡每家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季度全家进行两次户外体育活动,订阅一份体育健身报刊;对于社区,提倡每个社区提供一处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每年组织两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于学校,要求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运动,每年组织两次远足、野营活动,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简称“全民健康一二一工程”。
毫无疑问,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增强全民族身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在最近刚刚闭幕的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再次强调:“继续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群众体育是基础,是关系亿万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又能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队伍,为竞技体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可以起示范作用,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因此,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当前,体育界正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明确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必须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体育设施是体育运动的必要条件。据粗略统计,现在全国各地体育场地已由50年代初的5000多个发展到55.5万个,增长100多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0.01平方米增加到0.58平方米,增长50多倍,增长速度不慢,但由于起点太低,人口又多,还是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首先是数量不足。现在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国家,人均体育场地都在1平方米以上。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达4平方米以上,像美国人均达14平方米,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达10平方米左右。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能攀比,但不能不承认差距,不能不看到体育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我国现有的大多数体育场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属于单位所有,分布在学校、机关、企业,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不对外开放,利用率很低。而城市居民区和广大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奇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只能在公园、街头巷尾和田边地角。已经建成的大、中型体育场馆,绝大部分是竞技体育模式,功能单一,适合于训练和竞赛,不大适合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上这些场馆开放成本高,耗费大,一般群众消费不起。以北京的一座体育馆为例,每晚开放两小时,各种费用相加需1万元,而可使用面积也只有14米×28米。在美国,相同面积的场地,使用8小时费用折合人民币仅1千余元。由此不难了解,为什么一方面场馆不足,另一方面又出现场馆当商场、开展销会或闲置的现象。
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已有的体育场地被占用,有的被拆除后建成居民楼。80年代以来,全国大约有9万个体育场地流失。尽管保护体育场地的呼声不断,尽管法律、法规对占用体育场地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但场地被占现象还是没能彻底制止。随着一些城市的扩建和重新规划,需要占用少数体育场地,这也许难以完全避免。问题是,按规定应先行择地新建偿还,却未得到严格的执行。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本来就十分紧缺,许多学校没有起码的体育场地,更不必说标准的体育场地。可是,还不断地出现学校体育场地被占的现象。这种状况如不制止,势必影响广大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以上问题,应提醒全社会共同关心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各级政府要切实地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新建体育场馆要努力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便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便于综合利用和经营开发。现有的场馆应坚持“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尽可能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国家投资兴建的体育场馆属于公益性质,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体育场馆也是分门别类进行管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体育场馆开展多种经营,以体养体,多业助体,逐步提高自我补偿能力,这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和经济指标,否则,就会越来越脱离群众。
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应当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合适的体育娱乐场所。体育设施建设的一个误区是,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对象,贪大求洋。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动不动要“与国际接轨”,要“争办国际比赛”,兴师动众盖起几万座位的体育场和几千座位的体育馆,结果财力耗尽,收效甚微,被戏称为“小城时装模特”。也许是到建立体育场馆建设指导机构的时候了。体育设施是百年大计,关系公众利益,因此设计、建造应经过科学的论证,方能保证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要教育群众遵守规章制度,爱护体育设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建立群众体育俱乐部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还缺乏一种相对稳定的基层组织形式。50—60年代,职工体育主要由工会系统进行组织,农民体育主要由乡镇行政部门不定期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机关团体也只是一两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后来各行业成立体育协会,虽然在推动本行业的体育运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毕竟鞭长不及马腹。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仅靠这些组织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形势,迫切需要探索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的新路子。
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群众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这种俱乐部进出自由,灵活机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有的建立在工矿企业,有的建立在居民区,也有的建立在机关学校。一般俱乐部的人数不多,便于开展活动。在英国,居民社区建立的体育俱乐部达15万个,在俱乐部担任辅导员的志愿者达70万。瑞典建立体育俱乐部4.5万个,加入俱乐部的人数200多万,几乎是总人口的1/4。德国有各类体育俱乐部7.8万个,会员达2400万。群众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经费大部分是自筹的,遇到重大活动时地方政府也给予少量资助。经费主要来源是俱乐部成员缴纳的会费、社会赞助和比赛活动的门票收入。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兼职的,是不索取报酬的志愿者,有些工作由会员轮流担任。
群众体育是全民的事业,应当植根于基层,而基层体育组织恰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没有必要的组织网络,群众体育很难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最近几年,在许多城市的公园和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成群结队地开展体育娱乐活动,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它向我们透露一个消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互帮互学,以达到增强体质、丰富生活的目的。有人认为这是体育俱乐部的雏形。
体育俱乐部的好处,是有利于克服分散状态,提高群众体育的辅导质量和服务水平。毫无疑问,群众需要普及,接着也会要求提高,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体育消费所占的比例也会逐步增加。花点钱买健康也不是可望不可即。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产业的兴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健身娱乐业在一些国家发展迅猛,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化的方向。通过俱乐部这种组织形式,不但能使群众体育的基础变得更牢固,也能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化的进程。同时,可以增强人们的自助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体育的社会化。只有亿万人民真正认识到体育存在的意义,认识到全民健身的必要性,并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群众体育蓬蓬勃勃发展的局面才能出现,才能持续下去。
标签:体育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论文; 时政论文; 足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