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20419731219xxxx
摘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是目前国家建设部正在推进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重点对象之一。这也是未来混凝土技术发展的趋势。由美国标准和技术研究院联合混凝土协会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强调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才有优质材料配置,不离析,有足够的韧性和体积稳定性。本文主要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应用;特点
前言
近年来,随着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新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对传统建筑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新的施工技术不仅跨越了传统技术的瓶颈,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也需要更高的承载力性能。人们对该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比以前更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是影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于具体项目,必须由设计方、生产方和施工方事先共同制定书面文件,并提供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细则。根据经验,对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1、高强度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强调低水灰比、优质原料,再加上充足的矿物骨料和减水剂,控制水泥使用,降低混凝土内部孔隙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原料时,水泥宜选用525或5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中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对混凝土耐久性会带来不利影响。高强度混凝土使用水泥量大,c70混凝土水泥用量450-550kg/m。可加入高效减水剂,降低用水量,以减少水泥用量。c70及以上的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0以下。使用高效减水剂时,最好不要大于0.3。当水灰比为0.4时,水灰比的微小变化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水灰比是保证高强度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是在与水接触部位防渗漏和防有害裂缝。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用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屋面防水,有一种较新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首先要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和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相互垂直,顶部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多次涂上防水涂料,不得出现流淌、堆积。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对于外墙防水,建议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防止抹灰层开裂的空鼓、加气砼砖墙在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悬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对基面进行处理,加入20%的108胶,并掺入15%水泥配成浆液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在砌筑过程中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控制在10+2cm范围内,水平灰缝砂浆饱和度大于80%。一般分为三次砌到顶部,使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为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3、高强度混凝土防裂技术
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高和水泥用量大,水泥的水化释放出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使混凝土的导热性很差,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尤其是在早期。当温差应力超过相应的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表面,甚至贯穿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满足泵送的条件下,降低塌落度,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渗入减水剂,减少水泥量,从而降低水化热。采用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集料和用中粗砂制备的混凝土,可减少水泥的用量:掺杂微膨胀剂:做好28d强度和28d防渗试验,提供混凝土配方及供应商品混凝土。施工时严格监督,保持振捣密实:减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对基础底板可采用表面蓄水法养护。对剪力墙板应延长拆模时间。浇注混凝土完毕后,模具可在4~5d后再拆除: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消除混凝土与钢筋因泌水产生间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抓力,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提高抗裂性;浇注后注意表面处理。泵送混凝土将在板顶面产生较厚的水泥浆。应按设计标高用3m长刮尺刮平,然后在初始凝固前用铁滚碾压数次,然后用木蟹打磨压实以消除收水裂缝。12小时后再进行养护。改善边界约束,设置滑力层。采用地基底部可作为防水层的方法。如果以防水层作为地基项面,则采用垫层加做油毡层的办法,以减少垫层对地基收缩的影响,从而减小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洞的转角处,增配了倾斜的钢筋,在底板与壁板相接处采用斜面相交。同时增配了抗裂钢筋,避免断面突变,防止了应力集中,从而减小了该处裂纹出现的可能性。
4、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果钢条数为单数,则百分比略高也符合要求。受压区不受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在工程中需要提高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不得超过50%,其他构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粱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连接长度的要求。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连接,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直螺纹接头连接。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标准接头连接的具体施工中,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露出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扣,完成连接。加长丝头型接头:先拧紧锁螺母和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对于接头检验时,接头连接完成后,质量检查员将分批检查。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由于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水化作用,其放热反应相当复杂。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拉伸极限,混凝土中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高,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差和冷却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开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注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的数量。常用的浇注方式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混凝土浇注应合理分段分层,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应在户外温度低时进行浇注,混凝土浇注温度不宜过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初凝之后和终凝之前进行振捣或表面抹压。排除上表面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以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季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再用保温材料(棉被、革帘等)覆盖。在非冬季施工条件下,可以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深20-30厘米,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结束语
高强度混凝土的出现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建筑业的未来发展中,高强度混凝土无疑是最具潜力的,可以大量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尤其是基础建设项目。新一代的结构材料。如何加强高强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但只要根据高强度混凝土的比例精心选择材料,并按规定制备减水剂溶液,施工现场还根据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有效保证了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效避免了工程中的隐患,最终促进了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殿[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吝宗进.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高强混凝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
[3]钟肇敏.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9(8).
论文作者:罗大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强度论文; 钢筋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灰比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