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因为其本身施工特性,一般是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域,周边很多居民和工作单位,人口密度较大,且车流量也较大。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都得到城市居民的广泛关注。所以,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
在市政工程施工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进行科学控制管理,并对环境管理中应用具体的管理手段展开探讨分析。
一、施工过程的环境问题
(一)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影响周围环境的声音,这类噪声持续时间很长且比较稳定。施工噪声一般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运作时发出的声音,且比较难以控制。
(二)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是施工现场在进行施工作业、车辆运输来往、道路表面风蚀等因素扩散到周围空气的粉尘颗粒。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它是引发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施工扬尘会对施工现场和周围区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若过分严重可能会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而引发纠纷。
(三)施工水污染
施工水污染一般来源于施工工地的工具冲洗水、降雨导致的浆料流入水中、施工工地工人的生活污水等。以上都是造成施工场地周围水质受污染的部分原因,会让水中漂浮物、油类聚集体的数量增加,影响到水中生命体的存活。
二、施工过程有关方面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一)政府对环境的管理工作
政府对环境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控制由施工过程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全面统筹,让市政工程与环境相互协调,做到不仅科学规划工程施工建设,而且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大力依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比如强化保护环境立法工作与有关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工程项目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大力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重视在市政工程施工上对项目的监督和检查。
(二)业主对环境的管理工作
作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重要投资人,业主对项目工程具有决策和项目实施的权利。在法律意义上业主对工程项目有绝对的控制权,另外也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最终结果负担相应的责任。所以业主不仅要控制和监督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等问题,还需要注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招投标时,就要对施工企业投标书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这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查。施工进行中,要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规范,按照施工准则和施工要求,按时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完工验收时,要严格检查所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工程,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不进行验收。通过业主对项目工程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承包商对环境的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作为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要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完成,还需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结构中加入环境管理方面的组织结构,让其进行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保证环境不受施工过程的污染和破坏。所以,施工单位对工程周围环境的管理,对于项目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在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定和实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噪声、扬尘、水污染等问题拟定对应的解决方式。施工现场要随时有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到对环境问题都及时发现和解决,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四)监理对环境的管理工作
近几年,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制度问题,在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工程监理发挥的作用仅体现在施工要求方面,无法做到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环境监理是建设企业委托有关环境监理条件的监理部门,按照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技术准则和批准的各类文件,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工作进行监督。市政工程有一个特点——一次性完成,因此,施工过程和环境管理过程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同时进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让监理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和环境管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控制。当前,只有在一些对环境影响较严重的工程建设项目中进行了环境监理的试点工作。能够把环境监理应用到市政工程项目中,对于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有重要作用。
三、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详细保护环境方法
(一)施工噪声防治方式
第一,加强利用先进的消声、隔声、吸声等技术,对施工器械及时维护,减少施工器械带来的噪声;第二,在市政工程项目中,最好是利用先进的低噪声施工器械,加强对轻型震动设备的使用;第三,科学规划施工时间,最好是在白天进行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如果夜间施工,需要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进行。
(二)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方法
第一,在进行开挖的道路地面用绿网覆盖,防治施工现场的风蚀扬尘;第二,在施工现场,将粉末类型的材料用篷布遮挡,在使用时做到轻拿轻放,最好是使用先进设施设备,减少施工扬尘;第三,对运输水泥等粉质材料的车辆用篷布覆盖在进行运输,对于施工运输道路也要进行洒水维护, 减少运输道路扬尘。
(三)施工水污染的防治方式
第一,对施工现场的生活废水进行治理,集中处理,不允许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中,对水体造成污染;第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可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排入水体中;第三,对施工现场堆放的油料等材料严格管理,避免渗漏,流入附近水体中造成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上,对环境的管理制度和方式还未健全。因此,需要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这一原则运用到工程施工管理中,对工程建设的各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另外,再结合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方式,加强市政工程项目中对环境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锋.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J].交通世界,2018,Z2:240-241.
[2]郑荣生.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1:158-159.
[3]李红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2:105-106.
[4]崔振.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152.
论文作者:龙庆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环境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扬尘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