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石油论文

中国石油工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石油论文

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石油论文,竞争力论文,产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1)04-0001-(05)

建国50年来,中国石油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建国初期年产原油仅12万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力发展,到1999年年产原油1.6亿吨,石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石化工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9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6亿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乙烯生产能力为420万吨,位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石化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是,从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还是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上,同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虽然中国已是公认的石油大国,但并不是石油强国。

一、中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按照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定义:“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表现。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国际石油强国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分工和竞争早已越过了国境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和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中,一个公认的因素就是企业规模。而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行政割据型垄断过度,经济集中型垄断不足,其后果表现之一就是真正的大企业始终成长缓慢,缺乏角逐国际市场的“领头羊”。

据对中国石油加工业的测算,年产500万吨的炼油厂与年产250万吨和100万吨的情形相比,单位产品投资分别比后两者低23%和49%,平均产品成本分别低2.6%和8.1%,而劳动生产率分别高87%和377%,人均创造的利税分别高129%和1083%。可见,石油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然而,1999年中国95家石油加工企业中,平均炼厂规模只有228.78万吨,企业规模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

相比之下,工业发达国家炼厂规模都已实现了大型化。1999年,世界炼厂总数756座,平均规模为539万吨,最大单套设备生产能力国外为1250万吨/年,而中国为500万吨/年。BP、埃克森、阿莫科公司炼油厂平均规模更高,分别为670万吨/年、776万吨/年和1009.7万吨/年。这种国际差距大致相当于国内年产100万吨与500万吨时的效率与效益的差距。

表1 炼油厂的平均规模(1999年)

国家

 炼厂数

 原油年加工能力

 平均炼厂规模

 (个)(万吨)

(万吨)

美国154  82705

  537

加拿大

 22

9558

  434

日本35  24988

  714

韩国6

12700

  2117

印尼8

 4964

  620

法国

 14

 9510

 679

英国

  11

 

  8923

  811

中国

  95

21734

 229

世界

  756

 407750

 539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石油经济》2000年第5期第56页资料计算得出

石油化工企业情况也类似,国外大公司的乙烯装置规模一般为60~100万吨/年,而中国大型装置一般为30万吨/年,个别为60万吨/年。国外甲醇生产规模多在30万吨/年以上,最大规模为80万吨/年,中国最大规模为20万吨/年。

从中国石化产业的产品结构看,最为直观的结构性问题是一些石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同时存在。一方面市场上需要的产品生产不出来,只能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被国外产品占领了约50%的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合成树脂产品品牌号少、通用产品多、专用料少;合成纤维的差别化率比发达国家低约20%;合成橡胶的质量和品种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入世”后,国外这些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挤占中国的市场。

2.技术水平与技术创新

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直接取决于对知识的积累与转化和对高科技的培育与运用。现代石油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合体,其未来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不可能再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硬件技术甚至资本的多少,而直接依赖于对知识、技术等软件资源的创新、形成和利用。为了把握和利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西方各大石油公司采取了面向知识和高科技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石油产业经过战略性改组以后,发展空间得到很大扩展,但是,以数量求发展的状况、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变。

就石油产业主体技术而言,大多数的理论和前沿技术基本上是跟踪国外的,缺少创新,缺乏竞争优势。据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8年的经济结构研究报告统计,在石油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炼化主体产业有代表性的29项技术中,上游主体技术竞争力强的占13.8%,竞争力中等的占4.5%,竞争力弱的占51.7%;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下游方面,与国外相比总体上存在5~10年的差距,主要石油化工工艺尚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炼油虽然主要依靠自主开发技术,但仅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末期水平;产品技术开发薄弱,普遍存在质量档次低,品种牌号少等问题。

中国石油产业落后的技术水平除与国家长期重视规模扩张、忽视结构调整有关外,还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石油企业的科技力量严重不足。据统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2.5%,比日本、美国企业的比例小一倍左右。另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1995年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的R&D的费用支出总额占其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8%和0.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业水平。企业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水平也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石油产业管理体制从按照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到全行业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下的企业承包制,再到目前的“油公司”制,企业与国家的责权利关系逐渐理顺,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特别是1998年,在政府指导下对中国石油产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原有两大石油公司的基础上交叉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过这次重组,实现了政企分开,使两大集团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使一心一意加强管理、内降成本、外拓市场、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成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三个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增强了两大集团公司抵御市场风险、提高效益的整体能力,而且使其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迈进成为可能。

然而,两大公司的整体重组改制仅仅只是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体制框架,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还需进一步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目前,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在企业制度上,国外石油公司几乎都是股票上市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直接从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发展资本运营和跨国经营。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工厂制企业”,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资本运营和跨国经营受到极大制约。在管理体制上,外国石油公司都形成了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发展集团化经营,母公司通过股权对子公司实行有效控制,子公司在母公司监督下自主灵活经营。中国虽已建立了石油股份公司和石化股份公司,但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上市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总部与企业新的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还不到位。在经营机制上,外国石油公司普遍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既有有效激励又有有效约束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机制,其核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而中国石油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经营机制没有根本转换,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分析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产生过不同的竞争优势理论,以下分别运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源进行分析。

1.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是建立在不同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之上的。不同国家的技术大体相同,但它们的资源禀赋,即所谓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劳动、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拥有量不同,国家在要素禀赋基础上获得某些产业的比较优势。从直观上,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具有说服力的。但首先它忽略了要素是可以流动的。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展开,资源不丰富的国家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例如,日本是一个石油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0.0058%,产量仅占世界的0.019%,但其石油加工能力却占到世界的6.1%,仅次于美国、前苏联,排名世界第三,是世界石油产品生产强国。其次,比较优势理论还假设不存在规模经济,这早已被石油产业验证是错误的。此外,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存在完全竞争。这些都与现实相悖。

2.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

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说,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这四个主要因素在经济分析框架上构成了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范式。

在一个国家的众多产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四因素”环境特别有利的那些产业。因此,“四因素”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来源。以下笔者将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石油产业的竞争来源及中国与国外先进石油工业国家的差距所在。

(1)生产要素。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及基础设施等,这些要素可进一步分为基本要素(basic factors)和高级要素(ad-vanced factors)两类。在石油产业发展的初期,基本要素,如石油探明储量、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供给等对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高级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尖端学科的研究机构等。

从基本要素角度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中国石油资源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1999年中国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32.736亿吨,居世界第十位。但是,由于剩余石油资源的60%分布在气候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差、油藏构造复杂、勘探程度低的中西部地区,近期发现大油田的难度大;同时,老油田大多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中国石油储量虽有竞争基础,但后劲不足。从高级要素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石油产业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按重组后的口径统计,仅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有科研机构289个,科研机构职工61134人,年均科研成果超过1300项,获奖成果也连年递增。但是,与国外石油工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高级要素的投入、产出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科技人员的比例、企业R&D投入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仅为14.2%)都比较低。

基本要素中的人口、自然资源是先天的,而高级要素是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形成的。中国石油产业需要在提高科技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上继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因为如何开发和更新技术已成为产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大决定性条件,更是中国石油产业在国际市场占有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

(2)需求要素。一国的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影响着该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石油及其石化产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石油产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预计2000年石油供需缺口为7000万吨。石化产品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油品方面,1995~1998年平均每年净进口轻柴油371万吨;世界发达国家早已不生产70#汽油,汽油产品均实现无铅化或低铅化,但中国目前70#汽油在汽油总量中仍占20%,含铅汽油的比重高达40%,基本上还处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柴油的稳定性差,含硫量高,润滑油的高中档比重只占60%。合成树脂方面,目前国内消费的聚烯烃专用料70%~80%从国外进口,聚苯乙烯仍以通用料为主。ABS树脂95%以上靠进口。国内生产的合成纤维差别化率为18%,质量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合成橡胶方面,每年也要大量进口。

预计21世纪初的国际石油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石油市场。因此,中国石油产业必须通过加大勘探力度增加石油产量,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石化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3)相关产业。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受到与石油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的影响。石油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都会对其产生波及影响,尤其是交通、汽车、纺织、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对提高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反过来,石油产业的发展,也会极大地促进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1991~199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04%,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而且随着能源优质化要求的提高,石油需求增长正在加速,1995~1997年石油消费增长率年均为10.71%,1997年增长率进一步上升到12.94%,如果未来几年中国GDP增长率达7%,石油需求增长率将达到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石油产业的发展有强烈的要求,石油产业不加快发展,将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4)企业组织和战略。国家竞争力还来源于在国家现有体制下,企业能否合理利用种种竞争优势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人才的流向,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企业经营战略中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目标。企业目标受到所有权结构、公司管理特征、人员激励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国外的大石油公司一般都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股份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完备的公司治理和监督机构能保证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高效运转。而这些恰恰是处于经济转轨期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石油企业无法比拟的,由此也导致了公司管理水平方面的差距。中国的绝大多数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尽管不再实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企业的组织结构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这往往使中国石油企业的目标不明确,企业缺乏效率。

此外,企业竞争优势的典型表现是人才竞争优势。出类拔萃的精英在任何地方都是稀缺资源。企业若能长久地持续地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为之服务,则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中国石油产业相对国外来说,在企业人才培养、科技交流合作方面起步较晚,但已在不断进步,要想继续发展,还要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中国石油发展战略

进入90年代,国际石油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兼并重组热从美国兴起,逐步向全球蔓延。石油经济已具有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跨国、跨洋、跨洲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发展潮流。外国石油公司正向中国市场进军。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石油环境,中国石油产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确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对国际竞争。

1.积极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中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

近几年,中国石油产量基本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石油自给自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开发难度大,即使到2010年,中国海上石油开发也难有大的突破。而中国陆上石油的可采储量与采出量的比例已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据《石油商报》报道,中国的石油进口量2000年已超过7000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石油需要会不断增长,原油需求缺口将越来越大。为解决原油资源短缺问题,有四种可选择途径:一是加快国内的石油勘探开发步伐,多增加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二是开拓国外市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参加国外的勘探开发项目,多拿股份油;三是建立石油储备;四是加强与外国公司合作,允许其把石油资源作为资金投资到我们的石油企业。

2.实施规模经济战略

石化企业的规模效益明显,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目前世界上的大石油公司都把生产装置搞大,老装置通过扩能改造搞大,新装置越来越大。中国石化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与大跨国公司抗衡,必须降低成本,实施规模经济战略。为此,必须加快重组改制和技术改造,为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提供制度和技术保证。当然,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并不是说规模越大越好。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石化企业的模式来研究中国石化企业的规模,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合理的市场销售半径,确定适当的加工规模,达到吨油加工效益最大化。

3.以创造和培养高级要素为基本发展路线

在石油产业发展初期,基本要素对石油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大影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基本要素影响力逐渐下降,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拥有高级要素是实现勘探开发突破、开发炼化新产品的必要条件。人不但属于高级要素,也可以创造出高级要素。企业拥有数量相当的科技人才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机遇。因此,中国石油产业要大力加强石油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流的大学、研究所,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们面临着来自实力雄厚的跨国石油公司在资金、资源、产品价格、品种、成本、质量、服务、工艺、技术、投资等多方面的竞争。因此,重视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加大研究开发力度,特别是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4.实施持续重组战略

1998年中国石油产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资产重组,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境外挂牌上市,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将于2001年初挂牌上市,中国石油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已迈出了辉煌的第一步。然而,石油产业历史上积聚下来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还很多,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次重组改制的完成和股份公司的组建,只是结构调整的开始。面对世界大石油公司以强强联合,突出核心与业务和规模超大型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调整,我们必须通过持续重组改制,按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原则,重新集中、整合、构造石油产业的核心生产经营业务,将辅助业务、非主营业务和非经营性资产分离出来,将产业中的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和不良资产清理出来,提高内部专业化程度和配套协作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规模效益,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收稿日期]2000-12-15

标签:;  ;  ;  ;  ;  ;  ;  ;  ;  ;  

中国石油工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