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共识,塑造合规文化——全面推进建筑央企法治建设论文_鞠娜

凝聚法治共识,塑造合规文化——全面推进建筑央企法治建设论文_鞠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也是央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才能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建筑企业活力,维护建筑企业经营秩序,确保建筑类企业的长久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屡次提出“法治央企“的建设目标和合规要求,层次之高、力度之大、措施之广前所未有,建筑央企的法治建设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筑央企应该认真落实国资委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争取成为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法治国家的忠实建设者,“走出去”战略的积极践行者以及宪法与法律的坚定捍卫者。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快速发展,找准建筑央企法治工作痛点,主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领会法治战略布局使命

首先是提升依法治企软实力,把握合规管理新要求,全面推进建筑央企法治建设。为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加快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法治央企,自2017年12月,国家各大部委陆续发布了《合规管理体系指南》、《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对央企合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明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央企”的精神指导建筑企业实践。加快形成完备的合规管理体系、高效的合规实施体系、严密的合规监督体系和有力的合规保障体系。强化各级党委对建筑央企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全体参加的“法治央企”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总法律顾问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推进机构,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法治体系、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体建设。同时,要按照国资委合规文件的新要求建立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合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合规管理工作要求纳入建筑央企年度法治工作总体思路,促进合规管理机制向核心项目和多元化的新业务领域延伸,统一管理和规范法律文本,提升依法治企能力。

二、加快依法治企顶层设计,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一是积极推行企业法治顶层设计,推动内外规则融合。合规管理要责权明确,增强顶层推动力。在合规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及其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法律合规职能,建立总经理负责、总法律顾问牵头组织,合规综合管理部门、专项管理部门、参与管理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组织架构模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各项管理工作依法合规。企业开展合规管理,首要解决的是制定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和业务流程设计,将合规管理无缝嵌入企业规章制度和标准工作流程中。合规管理应与现有管理体系全面融合,让“大合规”理念在央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国资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则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原则;领导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遵规守纪,主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要积极为企业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员、机构和经费等保障,真正做到企业运行 “以法为凭,循法而行,持法为刃,以法筑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合规管理落地模式

第一,要树立合规经营典范,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随着国际合规形势的严峻,合规执法力度加大,依法合规经营在企业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解决企业发展中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学习先进合规典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体制机制、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厚植企业发展优势。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增强合规经营意识,防范合规经营风险,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熟悉掌握并有效运用国际市场规则,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第二,要细化合规管理职责,探索合规落地模式。按照国资委各个部委的要求,对各个业务板块的合规管理职责进行分解细化,列出具体工作任务清单,确定工作评价标准,落实每一项、每一类任务的职责部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清轻重缓急,综合考虑各项工作进度安排。通过合规政策确定公司依法合规运营的定位,确立合规体系的管理机构、管理范围和标准。通过合规框架阐述企业合规体系的组织机构、管理手段和主要规程。通过合规业务细化各业务部门职责、管理流程和管理范围。推动设计、施工、采购等各环节的合规体系建设,形成企业全产业链条的合规管理,为提升品牌力量,做大做强各项业务和国家标准“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三,要实现法律服务多元化,合规管理全覆盖。健全合规经营的制度、体系、流程,重视开展项目的合规论证和尽职调查,依法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管控,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定期排查梳理投资经营业务的风险状况,重点关注重大决策、重大合同、大额资金管控和境外子企业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合规风险,妥善处理、及时报告,防止风险扩大蔓延。加大实验研究项目员工持股、跟投机制、资本化改革等新课题研究力度,形成法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实验成果并进行复制推广。

四、法律服务促经营,防范风险保生产

一是实现数据跑路,提供专业服务。要着力打造移动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服务,远程支持,异地联动的法律管理新模式。根据深化改革带来的变化,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深挖这些发展变化的内在法律服务需求,系统梳理改革变化中的各类法律问题,及时选准开展法律风险防范切入点。要按照“管理规范化、规范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加快完成机关工作流程的梳理修订,为建筑央企经营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是强化合同管理,打造精品工程。首先,以范本为导向,开展合同管理评审,强化合同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落实合同管理制度。实现从合同专用章、授权到签字,从投标、谈判、签约、履行、纠纷解决到资料归档各个环节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尤其高度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证据索取、收集和保存。最后,以责任为导向,加强合同执行督查和考核。从项目价款支付、项目收尾、违约事件的预警及资料归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同监管。

最后,要切实提高公司各级领导人员的法治经营意识,将法治理念融入建筑企业运行全过程,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和合规培训,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企业内部经营理念;将依法合规经营等依法治企要求纳入对各级领导人员的考核体系中,努力发现薄弱环节,认真研究改进措施,打造合规人才队伍,凝聚企业共识,塑造合规文化——充分认识新形势的变化,准确理解新要求的内涵,把握法律合规工作的重点,紧跟建筑企业发展步伐,紧贴建筑企业发展需求,强力推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特大型综合建筑产业集团。

论文作者:鞠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凝聚法治共识,塑造合规文化——全面推进建筑央企法治建设论文_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